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2020-04-12 04:18贾雨潇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实践

【摘 要】本文论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策略,提出精选教学内容、传统与现实对接、注重哲理的相通、让例子说话、撰写感受领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體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7-0144-03

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逐渐走进了大学的课堂,很多高职院校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开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实质有一定的把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达到“经典文化熏陶,智慧才能增长,人格情操培养”之目的,从而实现立德树人。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越来越凸显,教学效果甚微。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该遴选哪些内容进行授课成为难题;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毕竟历史久远,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让传统文化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接,成为教学的难点;三是应该如何保证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是难以制定的标准。对此,本文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精选教学内容,立德树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内容包罗万象,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因而,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古而不衰的文化瑰宝,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慧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人生智慧,遴选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作为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而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收获丰厚的浸润和精神滋养,最终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修身立命,志存高远,崇尚正义,勤劳善良,为学求知,仁爱礼让,助人为乐,简朴忠贞,励精图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

二、传统与现实对接,育人与学习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海洋,是该课程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更要将这些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习乃至以后的职场生涯联系起来,讲清楚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对他们精神成长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课程的有用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接,育人和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授课教师在讲授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录,却对学生没有做任何的价值引领,学生自然不会感觉到这些经典语录的有用性,也不会觉得这些语录对自身的为人处世、精神成长有什么指导和引领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联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讲清楚这些经典语录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如在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就列举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你在午休或者晚上休息的时候,室友却在那里玩游戏、看电影、打电话,发出很大的噪音,你们想不想被他们影响到休息呢?学生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以此来启发学生当别人都在休息时,我们也不能发出这些声响,以免影响到别人休息。最后总结,让学生学会用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处世原则去处理同学之间、室友之间、朋友之间乃至步入职场之后的一切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他们为人处世、健康成长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因为儒家经典有很强的现实性,许多经典语录是对人生、生活和社会的高度提炼,有的甚至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所以在《论语》教学中是完全可以联系人生经历、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知识进行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之后,才能让学生体悟到言简意丰的语录,从而实现“古”为“今”用,传统和现实对接,让传统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以后的职场。

三、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注重哲理的相通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和经典,就是因为其中蕴含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人生哲理、人生智慧。授课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注重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和外延,理清哲理的相通性,举一反三,学生自然会明白和领悟其中更多的人生哲理。

如在讲授《论语》中的交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时,首先给学生分析了这句话的本身含义是:“如果你的朋友有错,或者是有一些缺点,你一定要告诉他,给他忠告,这是你作为朋友的责任。但是如果对方不听你的建议,那么你要适可而止,不要再固执地劝说。否则你的朋友不但没有改正,而且有可能你们的友谊也会到此结束。”告诉学生“和朋友相处也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凡事适可而止是一种聪明的处事方式”。接着又列举下面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你的朋友处了一个对象,你凭自己的经验或者通过别人的告知,得知朋友的对象很不可靠,遗憾的是你的劝告并没有引起朋友的重视,结果你的朋友非但没有离开他(她),甚至认为你是在多管闲事,是嫉妒才这样说的,反而疏远了你,好朋友最终却成了陌生人。通过这样的举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对朋友我们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了,再多的话也要学会咽下去,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毁掉了多年的友情,我们更没有必要自取其辱。因为天长日久,你的朋友最终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以此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对亲人、同事、领导的劝告是不是也应该点到为止、适可而止呢?学生纷纷点头回答“是”,通过对交友之道内涵的拓展延伸,总结出“对朋友、对家人、对一切人,凡事适可而止是一种聪明的处世方式”的人生哲理。因此,授课教师在讲授这些经典语录时,应拓展其内涵,注重哲理的相通性,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有利于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经典语录和事例相结合,让例子说话

大学阶段的传统文化课堂若还继续沿用初高中文言文的授课方式,势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从而产生厌课情绪。因此,在大学的传统文化课堂,授课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已成为当前大学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传统文化教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传统文化的经典语录和古今例子结合起来,让这些几千年前的经典语录不再是纯理论的说教,让事例说话,这些经典语录也就生动有趣得多。

如在讲到儒家的处世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如果授课教师只是简单告诉学生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恐怕缺少说服力,因为简单的说教让他们感受到的只是短暂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讲授该经典语录时,选择了2012年贵州大学录取的“最坚强高考女孩”肖丽同学的事迹给学生进行分析,肖丽同学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然顽强拼搏,积极进取、追求自己的大学梦。笔者又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内一位“考研哥”的事例来激励学生,这位感染了新冠肺炎的“考研哥”,在病毒肆虐的环境下仍然能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复习考研内容,这就让当下一些健健康康、安安稳稳在家隔离却不愿意上网课学习的大学生汗颜羞愧。因为,比起枯燥的说教,用例子说话,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更能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斗志。接下来笔者又以中华民族1840年至1949年的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们祖国繁荣富强的发展史为例,再次向学生说明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每个中华儿女的性格。

可见,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把经典语录寓于现实案例中,经典语录的哲学思想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深奥”可以变得“直白”,学生会经历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自然能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有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摆脱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枯燥无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了该课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结合。

五、撰写感受领悟,注重传统文化的自然教化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感受领悟、涵养性情、滋养心灵,健全人格,用这些为人处世之道去指导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每讲完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都会让学生写一些感受、领悟和启发,以此来检验学生学习了传统文化课程后思想和行为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当然问题的设计不宜过大,要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学习有关系,授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适当地加以点拨和指导,字数上不做硬性要求,只要有所感悟、有所启发即可。

如笔者在讲授了儒家的为人处世之道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你是怎么处理的?请结合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观以及“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观,谈谈你的做法。课后,有的学生在感悟中这样写道:“以前与室友发生矛盾,总觉得是对方不对,现在我懂得了首先应该反省自己,我是不是不够尊重对方,说话的语气是不是太重了,是不是不够礼貌等,先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然后尽力去改正这些缺点和毛病,传统文化课程让我学会了怎么正确去处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通过让学生写感悟和启发的教学方式,授课老师及时地掌握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相关内容后思想和行为随之发生的一些变化。

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学习和检验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

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掌握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但是掌握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传统文化课程真的学得好呢?真正学得好的学生,必定会把这些为人处世之道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伴随着言行举止方面的改变,会用这些为人处世之道去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为“文化对人具有建构作用,运用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具有相应的价值观,并按照相应的理念、原则来行动。学生参加经典教育越认真,越具有儒家价值观的倾向,越会按照儒家倡导的原则来待人接物”。

因此,检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课程的效果主要是看他们学习前后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有没有改变,如果学生学了这门课程后,言行举止、行为习惯确实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就实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授课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和领悟,最终达到传承优秀传统、增长智慧才能、培养人格情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征.《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儒教思想教学浅探[J].企業家天地(理论版),2010(9).

[2]周臻,黎莉,华雪春.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航空出版社,2015.

[3]唐晓光,王瑾.学校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对小学生价值观及行为影响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与试验,2010(10).

【基金项目】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建设立项项目(kcsz2020011)

【作者简介】贾雨潇(1980— ),女,四川巴中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应用文写作,礼仪与沟通。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实践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