孙文琴
长春急救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2
急性左心衰是一种心脏收缩异常以及心排血量减少性综合征。多由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引发。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时,极易导致休克和昏迷。优化院前急救,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并为其争取院内抢救时间。本研究主要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优化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公布如下。
1.1 一般资料 10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为我中心2018年10月-2019年9月救治。将接受常规急救的540例患者纳入对比组,将接受院前优化急救的540例患者纳入探讨组。探讨组,男女性别比为5:4,年龄范围最高值80岁,最低值45岁,均龄(60.02±5.62)岁。其中,包括100 例冠心病患者,88例高血压患者,158例心律失常患者,68例原发性心肌病患者,47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9例尿毒症患者。对比组,男女性别比为29:25,年龄范围最高值80岁,最低值43岁,均龄(60.18±5.54)岁。其中,98例冠心病患者,178例高血压患者,66例心律失常患者,47例原发性心肌病患者,72 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 79例尿毒症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救护车赶往急救现场。根据家属要求给予患者进行吸氧以及口服硝酸甘油处理。对出现室颤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进行除颤操作。迅速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并紧急赶往医院。
1.2.2 探讨组 探讨组实施优化院前急救干预。除了进行对比组的常规操作外,还要在抢救间隙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询问。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根据病情合理使用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进行心电图监测,静脉注射0.2-0.4m g西地兰稀释液、呋塞米20-40m g静脉推注。根据血压情况,对应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稀释液静脉滴注,有双肺哮鸣音的患者,还要加用5-10mg的地塞米松。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后,送往医院抢救。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效果,评估时间以患者到达医院时指标为准。显效: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双肺湿罗音消失,血氧饱和度恢复95%以上;有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有所改善,血氧饱和度恢复90%以上;无效: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急救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一计算。例数和百分率代表急救有效率,检验值为卡方。组间比较用P值表示,当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探讨组急救有效率为92.59%,对比组为74.44%,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n(%)]
急性左心衰发病比较急,急救人员在院前急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以后,相关人员就需及时赶赴现场并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院前急救以及优化院前急救干预。常规急救措施,主要是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缓解其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将其尽快送至医院进行院内抢救[1]。而优化后的院前急救,则是通过将呋塞米、西地兰、硝酸甘油等应用在患者的抢救中,主要是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西地兰可以促进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而呋塞米则可以环节患者肺部不适症状,并扩张肺容量,还可以降低心脏负荷[3]。两种药物共同应用于院前急救,主要是为了缓解患者肺水肿状况。硝酸甘油主要是为了扩张血管以及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减轻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探讨组急救有效率为92.59%,对比组为74.44%,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优化院前急救措施,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减少患者院前死亡率,为院内抢救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