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外视频资源的应用

2020-04-09 04:56)陈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陈莹

[摘要]把课外视频资源引入高中地理课堂中,能让地理学科的生活性和地域性得到充分体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应用课外视频资源进行情境创设、要点提示以及情感美育,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视课外频资源;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7-0093-02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探索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为其引入丰富课程资源提供了可能。在众多课程资源里面,课外视频资源能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等方面的信息支持,提升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以情境创设保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应当将教学视为一门艺术,而非一种技术,而此艺术的本质在于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以其高度的自觉性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以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事实证明,课外视频资料的应用,对于发散学生思维有益,能使学生更快进入预设的情境中去,保证教学过程处在良好的氛围中。例如在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相关知识时,需要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闯关东》中的一个片段:深秋,朱开山等人为了防止庄稼遭到冻害,在庄稼地旁点燃柴草。视频播放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深秋的夜晚,庄稼更易于受到冻害?为什么可以用点燃柴草的办法防止霜冻?视频激发了学生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的热情,在接下来的大气受热知识讲解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完成课堂学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深秋时节,气温本来很低,再加上天朗气清,大气保温效果差,所以易于发生冻害;用点燃柴草的方法可以制造烟雾,烟雾自身的温度以及增强大气逆辐射的功能,都会起到地面保温效果。这两个问题的解答,让学生顺利认识本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浓厚兴趣的驱动之下,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教师所讲的内容。有了情境的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很足。

二、以要点提示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课外视频资源包括各类影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电视中的一期节目作为载体,使其承载更多的教学内容,让课外视频资源的要点提示作用得到发挥,提升学生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促使其自觉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学科综合能力。

例如教学“农业的区位选择”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曾经播出过的《生财有道·飘扬过海卖山葵》,该视频主要介绍了山葵種植环境、种植过程、相关灾害、预防手段、市场开拓等内容,几乎囊括了教材中所有的农业区位选择知识。当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并且形成一定的归纳能力。教师也可对视频进行剪切处理,分片段呈现。如播放了山葵种植环境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归纳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土壤、地形、水源、气候),并指出其中的知识细节及易混点。

由于对农业区位选择造成影响的社会因素呈现分散性特点,这很考验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因此教师可将视频播放时间适度延长,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在此过程中,若学生无法给出完整的答案,教师则要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在视频中发现政策、交通、技术、市场、劳动力等项因素,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避免受到教材的局限。

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帮助学生掌握改造自然环境的内容,如联系视频中利用黑色遮光网避免强光直射的部分,讲解农业经营与不利自然环境相抗争的知识,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到,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较为稳定,而社会因素有较快的变化,因此分析视频材料时应当有所侧重,为接下来深入学习农业地域类型打好认知基础。

三、以情感美育促进学生深化地理认知

课外视频资源可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境,还能够在学生学科思维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应探索课外视频资源在情感美育方面的作用。

首先,在地理情感方面,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知识与原理,获取一定的地理技能,形成地理思维能力,增强爱国家、爱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内容,后面一项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如果能够恰当应用课外视频资源,对情感教育的促进作用将较为明显。例如讲解全球气候变化内容时,教师可播放一段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公益广告,广告内容是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动物生存环境恶化,大量动物因无法觅食而失去生命……在这段公益广告中,环境的凄凉、动物的悲惨,都将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教师将教学内容与视频资源结合起来,将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

其次,在地理美育引导方面,课外视频资源可给学生带来赏心悦目的心理感受,而这种感受恰恰是审美能力形成的基础。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教材中的知识遥不可及,和现实生活关系不大,对一些地理事物缺少切身体会。教师将课外视频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观看视频,可拉近学生与地理事物之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可以把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地理中国.“蛇曲”幻影》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学习完教材基本知识之后,形象化地感知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及其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从而体会理论知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借助此类直观化教学形式,可让原本抽象的地理原理形象化,使学生在观看与赏析过程中,得到必要的审美能力培养。如本例中的“蛇曲”幻影内容,学生在观赏之后,自然领略到黄河所独有的自然景观,感受到在空中俯瞰黄河在陕西和山西一带蜿蜒迂回,其九曲回肠之势令人叹为观止。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大背景之下,课程资源开发不但要注意课内部分的优化完善,还要注意课外部分的适时引入,使课内课外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保障。课外视频资源在情境创设、要点提示以及情感美育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地理教师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常红霞.科教类影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湘教版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2]陆林欣.中学地理影视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D].南通:南通大学,2017.

[3]陈冬暖.论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18):53-54.

[4]李春燕.高中地理教学中影视资源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