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堂设问促进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2020-04-12 11:27梁小翠
文教资料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课堂探究问题设置历史课堂

梁小翠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充分研究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有计划的课堂问题设问。透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入教学动机、情感、认识、意志、能力与行为,使之能动地进入自然的活动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教学效应。但是历史课堂并未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的一致性,课堂上的教师设问对有效教学的实现不但没有增效,反而是无效甚至负效。如何通过优化课堂设问,逐步协调教育者“教”与受教者“学”的课堂节奏,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历史课堂   问题设置   核心素养   课堂探究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尤其是在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改精神下,如何通过课堂提问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历史学习素质的全面提升,课堂提问技巧的积累和研究显得相当重要。

在常态的历史课堂设问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习惯和兴趣爱好,对问题进行主观设计,至于问题本身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及学生学科素养、学习能力提升并没有太多深入的研究。因此,存在“因问设问、问非所需”等现象。在一次历史教学能力培训班上,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的楼老师在谈及“学科教学知识”的时候,呈现过这样一个课题研究数据,表格是针对一节历史公开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进行的课堂教学提问记录分析量表,内容如下:

尽管这份表只是记录了一节课的教师课堂提问,但是反映了部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在一节课当中,真正有效的提问并不多,大部分只是局限在记忆性问题的集体回答,教师对课堂学生的回应大多停留在简单肯定和简单肯定中,循环往复,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该从何谈起?因此,改进历史教学课堂和增进课堂效能,任重而道远。

要构建有效的历史课堂,可依据怎样的教学程序进行呢?笔者认为:(1)教师设疑,明确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2)学生自学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研讨,教师点拨,激发学生思考。(3)教师结合教材,精讲疑点,建立起知识网络架构。(4)学生根据疑点归纳知识结构和原理,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5)学生练习,进行创造性再思考。由此可见,好的课堂设问是牵引整堂课的基础和前提。由教师提问,到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中间蕴含着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蜕变过程,可以让学生实现从对课文知识的感性认识向理想认识的飞跃与发展。实现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学”的内潜节律接近、适应和调谐,发生共鸣,培养学生流畅性的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角度尝试和深入探究。

一、巧用“反问”,通过抛设问题重整课程架构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的“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设为例,一般的教学设置是通过联系七年级上册“秦长城”的内容,提问:“为什么要修建长城”“他们当时是如何修建的”“长城的作用什么”?很多设问都是“因为提问,所以回答”,而教材中对于问题的答案都是写得清清楚楚,根本不需要多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容易陷入惰性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在用教学情境促发学生“思维共振”的时候,可以通过抛设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可抛设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不修建长城?”设定这样一个与历史发展相反的“反问”,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点燃。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首先从修建长城的原因入手,知道“为什么要修建长城”及“修建长城需要怎么做”。在没有长城的前提下,寻找更多的保卫方案,通过各种方案作用的比较及可行性的考查,认识到长城的意义所在。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抛设问题,学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比生硬地灌输知识印象要深刻很多,如此激荡思维变得水到渠成。

二、巧设“疑问”,通过“换位思考”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

立意新颖、匠心独运的问题既可以引领课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调动学习自主能动性。因此,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分析疑难;同时要“换位思考”,因为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生活阅历及知识水平有差异,对教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分析和解决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非正常的教学交流”会影响历史教学欲求思想的和谐共存。设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问题,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为例,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经典的战役,教师一般会从原因、经过、结果、作用等方面讲述战争。通过对教材重难点的研究,不难发现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整节课的关键突破口。如果直接展示相关材料,把当时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等状况进行对比,那么学生很容易掉进教师预设的“圈套”里面,得到教师“想要的答案”,不符合教学的宗旨和当今核心素养“探究精神”的开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求知欲,使观点不落窠臼?可以把开篇问题设置为“美国南北战争不打行不行?”通过“反历史潮流而动”的问题,将整节课的基调大反转。学生会查找答案,会想:当年为什么要打这场仗,是因为南北双方出现了哪些不可调和的因素?当时还有哪些支持和平的力量?后来的人为此作出了什么样的努力阻止战争进一步扩大?甚至有更多教师思考不到的问题。在教学情境中从现象入手,巧用“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根源性思考,自发提问,并在提问中自主挖掘问题背后的深意,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有效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是激发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巧用“趣问”,透过问题讨论激发思维火花

讨论问题是在当前核心素养“学会探究”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活动设置中的一种常用做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就一种现象或者某一观点进行自由、热烈的讨论,以此激发思维。

就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为例,一般情况下,讲述一场战争不外乎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及失败原因、教训等方面。本课结构完整,又是经典篇目,如果就“书”论“书”,既不能够将核心概念的“新变化”阐析清楚,又无法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如何讲课才能生动不枯燥,紧贴教材又高于教材,凸显中心线索的同时又增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必须在课程设置方面做大量的研究。在讲述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时可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方式,使用大量的照片和回忆录,通过图片直观展示,对中日双方在军舰、军队、士兵士气、医疗、餐饮、媒体等方面进行比较,采用第一手史料给学生还原实实在在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从史料中获得新知。

全课的一个难点是这场战争的影响。究竟甲午中日战争给中日双方带来了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教师应该跳出身份和专业素养的局限,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及认知水平出发,增设课堂讨论:一场发生在120多年前的战争,对今天发展中的中国而言,究竟意义何在?通过引入以下引文,创设一条开放性的问题“究竟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而言,是赢了还是输了?”在课堂的尾声抛出以下两则材料,让学生自我感悟。

材料一:“在国家历史文明进化的整体意义上审视,清日战争的胜负对两个国家来说,是一场双赢的战争。”

——宗泽亚:《清日战争日本胜战的要素之考察》

材料二:“(甲午战争)双方都是输家。从历史的高度来看,中日两国的四次战争(从1874年至1945年),是人类摆脱野蛮过程中一个令人痛心的记录。”

——袁伟时:《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的必然性》

透过设问,让学生有话可说,感受到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将这样既“亲近生活”又能“强化历史使命”的实例展现在学生眼前,易掀起思维波澜,突破重点和升华情感,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节律得到调节,思维得到激荡。由此可见,教师的眼界完全决定了课堂的境界。

四、善用“怪问”,通过问题拓展提升教学层次

依据今天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引,真正有效的历史教学不是硬生生地把历史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历史科学的研究思想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与巩固长效学习能力。

如《辛亥革命》一课,依据常规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的最后把辛亥革命的意义梳理一遍,让学生背诵下来。可是,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机械而且时效性不长,学生在未能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只能作囫囵吞枣式的记忆,不能真正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所在。因此,在这节课的设置上,笔者作出了巧妙的调整,反其道而行之,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辛亥无革命,你是否认同这个说法?给出的理由是(1)如此革命:江苏宣告独立时,用竹竿挑去抚衙的大堂屋顶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大清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为民国的都督。(2)谁在革命:独立后各省都督的身份,其中革命派只占18.5%,旧官僚占了70.4%,立宪派占了11.1%。(3)没有革命——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不算革命。

相信这些数据在历史课堂上很少出现,甚至与以往的历史观点形成了反差,但因为这一点小小的变化,让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拓展思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层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看似已经“盖棺定論”的历史观点也有值得推敲和研究的余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有效方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思考与发现。

五、结语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巧用课堂设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共振,而且可以把零碎的知识点整合起来,避免把常规的学术观点生硬地嫁接给学生。这一过程是学生思维在跳动、激发、互促、碰撞中实现的。从知识点落实角度上看,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传递与流动,通过师生的问与答,由教师主导课堂,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与思维的主动权,把新的信息传递给教师。可见,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抛设问题、讨论问题、反推问题、解决问题、小结问题,从而激发师生之间的思维共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罗敏.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J].教学研究,2010(12):42.

[2]张贵芝,王安娜.思维共振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1998(4):29-30.

[3]唐亦婷.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设计——以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6(9):12-13.

[4]吴小辉.从三维视角观课议课,共振教学思维[J].教学研究,2017(9):24-27.

[5]朱玉美.以教学情境促发学生“思维共振”[J].中学课程资源,2016:23-24.

[6]马军武.初中历史教学问题驱动法的实施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6):37.

[7]朱艳秋.问题引领:构建任务驱动历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9):77.

猜你喜欢
课堂探究问题设置历史课堂
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探究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