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霞
[摘要]统编教材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但一篇课文所蕴含的语文要素相对较多,如果全部落实,不太现实。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取舍”,即“取”重点,“取”枝节,“取”方法,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取舍之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53-01
一篇课文,从字词语句到篇章结构,所蕴含的语文要素有很多。如果教学时全面开花,处处求得,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主次不分,必然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对此,教师要主动研读教材,认真与教材编者对话,通过取舍,让课堂教学不仅变得简单,还能稳扎稳打,真正实现一课一得。
一、“取”重点,凸显课堂教学主线
与其他教材相比,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编排体系,即按照语文要素与人文素养进行编排。即便是同一单元,要素的落实也是按照“了解要素一理解要素一巩固要素”这一学习思维进行编排的。单元开篇为单元导语,内容直奔主题,点明要素;在课文及课后习题中,会对单元要素进行呼应,强化训练要点;在“语文園地”中设置“交流平台”,对单元要素进行梳理与回顾。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单元要素进行取舍,以便真正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在单元导语中直接提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强调:“读书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怎么做··一”这就明确了借助查字典帮助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除此之外,在《古诗三首》中要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运用工具书、联想意会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要求通过拆字组词、找近义词、联想意会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在《听听,秋的声音》中则要求通过拆字、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统编教材按照语文要素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式,给教师上课明确了“取”之重点。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将其作为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始至终进行贯彻落实。
二、“取”枝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当然,除了教学重点,还有其他要点也需要在课堂中进行穿插。这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帮助学生进行多元理解和巩固要素,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如《古诗三首》这一课,除了单元所安排的语文要素外,还有字词理解、诗句积累、作者背景、诗句意境等要点知识。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围绕单元要素安排教学内容时,还可以穿插其他内容,如诗句积累、作者背景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重点突出,精彩纷呈,而且还能与整个单元要素的学习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便于学生从理解到巩固,真正落实语文要素,学会学习。
三、“取”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方法和渠道有很多,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方法都进行渗透,这不切实际。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
针对《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一课,可以要求学生借助表格、提纲、思维导图等复述课文;针对《方帽子店》这一课,可以借助梳理关键情节、关键字词复述课文的方法;针对《漏》这一课,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示意图复述课文;而在《枣核》这一课中,则可以要求学生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复述课文··,…具体方法有很多,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编排要求进行选择,不在于技巧高超,而在于贴近学生实际。
不过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复述课文不同于背诵,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属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方法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进行突破。从这一点来讲,这是“取”。比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在这里,表格就可以作为教学重点来突破,教师应重点落实表格中的内容,指导学生借助表格学会复述、掌握复述。
总而言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每一个单元要素的落实进行叠加而成的。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教材编者对话,有意识地通过“取舍”聚焦语文要素,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实现一课一得。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