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康,张荣萍,陶诗顺,胡雨寒,黄 正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 绵阳 621010)
油菜-水稻两熟制是四川深丘区主要种植模式之一。深丘地区年降水量[1]在1 000 mm左右,且大部分降水集中在5~10月,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缺乏。深丘区一直采用育秧移栽种植方式,而油后直播水稻减少了育秧、移栽等生产环节,具有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力强度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深丘稻区常年气温16 ℃左右,热量资源相对较差,水稻抽穗后容易遭受低温冷害,生产中常因品种选择不当,导致抽穗扬花及灌浆结实延后,结实率、千粒重降低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2]。目前对直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原或浅丘地区,张兴全[3]针对川西平原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缺乏等突出问题提出麦(油)后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蒋鹏[4]研究筛选出适宜成都平原不同茬口直播的水稻品种。陶诗顺[5,6]针对川东北两熟制稻区探索出了一套油、麦茬杂交水稻少、免耕直播省本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而关于深丘地区直播水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30个水稻品种在深丘区进行油后直播,研究参试品种在油后直播条件下的生育进程及产量性状,并对不同类型水稻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深丘区油后直播的水稻品种。
共选用30个籼稻品种,其中杂交稻28个,常规稻2个,包括F优498、旌优127、蜀优217、内5优768、川作优619、天优华占、内6优589、内5优39、广8优589、川优1727、川作优8727、内5优H25、内6优138、天优863、蓉3优304、中优838、内6优103、内6优107、雅优589、金龙优589、392A/R19、广8A/R882、恒丰粤禾丝苗、D优17、炳优900、荃香优801、文优198、中广优2号、黄花占、华航48。
试验于2018年在四川省苍溪县浙水乡平包村进行。试验田所在位置海拔507 m,前作油菜,土壤养分状况:全磷0.073%、有效磷30.2 mg·kg-1、有机质25.3 g·kg-1、速效钾112 mg·kg-1、全氮0.17%、水解氮117 mg·kg-1、全钾2.13%,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试验田油菜于5月2日收获。油菜收获后用旋耕机整地,将水稻种子浸种2天至露白时,在干田状态播种,每组合(品种)播种35 m2。播种规格为行距35 cm(开深度为3 cm左右的播沟),每行播种量按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按杂交品种75粒·m-2、常规种子150粒·m-2计。播后掩种,保证种子不外漏。播后第二天全田放水淹灌一次,让水自然落干,至稻苗3叶前田间保持旱作状态。稻苗3叶期田间灌水,进行化学除草,以后按预定技术方案进行田间管理。
1.4.1 生育进程 记录参试品种的抽穗期、成熟期,以此计算各品种播种-抽穗的天数(播-抽期)、抽穗-成熟的天数(抽-熟期)和播种-成熟的天数(全生育期)。
1.4.2 产量性状和产量 在成熟前,对每品种取3个4 m长密度均匀长势一致的行段,全部计数有效穗数(非正常株除外),求平均每株有效穗数。
穗部性状分析:每品种分别取3个4 m长密度均匀长势一致的行段,将其稻穗全部摘下,置于尼龙网袋内风干至水分含量达13.5%左右时脱粒,称其总质量后,取小样30 g分析每穗着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等,并折算单位面产量。并对水稻的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30个参试品种均能在8月23日之前抽穗,播-抽期变幅为90~111 d,均值为104 d。不同品种的播-抽期差异明显,较早的品种是川作优8 727等6个品种,均在100 d以下;较晚的品种是F优498等7个品种,均在105 d以上。
30个参试品种均能在10月1日前正常成熟,抽-熟期的变幅为32~45 d,均值为40.5 d,不同品种间的抽-熟期差异明显,抽-熟期在35 d以下的有内6优138等2个品种,在35~40 d的有F优498等11个品种,在40 d以上的品种有内5优H25等17个品种。
表1参试品种的生育期
Tab.1Growth period of the tested varieties
品种名称抽穗期播-抽期/d成熟期抽-熟期/d全生育期/d生育期排序川作优87278月2日909月13日421321川优17278月3日919月14日421332内5优7688月10日989月20日411393天优华占8月9日979月20日421394内6优1388月20日1089月21日321405广8A/R8828月11日999月21日411406中优8388月12日1009月22日411417392A/R198月12日1009月22日411418恒丰优粤禾丝苗8月13日1019月22日401419炳优9008月8日969月22日4514110黄华占8月13日1019月22日4014111旌优1278月15日1039月23日3914212川作优6198月12日1009月23日4214213广8优5898月14日1029月23日4014214文优1988月15日1039月23日3914215蓉3优3048月13日1019月24日4214316华航488月13日1019月24日4214317耐德6068月14日1029月24日4114318内5优398月16日1049月25日4014419金龙优5898月16日1049月25日4014420F优4988月18日1069月26日3914521内6优5898月23日1119月26日3414522内5优H258月15日1039月26日4214523雅优5898月16日1049月26日4114524D优178月14日1029月26日4314525中广优2号8月15日1039月26日4214526蜀优2178月20日1089月29日4014827天优8638月18日1069月29日4214828内6优1038月21日1099月30日4014929内6优1078月22日11010月1日4015030
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的变幅为132~150 d,均值为142.6 d,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天数差异明显,生育期最短的与之相差10.6 d,最长的与之相差7.4 d。内6优138等22个品种的全生育期天数为140~145 d,全生育期较短的是川作优8 727等4个品种,在140 d以下;较长的是蜀优217等4个品种,为146~150 d。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的产量变幅为231~611 kg/667 m2,产量的均值为478.75 kg/667 m2,其中产量为501~600 kg/667 m2的有黄华占等12个品种,产量较低的品种有雅优589,在300 kg/667 m2以下。
从产量相关因素看,30个参试品种的有效穗的变幅为9.0~17.6 万穗/667 m2,中广优2号等4个品种的有效穗较高,都超过了16 万穗/667 m2,内6优589等3个品种有效穗较少,均在10 万穗/667 m2以下;参试品种的着粒数的变幅为144~333粒,均值为218.8粒,而参试品种的穗实粒数变幅为74~184粒,均值为136.8粒,其中较多的有内6优589等3个品种,在180粒以上,最少的是雅优589,在100粒以下;参试品种结实率的变幅为39%~87%,均值为63.57%,其中较高的品种是川作优8 727(86.8%),结实率较低的品种为雅优589等2个品种,都在50%以下;参试品种的千粒重变幅为20~32 g,均值为27.03 g,其中较重的品种有内5优768等7个品种(29~31 g),较轻的品种有黄华占等3个品种(21~23 g)。
表2 参试品种的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
2.2.1 参试品种的产量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知,参试品种的产量与有效穗、穗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1及0.36),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7),表明结实率是深丘区直播水稻影响产量的最关键因素。有效穗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6)。有效穗与穗着粒数、穗实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81及-0.54)。穗着粒数与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穗着粒数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53),表明有效穗、穗着粒数与结实率因素间相互作用。
2.2.2 适合深丘区种植的水稻品种 由表4可知适合在深丘区种植的品种是内5优H25等7个品种,产量均在530 kg/667 m2以上,内6优107等13个品种较适合在深丘区种植,产量在470~530 kg/667 m2之间,不适合种植的品种是雅优589等10个品种,产量均低于470 kg/667 m2。
马鹏[7]在45个杂交稻品种油后直播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中提出: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杂交稻在油后直播栽培方式下应当以提高总粒数为主攻对象。本试验研究了30个水稻品种在深丘区进行油后直播产量性状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品种的产量与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结实率与有效穗对产量的影响很大,有效穗与穗着粒数、穗实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着粒数和全生育期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合生育期综合分析得出,内5优H25等7个品种最适合在深丘区进行种植,金龙优589等13个品种较适合在深丘区进行种植,而雅优589等10个品种不适合在深丘区进行种植。有研究表明[8-10]性状间负相关性的存在,对某一性状的正向选择可能会造成其他性状的负向转变,所以要充分考虑产量与性状之间的相互影响,协调好各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高产的效果[11-14]。这也与唐保国[15]在3 个杂交稻品种油后直播栽培产量性状相关性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一致。
表3 参试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0.05和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表4 深丘区水稻品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