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育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04-12 11:27徐红冯斌罗娜
文教资料 2020年2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探索课程思政

徐红 冯斌 罗娜

摘   要: 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指导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课堂的协同育人方式逐渐在高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本文立足课程思政,分析“课程育人”的建设目标,从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典型选树等方面对课程育人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探索   实践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应。”[1]这一重要论述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2](23-25)。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立德”为生命,“育人”为根本,大力实施育人工程,2018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这是教育部对贵州医科大学不断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充分肯定。医学人文学院以此为契机,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在组织、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开创育人工作新局面。两年来,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课程育人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有效推动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一、现状评述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现有法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学院教师们承担了这两个专业的专业课及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公共课教学。此外,文学文化教研室还承担了全校通识课程的教学,法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特点为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承担的课程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对学生培养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专业课程在高校教育中承担思政教育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教师还存在“重教轻育”的现象。

1.就我院的法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而言,每年常规的教学任务有这两个专业的全部专业课及临床医学等其他专业的相关公共课,以及每届法学、应用心理学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目前专业教师数量少,每位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都较多,部分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工作重心,思政育人环节往往被淡化甚至被忽略。

2.部分教师思想重视不够,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有片面性。认为“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思考的问题,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认为是辅导员的职责,授课教师做好专业知识讲授、指导学生做好论文设计或课题研究即可。

3.缺乏明确的思政教学目标和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可喜的是,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是与时俱进的,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将课程思政视为已任,承担起育人职责。

二、课程育人建设目标及内容

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学院着力将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从“单向”转向“多维”,发挥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在“三全育人”的总体实施方案中,学院专门细化了课程育人的目标和建设内容。

(一)建设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二)建设内容。

1.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梳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3](33-36),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制定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构筑课程育人体系,使思想政治课与知识理论课同向同行。

2.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典型选树等方面加强创新和探索。

(三)具体任务。

三、课程育人建设实践

(一)课程育人队伍建设。学院成立了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教科科、学生科、教研室、实验中心等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三全育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院三全育人建设总体方案,建立系列保障制度,统筹协调各相关方面,落实三全育人任务,引导全体教师积极投入三全育人实践。课程育人建设团队,由学院教学副院长牵头,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及全体教师参加,承接和落实学院安排的课程育人建设任务。

学院定期召开“三全育人”研讨会、交流会,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要求、动态;学院分批次派出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的专题培训学习,提高素养,强化育人意识;学院设立了贵州医科大学“三全育人”专项研究子课题,资助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课题研究,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学校将岗前培训和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青年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学院建立“以老带新”制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二)课程育人教学建设。围绕学院的课程育人建设目标,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制定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构筑课程育人体系。

1.夯实思政基础,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5](203-204)

为加强课程建设,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开展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学院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邀请校内外专家论证了新的培养方案。下发了《医学人文学院关于修订本科教学大纲的通知》《医学人文学院关于提交教学大纲修订计划的通知》,院内组织专业教师对新培养方案进行学习与研讨,并分组讨论、挖掘各专业课程中潜在的思想政治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最终顺利完成了学院法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公共课及文学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

2.增设人文通识公共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开设高质量的人文通识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考量。经过近两年调研、论证、实践,目前我院“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汉字的奥秘”“美学”等通识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利用课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爱国情怀、提高人文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3.加强课堂教学的监督和管理。学院领导不定期开展三级听课活动,学院负责人、各教研室负责人及学院督导专家进入课堂巡课、听课、评课。定期召开学期师生恳谈会,会前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科印制和发放教学意见反馈表,收集学生意见,以便与师生恳谈会收集意见相印证,科学评价教师的上课水平。学院随时掌握教学动态,制定了《医学人文学院教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況有合理的应对机制与措施。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院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学校要求,制定了《延期开学不停学工作方案》。在延期开学期间,本着“只改变教学模式,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原则,以学堂在线“雨课堂”和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采用腾讯会议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学院下发了《关于加强线上教学教研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线上教学督导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在线上教学期间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教研室、实验中心负责人及学院教学督导要开展线上教学督导,填写学院教学督导台账。鼓励教师加强线上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在腾讯会议中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增强师生教学互动。

(三)树立先进典型,发挥课程的示范作用。利用设立贵州医科大学“三全育人”专项研究子课题,学院支持教师们做好一节课堂或一门课程的课程育人示范建设,培育示范课堂、示范课程。

学院以“说课竞赛”“课程思政进课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为主题,定期开展教学竞赛。要求我院专业教师分别从课程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备课和教学设计,对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挖掘、提炼,并融入课堂教学环节。教学竞赛活动有效加强教师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课程育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2020年开局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院以“上好一门课”为主题,线上开展了另一场生动的教学竞赛活动,这是进行课程育人的最好证明。通过教学竞赛和教学活动,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得到了发挥和引领。

四、课程育人建设成效

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指导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课堂的协同育人方式逐渐在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近年来,我院培育了20项“三全育人”子课题,近20项教学改革项目获得校级立项,有3门法学课程获批省级“特色示范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申报与立项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的培训、交流会议20多人次。教师在学校教学竞赛和师德师风竞赛中屡获佳绩。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了体现,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强化,有效凝聚了课程育人合力,提高了课程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顾润国.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凝聚课程育人合力——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教育(高教),2020(5).

[3]储著源,周小华.高校课程育人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和路径选择[J].高校辅导员,2019,12(6).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5]于贺,鲁丽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2).

基金项目:2020贵州省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20贵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JG202003);贵州医科大学“三全育人”专项(2020-17)。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探索课程思政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