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贵耀
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有一本内容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活泼的科普著作——《乌拉波拉故事集》。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一文,即出自此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也收录了此文,题为《琥珀》。
《奇异的琥珀》一文很好地体现了其科普小品文“科学与文艺的结晶体”的创作思维与表达特色。上海特级教师高永娟在执教此文时,紧扣文本特色,通过故事“三构”,以“合理想象”“生动推测”,步步落实语言文字的实践,继而看见学生语文思维的提升。
一、故事推构:发现“奇异的琥珀”的形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堂上,高老师抓住文本的关键词——“推测”,并由“推测”一词的意思“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中的“已知”和“未知”,一点一点发现这一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一点一点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 看见“已知”,关注思维的生发点。学生在默读了解文章大意之后,从文中“爸爸”的话里,可以获得三个已知信息。第一,这是一块琥珀。第二,这一块琥珀里关着两个小东西——一只苍蝇、一只蜘蛛。第三,这是很少见的。再通过对琥珀的进一步“观察”,细细阅读结尾段之后,学生又发现了一个已知信息——它们仍旧好好地趴着,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还原到故事里,以上四个“已知”是作家构想故事的原生点。进入到课堂上,这四个“已知”是高永娟老师引导学生推测未知,发现琥珀奇异的思维生发点。时空相隔的作者和阅读者,通过执教者的组织和引导,此时手里握着同一把发现“奇异”的钥匙。
2. 推测“未知”,关乎思维的合理性。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已知“琥珀”,推测形成琥珀的必要条件。其一,第一个“未知”——一万年。于是,故事如此开头: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一万年了(在统编教材里则这样表述: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学生又从“约莫算来”一词,体会到科普小品文用词严谨和准确的特点,也为推测“未知”呈现的整体合理性奠定基础。
其二,是松脂,一大滴松脂。因为只有一大滴松脂才能同时包裹两个小东西。于是一个一个问题在学生脑海中出现了,形成了一个问题链,一条思维锁。怎么才能有一大滴松脂呢?一大滴的松脂怎么会恰好包裹这两个小东西呢?只有一大滴松脂能困住这两个小东西吗?从这样的问题中,学生积极、合理的思维被激活了,构建故事的关键思维点:一片松树林、火辣辣的太阳、蜘蛛捕蝇等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在脑海中一一呈现了。这个连续发问的过程与统编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不谋而合。正如培根所说:“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其三,是关于时间的推移。因为琥珀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需要“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森林被淹没了,松脂球被埋没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最终形成了化石。三个时间短语,拉长了故事的时空场,也提供了学生更多天马行空的思维场。
3. 构成“脑图”,关联思维的完整度。课堂行进到此刻,在以“推测”为读说表达依据的阅读策略推动下,故事的一个个“未知”,一一浮出水面,与之相伴的还有学生逻辑思维的完整度。随之,高老师板书几条线段,学生进行故事概述,把一个个思维点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思维图。一场思维的奇异旅程,定格在这一张思维导图上。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并没有至此“定格”,确切地说,这才刚刚开始。
二、故事自构:复述“奇异的琥珀”的形成
1. 借助“支架”跳出故事,提升表达概括力。在师生共同经历了系统的“问学还原”之后,黑板上呈现了整个故事的思维导图,形成了复述的基本支架。于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支架,讲述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在这样的复述中,故事变得简单明了了,学生既不会简单地重复文本语言,也不会偏离文本传达的科普知识。跳出故事,提升的是学生表达的概括力。
2. 聚焦“奇异”建立联系,提升表达想象力。奇异,是文章的题眼,是儿童阅读的第一兴趣点,也是儿童复述故事时的第一要素,他要跟伙伴说,我给你讲一块“奇异”的琥珀。或者说,我给你讲一块琥珀,它可是很“奇异”的哦!于是,我们看到课堂上,学生紧紧围绕着“奇异”,将自己的想象力灌注到故事的第3~9自然段中去,聚焦到两只小虫身上,与生活,与文本建立起联系,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升的是学生表达的想象力。
三、故事重构:自述“琥珀”的形成
1. 删除“奇异”,发展思维的灵活性。观课时,本以为在“复述奇异的琥珀的形成”板块之后,课堂就该画上句号了。未曾想,高老师突发奇问:如果作者写的是琥珀的形成,那么哪些内容是可以不用写的?这一问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刚刚学生还沉浸在两只小虫的津津乐道中,突然发现这一刻它们都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于是从“琥珀的形成”这个角度出发,考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时刻到来了。学生在重构故事的时候,对两只小虫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思维取舍:关乎两只小虫的内容都不用写,其中一只小虫不用写。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语言和思维共振的过程,是一次文本再创的过程。
2. 聚焦“琥珀”,发展思维的准确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学生还在为兩只小虫纠结着的时候,高老师话锋一转:如果作者写的是琥珀的形成,那么哪些内容是必须写的?这一问,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回归到科普小品文表达的准确性上,同时把原本简单乏味的“故事了解”,演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重构”。在不经意间,学生也由故事的阅读者,演变成了故事的创作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奇异的琥珀》一课,恰是这样的一个范例。高老师课后说:站在读一类文章的高度,教一篇文章,学可复制的学习经验。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就是在这样日常课堂的一个个语言文字实践的点上,慢慢开始,慢慢形成的。在课堂上,我们看见了渐渐“退去的老师”,也看见了自在“前进的学生”!
这真是一次思维的奇异之旅啊!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泗洲小学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