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加工理论及其促进

2020-04-09 02:34杨晓丽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应用

摘  要:语言加工是语言知觉能力的表现,是建立在个体对语言中词汇、段落能够有效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能力。本文基于语言加工理论和Baddeley模型,探讨目前语言加工研究的三个方向,分别为第二语言习得、语言加工障碍以及语言加工老化,最后就如何进行语言加工促进进行了相应讨论。

关键词:语言加工;理论基础;研究发展;应用

语言加工是语言知觉能力的表现,是建立在个体对语言中词汇、段落能够有效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能力,同时,也需要个体对语言中词汇、段落能够进行有效理解,以及一定的工作记忆。因此,我们可以将语言加工过程进一步精炼,分为理解、生成和习得过程。随着语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不断发展,当前有关语言加工的研究正被学界所越来越多关注,同时语言加工研究的重要价值也日益凸显,研究语言加工相关理论及其应用,尤其是对语言表征不同层面( 词汇、句子、语篇) 加工过程的研究,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人脑认知规律、语言习得规律有着重要意義,并且在实践领域也有一定的价值,比如在外语教学实践等方面。基于此,本文分析探讨语言加工理论及其应用。

1理论基础

1.1语言加工理论

语言加工性理论的框架建立在两个理论基石上:一是以Levelt (1989)与Kempen & Hoenkamp(1987)为代表的一系列母语研究领域关于话语形成的系统模型;二是以Kaplan & Bresnan(1982)和 Bresnan(2001)为代表的语言学语法理论——词汇功能语法。

1.2 Baddeley模型

Baddeley 认为,工作记忆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与加工的容量有限的系统。该模型把工作记忆分为短时存储和执行过程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目前国内与语言相关的工作记忆研究主要围绕工作记忆的容量论、激活论以及注意控制论3个角度展开。

1.3语言加工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加工理论最早形成与上世纪70年代,而随着语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不断发展,语言加工理论的研究内涵和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王铭玉教授指出:“语言学研究将在8个方面发生相应的转向,即由微观转向宏观、由单一转向多元、由系统转向运用、由描写转向解释、由结构转向认知、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分析转向综合、由模糊转向精确。认准趋势,把定方向,积极主动地跟上语言学的发展潮流,方能为促进语言学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解释语言现象发生的内在机制,探索语言学习主体的动态认知过程( 即语言加工过程) 已逐渐成为语言研究的新动向。

2语言加工主要研究内容

2.1第二语言习得——以英语为例

首先是第二语言的习得基础。基于短语内或不同短语间语法信息的交换,语法加工理论运用二语处理程序的普遍性层级,对英语的习得过程进行了描绘,其中,不同语法语素有序分布于层级中。有研究发现,英语词汇阅读技能的发展受到两方面的约束,一方面是工作记忆资源,另一方面是工作记忆能力。因此,工作记忆资源和工作记忆能力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基础。而除此以外,大脑右半球的作用发挥也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大脑右半球广泛介入二语习得过程,在认知、处理相关信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是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语言加工理论认为,英语作为二语的句法,其习得过程包含6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二语学习者还未建立针对特定语言体系的处理程序,因而无法获取任何有关句法的信息。在第二阶段,学习者有能力启动词类程序,并能区分动词性成分及名词性成分,因而他们能够依据英语语言输入中接触到的常规语序来组织生成自己的表达方式。第三阶段,即名词短语程序阶段。该阶段的学习者能够将非论元成分(如修饰语)置于常规语序的句首。到了第四阶段,学习者能够启动动词短语程序,将重要的语言功能赋予助动词或系动词以形成问句模式。第五阶段,学习者开始激活简单句程序,并能完全区分句子中的主题与主语,将助动词或系动词置于主语之前以形成倒装。经过以上过程,学习者便能进入第六阶段并激活从句处理程序,从而实现主句中动词与从句中动词特征一致。

语言加工理论同时认为,工作记忆在母语和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中存在差异,母语学习者主要依赖句法结构加工,对工作记忆的需求高,而二语学习者更多依赖词汇、语义和语用进行句法加工。

基于上述原理,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认识二语的习得发展,而将其运用于实践中,有利于二语教学的研究者或者一线教师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二语学习者习得语法的规律,从而制定和完善语言教学方式、语言教材以及语言评估体系。同时,遵循这些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教学过程不符合学习者习得能力而导致的教学问题。

2.2语言加工障碍——以儿童阅读障碍为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ICD-10的定义标准,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和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一种状态。目前学界对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成因的普遍看法是:有一部分因素来自语言学层次加工缺陷,有研究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重要发生机制是语言加工缺陷,其通过识字水平来影响阅读理解水平。同时,越来越多的跨语言研究表明,发展性阅读中所涉及的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及快速命名等语言加工技能,很多和儿童的正常发展需求相脱节,也有可能导致跨语言的迁移性。

2.3语言加工老化

正常老化中,语言能力既表现出逐渐丧失的过程,也表现出对丧失的适应过程。人的生物性决定了人脑会呈现发展-衰退的变化趋势,而大脑正常老化则会导致脑容量减少,各种神经生理发生变化,语言依赖的脑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进而削弱信息加工速度、注意力集中能力和抑制控制能力。所以我们往往会看到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的语言加工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关于老年人语言加工能力的衰退,目前学界呈现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认知能力(语言非特异性)所导致的衰退。并指出了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的降低和抑制缺陷是主要影响因素,老年人正是因为对于语言的工作记忆和个体加工速度的下降,加上抑制能力的衰退,从而使得语言加工能力有所弱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老年人语言能力的衰退是语言特异性的,受语言学变量的影响,即老年人之所以出现语言加工能力衰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系统中语义层面和音韵层面(或正字法层面)之间的联结减弱导致,即老年人语言加工能力衰退是由于人類语言加工系统本身的变化,并具体表现在对词汇、句子和语篇的联结加工能力上。

2.4关于促进语言加工能力的相关思考

目前,有不少研究倾向于通过音乐来促进语言加工。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符号,而音乐丰富的元素为语言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音乐与语言关系的相关性,为音乐训练对语言的加工促进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显示,音乐训练与儿童语言加工存在正相关性,诸多研究提供了观点支撑,比如Papadelis、Thomson(2013)年指出,音素意识、节奏能力和语音意识存在相关性,能够为语言加工形成正向的促进作用。Franca(2011)指出,相比于未进行过音乐训练的人,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具有更好的语音意识,能够完成更好的语音意识任务。这类研究结果表明,音乐训练能够帮助人形成语音知觉的优势。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追踪研究,总结出音乐训练对语言加工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比如Chobert、Marie等人 (2011)通过为期 15 周的音乐训练和观察分析,得出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意识能力得到了显著性提高。Haimson、Winner(2011)的研究同样验证了上述结果:在音乐训练之后,人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指出,音乐训练与第二语言言语产生的能力也存在相关性。比如Bugos、Mostafa (2011)指出,日本人的音乐能力与句子产生的能力有相关性;芬兰人的音乐能力与发音技巧具有相关性。这就说明,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在音乐训练的促进之下,都实现了语言的加工。因此,音乐训练对语言加工的促进有显著作用是目前学界的共识,也是相关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3结论

综上所述,语言加工理论及其促进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掌握语言的加工生成规律,并能够在实践中体现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思考,希望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燕浩,刘会霞,杨荣丽.国内工作记忆相关的语言加工研究综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11):105-110+134.

[2]邓园,丁国盛,彭聃龄.左侧前额叶语言加工功能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04):687-689.

[3]唐晓菲.语言加工性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顺序述评[J].英语广场,2018(08):3-6.

[4]杨韶刚,侯建成.双语学习中的认知心理与脑机制分析[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8,6(04):221-227.

作者简介

杨晓丽,女,籍贯(省市):山东省济南市,学历:本科,职称:无,单位(包含具体省市信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工作):应用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100872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应用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