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水平
【关键词】疫情防控 在线教学 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对高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核心使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都不能动摇,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不仅要切实保障好师生的健康、校园的稳定,还要千方百计化解危机、创造条件,把教学科研抓紧抓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要进一步提振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疫情防控是一部生动的思政教材、一堂充实的育人大课,在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主动开展思政教育,既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客观需要,也是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情怀、纪律意识、担当精神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北大切实把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紧密融合,将“面对面沟通”转型成“键对键引领”。通过学习强国号、学校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等21个新媒体平台,连续推出40余期主题报道,学生党团支部、团学组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主题党团日活动,及时向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比较优势,及时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疫情防控成效,及时推送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及时报道学校抗击疫情的有关情况和动态。为支持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北大派出了45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其中有14位医护人员在与病魔进行“白刃战”的战场上光荣入党;上千北大医科学生奋战在流行病调查、数据统计等抗疫岗位;还有许多湖北选调生、志愿者、北大校友奋战在抗疫战线,学校积极讲好这些身边人的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受触动。通过一系列入耳入脑入心的思政教育,北大积极引导学生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坚信通过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和政府将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补齐短板,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坚信中国经济有着巨大韧性,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会停止、不会中断。
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正在北大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这是对广大医学生、广大奋战在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激励。北大第一时间组织师生学习回信精神,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北大学子们表示,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投身基层,积极奉献基层;要秉承北大医学精神、铭记医者初心,把心中的热血化作夯实医学本领的动力,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百姓,成为国家的栋梁。
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北大学子在这场“人民战争”中进一步增强了爱党爱国情怀,并发挥自身优势,与所在地基层群众一同做好防护、一同抗击疫情。很多同学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有的在自家小区承担疫情防控工作,有的发挥专业所长加入防疫翻译工作组,有的承担家乡当地物资及信息对接工作,有的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数据分析,在抗疫战线上贡献青春力量。
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建设好网络课堂、高质量开展在线教学,既能及时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能确保学生安心在家学习、维护防控秩序。根据疫情情况,北大党委预先研判、迅速行动,于1月18日召开了专项工作会,制定防控方案,专门设立教务教学工作组,提早部署在线教学,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在线教学不是简单地把课堂搬到网上,而是有其特殊的教育规律,特别是大规模在线教学仍有许多新挑战、新探索。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北大针对不同学科、课程、年级等特点,因材施教、因课制宜。经过全校共同努力,自2月17日起,北大有2613门本科生课程和1824门研究生课程陆续采用直播、录播、慕课、在线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最大程度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在线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编制专家问卷和学生问卷,设立调研组每天跟踪在线教学运行情况,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习近平總书记深刻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北大及时搭建在线培训平台,组织了15场培训,帮助教师理解在线教学的特点、掌握在线教育的技术、提升在线授课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学校的院士、老教授、中青年教师,无论之前有没有接触过在线教学、是否熟悉计算机操作,都以饱满的热情自觉投入到培训和备课工作中,展现了高尚的师德师风。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就称自己是“临老学绣花”。
尽管疫情留给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准备时间较短,但北大全体教师同心战“疫”、众志成城,开设了在线思政课、专业课、公共卫生课、心理健康课、体育课、音乐课等内容丰富的课程,一些课程还面向社会开放,有力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北大有近7000名留学生,学校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堂课”,既通过“云课堂”向他们传递知识与思想,也向他们介绍中国疫情防控的举措和成效,维护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北大的国际师生、校友、合作伙伴纷纷声援北大,为中国加油。
精心的设计、精彩的内容、精湛的讲授,让许多课程获得良好反响,不仅顺利推进了教学进度,还产生了一批深受学生和社会公众喜爱的“网红课程”“网红教师”。北大在网络教学上进行的新探索、新实践,不仅保障了学生在“云端”聆听受教、健康成长,也向社会有力传播了知识的声音和科学的光芒,在疫情防控总体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次疫情给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带来较大影响,也给学生带来心理波动、心理压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服务,解决他们面临的紧迫问题,既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事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北大针对毕业生、心理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湖北籍学生等重点群体,搭建多方位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系统性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态度、力度、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北大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管理办法》,启动“最暖就业季 还在你身边”主题活动,设置就业咨询24小时热线;依托微信群、在线教育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等开展“心手计划”“求职下午茶”等职业发展类指导活动;上线“空中宣讲会系统”,在半个月内举行十余场线上宣讲会,全力保障就业信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群体的精准对接。近日,学校主动出击,联系各大企业、各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5万余个优质就业岗位。线上“空中宣讲会”比往年线下招聘会提供的岗位多出40%。
为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北大于2月1日开设了全国首家高校远程网络视频心理咨询系统,开通心理援助24小时防疫热线。针对心理困难学生群体,组织力量提供“点对点”服务,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主动联系、关心身在疫区的学生,给1419名湖北同学及湖北选调生邮寄慰问信和口罩等防疫物资,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适。发挥北大医学优势,积极开展疫情防护知识科普宣传,开设《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医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安全防护与相关法规》等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做好科学防护。
北大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工作,保障每一名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第一时间为12名因疫情原因突发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向2334名经济困难学生发送口罩15000只。提前研判延期开学、社会管控对经济困难学生以及资助政策的影响,精准摸排、简化流程,网上办、马上办、即时办,确保学生在疫情期间依然能够应保尽保地享受国家和学校各项资助政策。
为充分掌握学生情况,各院系的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分批次共计拨打十万多个电话,着力做好学生信息摸排和跟踪服务。自1月26日学校发布延期开学通知以来,通过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引导,实现了燕园校区内地学生“零返校”。开发燕园学子“云战疫”信息报送平台,覆盖率100%,每12小時更新学生情况,确保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家校互动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和谐密切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大学最核心的文化。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效应,引导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北大开展线上教学的实践表明,依托网络技术,“教”与“学”的互动可以更活跃、更顺畅,“师”与“生”的交流能够更深入、更充分。这也是保障在线育人质量的“秘籍”。
在线上教学中,有的教师通过直播聊天框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解答,显著提升了学习效率。有的教师除直播互动课堂外,还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快手等社交平台,使用视频、文件分享、线上讨论等方式,指导学生自学,展开交流讨论,使课堂得到延伸。有的教师使用“答题”“花名册”“下课倒计时小时钟”“云盘共享”等网络小工具,有效增强了在线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
通过与老师们的密切交流,学生们表示:以前与老师的交流只限于学业,“现在发现老师的网络语言比自己还用得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随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彼此启发了很多新想法,希望击退疫情重返校园后,这样的交流群还能存在;老师们还十分关心大家的身心健康,经常提醒大家注意防疫,给学生写的关于防疫感想的朋友圈点赞评论,虽然和老师之间的物理距离远了,但心理距离却更近了。学生们的心声反映了在线教育给立德树人带来的新活力、新动能。北大将认真总结经验,引导教师当好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大先生”,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育人文化中修身树德、健康成才。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立德树人的成效与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密不可分。在线教育的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仍然是实实在在的。加强网络空间建设,既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也是实现“环境育人”的基础工程。
便捷稳定的网络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对网络流量、承载能力的预先研判,北大及时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北大教学网”等校内网络学习平台,向全校师生提供教育网资源共享服务。针对师生和不同课程的多样化需求,北大还利用Canvas教学平台、北大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等,提供在线短视频微课剪辑制作、媒体资源视频点播等有力的技术支持。迅速增配了178台(套)视频会议设备,为全校各单位提供桌面视频会议服务,保障各单位之间能够及时有效沟通。
网络平台建得好,还要确保学生用得上、用得好。学校逐一摸排2334名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线上学习的现实困难,第一时间给每人发放上网流量补助3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进行精准资助。经摸排,全校有132位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没有电脑或者没有网络,学校为这部分同学配置了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保证所有同学“一个都不掉队,一个都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北大对每日舆情动态与趋势进行研判,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澄清不实信息,旗帜鲜明讲政治、耐心细致讲道理,守好网络阵地。发挥学校新媒体矩阵作用,围绕疫情防控、思政教育、线上教学等主题推出大量生动、活泼、可信、可爱的新媒体作品,更注重通过深入浅出的学理辨析来做好思想引导,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让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清朗、更加阳光。
北大全体师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支持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教育教学模式上不断开展新探索新实践,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责编/孙垚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