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琪
【摘 要】石窟艺术是佛教文化沿丝绸之路传播的重要载体。而石窟寺空间氛围的营造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和古人对空间的营建智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前学人大多从其石窟造像的形态特征、年代考辨、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以炳灵寺石窟的空间营造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宏观上的空间格局、中观上的空间形态、微观上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探索炳灵寺石窟所蕴含的空间艺术以及其石窟礼佛空间氛围营造的设计手法,从而提升对佛窟寺空间上的艺术性理解,以期为研究学人提供一个新维度的探察视角。
【关键词】空间营造;艺术手法;炳灵寺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136-01
从西秦时期始,佛教东渐,沿丝绸之路开凿了大量形式各异、造型精美的佛教石窟寺。甘肃地区石窟寺在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传统佛教石窟营建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渐生成和演化成其特有的空间形式。首先,石窟寺的选址大多位于偏僻荒芜的山崖,既要满足承载石刻佛法的物质需求,还要考虑环境蕴含的佛教含义以及对信众的感召力,形成依托自然山水的空间格局。其次,通过控制空间艺术手法,利用人的视觉感受引导信众产生敬畏心理。最后,通过合理安排室内雕塑、壁画等位置将宗教气氛推向高潮。在此过程中,石窟寺设计开凿者利用借景、排比、对比等一系列的艺术处理手法来营造空间氛围。本文将以炳灵寺为例,从以上几个方面由宏观到微观展开分析石窟寺蕴含的空间艺术。
一、炳灵寺基本概况
炳灵寺其名称为藏语“仙巴炳灵”的音译,即十万弥勒州之意,始建于公元420年,经过1600年的开凿形成上寺区、下寺区和洞沟区三个部分,现存窟龛216个,佛像八百余尊,壁画一千多平方米。炳灵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由于这里曾是汉羌人民错居杂处的地方,致其佛教艺术同时受到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又受该地区独特的丹霞地貌的影响,形成壁立千仞的空间形式。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下,炳灵寺呈现出一幅“丹山碧水”的境界,被信众视为“灵岩仙境”。
二、炳灵寺空间营造的艺术手法
(一)空间形式——因借
在石窟寺的营建中,“因借自然”就是利用自然在有限的空间里来延伸心灵境界。佛窟开凿于山体之中,顺应地形布置,形成“因山为寺”的空间格局。借助丹霞地貌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等奇险的丹崖赤壁景象,形成“移步换景”的空间效果。与此同时,大寺沟天然裂沟使炳灵寺相对远离市井,保证炳灵寺在远离市区的环境下依旧能够显示出环境的优势与宗教的格局。这种空间格局的形成,给予了朝拜者可望不可及的朝拜感受,使石窟与周围的山水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展现出宗教的绝对地位和崇高信仰,营造出了空灵险要的空间气质。
(二)空间节奏——排比
炳灵寺石窟群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自然山体外轮廓线创造了丰富的天际线,增强了石窟景观效果,使空间在视觉感受上形成内聚性和向心性。由于崖面空间的限制,佛窟开凿形成顺悬崖呈线性分布,借助山峦的走向变化营造石窟的群体性。呈现“山体—窟群—大佛—窟群—山体”的空间秩序。而大大小小石窟群以169大佛窟为中心错落分布形成一连串功能相近、空间结构相似的空间组合形式。这种“排比”的艺术处理手法能够加强环境语势,使朝拜者在一次又一次的参拜中形成较强的节奏和韵律,展现石窟的广阔浩然之气。
(三)视线设计手法——对比
1.恰当利用透视。不同视角视距欣赏佛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当人们行进在佛像脚下时,视域最大角度在视平线向上 60°,仰视加上透视作用,使人们在这种空间中产生敬畏的心理,提升了佛像的威严气势;而当人们行进到桥下时,视域范围增大,佛像在视平线向上 30°,是人视觉感受最舒服的角度。可以看到窟顶及大佛全貌,人们的视觉中心被引导在佛像身上,可以看到更加丰富的细节,以及大佛与其余小的佛龛组合形成的万佛朝宗的景观,为观赏佛像最佳视角。这种空间设计能够为朝拜者提供多样化感受。
2.大小空间对比。大佛自身的形态高耸且面对着的空间较为广阔,而地面朝拜的空间很狭窄,到佛像前的进伸空間也很小,这就造成了人们在佛前只能采取仰望的姿态,此时大像窟中佛头向下倾斜,佛微含笑意的目光与人们敬仰的眼神相交,空间对比十分强烈。在这种空间设计中,巧妙使用空间产生强烈的大小对比,使人们有一种佛像雄伟壮阔及自身渺小卑微的感受,将宗教感染力推向高潮。
三、结语
黄河谷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历史机遇,使得石窟寺在此地蓬勃发展,炳灵寺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空间特点和地理优势,成为丝绸之路建筑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交叉融合共生的典型代表。传统佛教石窟的空间艺术哲学在炳灵寺石窟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建筑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国瑞.炳灵寺石窟艺术[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2006.
[2]魏文斌,吴荭.炳灵寺石窟的唐蕃关系史料[J].敦煌研究,2001,(01):25-30.
[3]姜丽娟.当代公共艺术的空间表达与场景营造——评《当代公共艺术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6):后插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