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后护理。方法:选择从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术;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积液消失时间为(10.15±2.55)d,引流时间为(12.35±3.3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75±3.05)d、(14.80±2.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每日引流量为(945.35±224.35)mL,明显高于对照组[(561.30±123.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积液消失时间,可以明显缩短引流时间,可以明显提高每日引流量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后护理;
大量胸腔积液临床常见的为肺癌晚期患者合并症,临床以采用引流术为常用治疗手段,而在实施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的同时,需加强术后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后护理。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性别: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54岁~79岁,平均年龄为(63.50±3.50)岁。对照组:性别: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54岁~79岁,平均年龄为(63.45±3.55)岁。两组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如下:完善胸腔引流管护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严格控制具体抽吸速度,以使其保持于100ml/h,开始为血性液体,并逐步转变成浅红色;首次放液量应<1000ml,以预防出现复张性肺水肿;仔细辨别有无胸腔内活动性出血,有无胸膜反应,保持引流通畅,并适当加强巡视;观察有无导管脱落、导管堵塞、导管扭曲;观察有无引流管扭曲、引流管受压;放液同时鼓励患者轻咳、轻度活动、经常挤压引流管;在引流期间应积极完善感染护理,局部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置管后1-3d应给予2%碘伏与75%乙醇每日消毒穿刺点,每日消毒周围皮肤,每天更换引流袋等;注意消毒,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密切观察患者的局部皮肤有无合并感染征象,如红、肿、热、痛等,拔管前进行超声检查、胸片检查等,配合临床医师连接中心静脉导管试抽,确认胸水消失,才能进行拔管,拔管完成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①引流效果,②临床护理满意度。引流效果包括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时间、每日引流量。临床护理满意度判断标准为:以问卷调查表方式进行,总分100分,包括三度,即十分满意(得分90~100分)、比较满意(得分60~89分)、不满意(得分0~59分),临床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比较满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形式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每日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数据。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数据。
从此次研究结果数据可知,研究组的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时间分别为(10.15±2.55)d、(12.35±3.3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每日引流量为(945.35±224.35 )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实施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的同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肺癌晚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患者的疾病特点,在实施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术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可以明显缩短积液消失时间及引流时间,而且明显提高每日引流量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加强推广以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