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鲁政
摘 要: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环节之中,只有调查研究才能正确贯彻落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继承和弘扬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优良传统,在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调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6-0005-02
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1]调查研究以“问题”为中心,以“客观实际”为对象,以搞清“真相和全貌”,探索“本质和规律”,研究“思路与对策”,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目的。
一、调查研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门径
调查研究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是以问题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全面而准确地搜集与问题相关的材料,查清事物、问题的“真相和全貌”。“真相和全貌”是事物、问题的感性的表象,因而,调查是一个感性认知的过程。研究是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求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2]的细致分析,透过事物、问题的表象而认清其“本质和规律”,形成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思路和对策”。“本质和规律”是对事物、问题的深层次的理性认知,因而,研究是一个理性认知的过程。从调查到研究,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调查研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個环节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四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客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如果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都搞不清楚,又何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只有对相关历史及文献资料等进行考证分析、考察研究,才能知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调查研究的紧密联系,才能做到真正理解、掌握、运用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第二个环节,弄明白中国的现实国情、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客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认清中国国情为前提。在没有正确认清中国国情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当然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摸清中国国情、中国实际,恰恰离不开调查研究[3]。调查研究是掌握客观实际的根本方法,只有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搞清事物的“真相和全貌”、科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三个环节,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相结合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解决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过程。然而,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的结果。科学判断实践检验的效果,就需要深入实践地开展调查研究。第四个环节,贯彻落实、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只有得以贯彻落实,落实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们的价值,因此要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确地贯彻落实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4]只有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实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的正确贯彻落实。
二、调查研究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调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经常深入社会、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是调查研究的楷模。马克思早在1866就编写了包括11个大项目的《普遍的劳动统计大纲》,为工人阶级状况调查提出了最初的调查提纲。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应《社会主义评论》杂志请求,在1880年又编写了包含99项问题的《工人调查表》,全方位调查了解工人的劳动和生存状况。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在伦敦博物馆查阅了1 500多种书籍著作和档案文件,广泛搜集了与之相关的、涉及多个学科的文献资料,细致研究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和经济资料,其间整理的笔记竟有100多本。恩格斯同样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早年时期就深入调查欧洲各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1842—1844年在英国居住期间,恩格斯走遍了曼彻斯特各个工人居住区的每一条街、每一个胡同,查阅了与工人相关的各种官方和非官方文件资料,全面、详细地调查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系统、准确地把握了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矛盾,终于在1845年居于德国时完成了他卓越的调查研究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和文献资料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
只有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现实实践,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须要溯本追源,必须要置身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实践背景和矛盾背景之中,梳理、明确历史事实,再现、重走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心路历程,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思想。这就需要调查研究,在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全面搜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分析,甚至在必要时还要进行一番亲身实地考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核心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做到“四个分清”:一是分清哪些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原理;二是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三是分清哪些是必须要摒弃的教条式理解;四是分清哪些是必须要批判的错误观点[5]。这也需要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克服望文生义的错误理解,区分那些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做到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能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任何理论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范围有多大,这需要通过中国实践来检验,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来验证。任何理论即使其本身是正确的,如果不通过调查研究来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那么理论在实践中往往不能实现;如果对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效果不进行调查研究,那么也不可能准确地判断理论运用是否科学合理。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既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又能避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那么就“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6]。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别国和本国的实践,借鉴别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适用范围,科学判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效果,才能真正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
三、调查研究是落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
从横向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贯彻落实离不开调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得以正确地贯彻落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与魅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贯彻落实,同样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指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7]调查研究不仅对于科学决策十分重要,而且对于正确贯彻落实也同样重要。这种重要性体现在调查研究之于正确贯彻落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首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落实者、实践者,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准确理解、判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中国化马克思主義主要表现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往往提供的是指导实践的目标方向和基本遵循,而不是明确详细、具体入微、刻板僵硬的落实步骤,更不会是具体到某时某地某人的“时间—任务”计划安排表。因此,实践者要通过一定形式的调查研究,准确认识、理解和判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目标和规范。其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掌握中国国情,落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同样需要掌握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各地情况不一,发展状况不尽相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中央制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在具体地区的贯彻落实,需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制定落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步骤和实践安排。再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需要通过调查研究确定贯彻落实的正确性。在当地执行落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计划安排后,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检验贯彻落实的实际效果,根据实践结果判断贯彻落实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从纵向看,实践的发展要求通过调查研究确认理论指导实践的匹配性。马列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存在因为实际情况不同而理论指导实践不相匹配的情况。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并以“列宁曾经说,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的一个长时期内,……剥削阶级虽然被推翻了,它还是长期存在的,甚至于要复辟的”为论证依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也会因为实践的发展变化而致使实际情况发生改变,最终出现过去的某一具体理论指导现实实践不相匹配的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只有时时进行调查研究。正确地贯彻落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避免出现理论指导实践不相匹配的情况,避免在实践中给党和国家、人民造成损失,必须要坚持在理论落实于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均进行调查研究,时时调查研究,以确定过去理论指导现实实践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