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萍
【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护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能力培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内科护士30名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将此期间内科护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能力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解掌握,并给予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干预;将其最终干预效果与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内科护士30名(对照组)临床观察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通过能力培养后,其临床观察能力、护理综合能力及患者对护理投诉率同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优势,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内科护士采取能力培养干预,可有效提高护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能力以及护理综合能力,从而使护士的护理能力得到医生的满意及认可。
【关键词】内科护士;心血管疾病;临床观察能力;培養效果研究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内科一种高发疾病,且中老年患者居多,而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比较迅速,且病情较为复杂,因此需要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及应对能力,才能及时准确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生及时给予有效的救治措施。所以,加强对内科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培养,对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起着重要性作用。为此,本文将内科护士采取观察能力培养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详细评价分析,详情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内科护士30名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护士年龄23~33岁,平均(28.0±2.5)岁;同时筛选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内科护士30名作为对照组,护士年龄23~34岁,平均(28.5±2.4)岁,两组基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观察组护士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干预,①首先要详细了解掌握内科护士对心血管疾病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日常工作中对患者的观察能力,分析出护士护理工作能力的不足之处,通过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干预方案。②加强对护士的观察意识培养,由于大部分内科护士缺乏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及观察意识,因此无法及时准确观察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健康教育,要结合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对护士讲解分析以往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因素,并详细讲解观察能力及准确的判断能力对确保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护士的岗位责任意识以及工作的积极性;③应急能力培养:要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定期开展心血管疾病健康讲座,使护士能够全面掌握心血管疾病发作时的各种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方法、心电图及血压情况等。并制作出应急预案。同时定期对护士的工作进行考核,详细了解护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纠正及指点,从而提升护士的应急能力。
1.3观察标准
由科室选出的医护人员对通过能力培养后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护理综合能力、医生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考核评分,每项指标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临床观察能力、护理综合能力越好;同时将最终的结果与培养前对照组护士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投诉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通过(x±s)描述两组计量数据,用t检验,计数数据描述用n(%)和X2检验,当两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时为P<0.05。
2.1两组计量数据对比
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对比,观察组通过能力培养后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综合护理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明显提高,且发生的投诉事件也较少,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临床内科是各大医院的重要科室,在内科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多,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临床护理人员较高的观察能力及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力。若护士的观察能力、综合护理能力及应变能力不足,会导致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因此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且会增加临床投诉率。所以,目前如何提高内科护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观察能力深受临床相关学者所重视。为此本次研究中,针对我院内科护士采取了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能力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观察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及时分析掌握内科护士对心血管疾病观察护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H。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健康教育及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护士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及岗位责任意识;并通过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及工作考核总结,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纠正,从而有效提高了内科护士的应变能力及临床综合护理能力,减少了患者对护理的投诉率。
在本次分析结果中也显示,与实施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能力培养前的对照组护士护理各项指标比较,实施后的观察组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及综合护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给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发生的投诉事件较少。
综上所述,加强对内科护士心血管疾病观察能力培养,对提高内科护士临床护理水平及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起到了重要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