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瑞
摘 要: 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影响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使高职公共英语课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公共英语课信息化应用的意义和可行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课 信息化技术 教学应用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意义与可行性
1.高职公共英语课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高职公共英语课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语言应用和交流能力,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实践性的特点。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点的讲授,过于强调语言输入,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有限,语言输出效果不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首先在教学主体角色的转换上,帮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帮助学生自我探究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其次,在教学资源的搜集、甄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帮助教师快速获取教学资源,筛选处理,并能及时传递分享给学生,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化利用;再次,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选择范围更大,教学形式更具多样化。另外,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监督管理效率和质量,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数据化、实时性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拓宽评价维度和深度,更有利于跟踪、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变化。
2.高职公共英语课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1)从国家政策引导方面来看,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日益凸显,国家加快推进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与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①这些文件的出台为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支撑。《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各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②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作为常规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从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来看,首先,各学院加大信息化硬件条件建设,投入物力、财力,配备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为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各院校注重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设计中,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再次,各高职学院加大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制定相应的考评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和参赛,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为教师学习先进信息化教学理念搭建平台。
(3)从信息化技术发展进程来看,各种致力于开发信息化学习平台的公司在近年来大规模建立和兴起,各种网络教学软件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技术使用拓宽了选择范围,丰富了信息化教学手段。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1.信息化技术理念有待提高,基础理论知识积累不充足。
随着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意识到了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部分教师由于长期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技术在构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语言学习效果反馈等方面的作用持怀疑态度,教师长期固化的教学思想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须以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基础知识和理论为前提,这些内容的学习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部分教师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家庭生活负担,不愿投入额外的精力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从侧面说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和目前信息化教学要求认识不足,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缺少规划,缺乏职业危机感。
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用于教学创新。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程度并不高,一方面由于教师没有全面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框架,在此基础上松散地添加一些信息化手段,以此完成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没有真正解决和突破教学重难点,主要是教师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站在信息化教学角度宏观认真研究整个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信息化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导致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偏差,不需要使用的地方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比如一些App上的举手回答问题的功能,完全可以通过正常举手完成活动,使用信息化技术反而画蛇添足;一些需要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教学内容,却没有任何相关设计。这种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粗放型和偏差,根本无法起到推动教学创新的作用。
3.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能覆盖教学全过程,教学设计缺乏合理性。
目前,大部分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师语言点讲解上,教师利用信息化办公软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在课件中添加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仅有视觉感官刺激,填鸭式地输入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在实质上别无二致,忽视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没有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作为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的导向,信息化技术没有应用到最关键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在语言输出的练习环节发挥作用,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缺失,反映出教师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整体性,没有将信息化技术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4.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教学监督管理没有有机结合。
在目前信息化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中,网络的使用是普遍现象,以计算机、手机作为信息化学习工具,已成常态化趋势。由于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稍差,使用这些设备时,难免有些同学放松学习状态,或者延迟学习进度,尤其是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没有教师随时随地的监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课前和课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检查和反馈的力度远小于课堂教学,没有利用信息化技术合理设计监督和管理环节的具体形式和内容,都是教学监督管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信息化技术应用策略
1.转变理念,加强英语教师信息化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首先,要切实提高信息化素养,主动认识到提高信息化技术在目前教育教学环境发展大背景下的迫切性和必需性,自觉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技术及理论。在学习信息化理论的同时,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具体信息化技能知识,掌握各种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和硬件的操作,为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奠定技术基础。其次,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应该加强对英语教师信息化技术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基础的信息化知识外,更应该注重培养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整合信息化技术和高职英语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达到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目的。
2.利用信息化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
纠正对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公共英语课中应用的认识偏差,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随意化和碎片化,教师应该在学习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以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推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语言氛围和学习环境;利用信息化软件,如学习平台的互动活动、资源分享等功能,QQ、微信的及时联络等功能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此外,利用远程技术引入校外行业企业专家资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行业企业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使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具有职业导向性,更能体现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价值。
3.扩大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覆盖范围,与教学内容深层次结合。
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不仅在教师讲授环节,通过信息化技术增加讲解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加大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在听、说、读、写、译的练习中,增加耳眼口鼻多感官学习刺激,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课前利用信息化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期望,引导学生发现学习问题;课中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集中进行语言训练,强化学习重点;课后,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趣味性高的复习任务,延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策略有机融合,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体现出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4.强化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作用。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应该忽略和放松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首先,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目前各种学习平台在评价功能上都配备一定的可参考性的指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学习内容,筛选和添加最有针对性的指标,制定最终评价标准。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数据的存储功能,保持评价数据跟踪的长期性,并及时给予学习反馈,加强监督管理效果。
四、结语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公共英语课中的应用,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的累加,一定要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结合适当的教学策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和原则,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真正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的教学质量。
注释:
①华晓奕.信息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2).
②毛春华.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19(3).
参考文献:
[1]华晓奕.信息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2).
[2]毛春华.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19(3).
[3]王培榮.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20).
[4]李煜涵.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分析[J].海外英语,2019(23).
[5]伍剑蓉.现代信息技术视野下高职英语教学优化策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
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9年度课题
《高职公共英语课信息化技术有效应用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0-302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