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宏 姜 岩
“中国风”一词源于17~18世纪欧洲的时尚领域,法文Chinoiserie。这种风格是在欧洲了解中国的渠道极为有限,又对当时中国怀有普遍的崇拜心理①的情况下,西方人根据不多的实物资料加之臆想而进行的大规模的形式化的设计。具体观察其代表性作品,大多形式浮夸、光怪陆离,表现出过度依赖个别中国概念的符号,那时大多的“中国风”设计与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文化毫无关系,步入19世纪初这种风格的设计便逐渐消失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锁国的政策被强行打破,西方世界主导的中西贸易通路业已成形,中西方交通也更为便利,更多的中国产品连同大量珍贵的文物古玩迅速流向西方社会,这些变化使欧美直接且迅速地了解中国成为可能甚至是必然。而后,“中国风”以不同的面貌卷土重来②,尤其是中国服饰,一跃成为西方时尚界、收藏界的新贵。根据笔者的调查,美国官方博物馆和民间收藏了相当数量中国近代服饰品和纺织品,而且藏品具有一定程度的类型化特征。从美国本土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的“中国风”,本文称之为美式“中国风”。走进一座近百年历史的美式老屋,我们大概可以看到中式家具、成套的瓷器和一些中国风的摆设,但却很难找到服饰品、纺织品的痕迹。它们或因使用后的损坏丢弃,或依旧小心地收藏,或捐赠给博物馆,抑或流入文物市场。以下将通过多方考证,努力还原当时中国服饰品在美国社会的流行情况。
CCTC属于康奈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纺织服装系(FSAD),收藏的都是纺织品和服饰以及相关的工具,其藏品主要通过购买和捐赠获得,且民间捐赠所占比例较大。笔者通过对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纺织服饰博物馆等一些博物馆的藏品调查发现,其中国藏品以晚近居多,品类、款式、装饰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CCTC藏品的民间性来源也很大程度说明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甚至更宽泛的时间段对中国藏的大量购入,从藏品的档案说明③来看,围绕藏品的故事与美国的当时的生活关系密切。服装的保存主要根据美国对中国服饰的理解和按一般服装分类的方法,分别收藏在六个箱子里,而冠、饰、鞋、工具等另外收藏在柜子里,保存状态较好。在六箱纺织品中,有一箱全部是蚕丝刺绣披肩,因时间和人力所限,未作整理,其余五箱中的服饰和织绣品,则列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如下:
1、藏品要素提取
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2月以前馆藏中国服饰品。通览藏品后,发现藏品的收藏背景信息比较丰富,但信息描述却不尽人意,总的来说:名称大多不准确;类型一般是采用通用分类;属性上有误解;日本纺织品与中国纺织品部分混淆;年代太宽泛,基本以清代标注。因此,作者首先对CCTC的所有中国藏品进行重新分类,并对结构、外观和技术要素进行提取,建立数据表作为研究的基础,也是对纺织品、服饰品等藏品数据化系统方法的一种尝试。力求根据基础数据表,研究者可从技术、艺术和社会学等角度多方位提取信息,展开研究。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2、藏品类型分析
表1:服装藏品要素分析表
表2:CCTC所藏中国纺织、服饰品种类和定名
依据中国传统服饰的概念,作者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将CCTC所有中国纺织品、服饰信息数据化,对藏品进行重新定名和归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以上统计,服饰品占67.4%,其中服装占比大约是饰品的两倍,基本都是女装;在所有的织物(除旗头外,共85件)中刺绣(73件)约占86%。藏品的特征如下:
第一,藏品中最为精美的为汉族女装,包括上衣15件,马面裙11件。其中对襟上衣有12件,大襟上衣有三件。
图1-A:(美)科林·坎贝尔·库珀作品
图1-B:CCTC馆藏(藏品号2004.0801)
图1-C:《百叶窗》,(美)约瑟夫·德坎普作品
图2-A:《黄色短上衣》,(美)威廉·帕克斯顿,1907年
图2-B:《新项链》, (美)威廉·帕克斯顿,1910年
图2-C:《一件刺绣的外套》,(美)威廉·帕克斯顿作品
对襟上衣包括短褂一件,霞帔一件,长褂10件。短褂为深蓝色,主纹为八团鹤,间饰花卉、云纹、彩蝶,布局清爽、绣工精致,保存状况良好。霞帔为石青色,绣五彩蟒,麒麟补子,下坠彩穗部分脱落。长褂除一件妆花缎、一件暗花纱其余以刺绣为主,款式上除了一件绣龙纹睡袍,其余都是传统的廓形,其中睡袍和两件白色白线绣褂具有明显的西方特征。品相上一件石青色褂比较残破。通常情况美国的博物馆都把这类服饰统称为Coat,CCTC也不例外,性别上的区分也比较随意,从中国传统上看,有些标定是错误的。
大襟上衣有一件,包括一件女童装,一件女婚服,一件尺寸非常大的女上衣。女上衣做工精致,非常素净。这类服饰,CCTC和美国一些其他博物馆一般会标为Jacket。
马面裙除一件为妆花面料外,都以缎纱料为主,均施彩绣;纹样有花蝶、戏曲、仕女、五伦图等内容;样式有鱼鳞、栏杆、凤尾裙等。其中一条明黄色绣花卉纹马面裙还以香云纱镶边。香云纱也是当时中国在贸易中畅销海外的面料。裙子的保存状况较好,大多没有穿用的痕迹。CCTC将这类裙子标定为Panel skirt,一种纯粹的结构性定名。
第二,工艺同样精美的还有九件旗人袍服,其中七件晚清满族女袍,两件近代旗袍。满族女袍包括两件衬衣,三件氅衣,两件蟒袍。两件衬衣为大襟样式,一件白色衣身镶青色边,没有穿用过的迹象,没有扣子,另一件为粉色团花纱料,纳纱绣花蝶纹衣边,铜钮扣;三件氅衣中一件粉色暗花纱、一件紫色暗花纱,一件灰绿色纳纱绣;两件蟒袍中一件蓝色缂丝加绘,为传统蟒袍样式;一件酱色缎地绣八蟒,类似戏衣。两件旗袍均为20世纪初流行样式,一件旗袍为扁形结构,一件为30年代加了省道的样式。值得一提的是,衬衣、氅衣这两件服饰在结构上有严格的区别,但在CCTC都统称为Robe。龙袍或蟒袍因为太有名,一般不会标错,称为Dragon robe或Mang robe。
第三,其他藏品,品类较杂,名称通常按大类标定。包括:
裤类:藏品中没有成人的裤装,只有两条童裤,一条为开裆裤(搭配大襟袄),另一条裤子没有闭合。
图3:《女读者》,(澳)阿格尼丝·古德,1910年
图4-A:《蓝色对襟绣花外套也称和服》,(美)约瑟夫·德坎普
图4-B:CCTC藏品(藏品号9737117)
图4-C:(美)约瑟夫·德坎普作品
图4-D:CCTC藏品(藏品号215)
图4-E:《蓝皮书》,( 美)威廉·帕克斯顿,1914年
鞋帽类:饰品中有一顶晚清的旗头,上饰绢花;一件汉族女性的眉勒;一双马蹄底旗鞋;一只平底绣花鞋;一只绣花弓鞋(绣工精致,年代稍早)。
装饰半成品:两片花卉纹刺绣和戏曲纹样刺绣云肩;一片刺绣博古纹袖头;一片缂工精致的缂丝补子。
两件比较特殊的服饰:它们被放置在一起。一件为带云肩的服饰,据馆长介绍说是婚服,它样式非常独特,国内至今未见相同款式;另一件为道教法衣。
绣片:四组裙门绣片和四片装裱过的裙门绣片,均为花卉纹或瓶花纹;一片非常华美的戏曲纹样金地缂丝片,据馆长说是清政府的礼品,初步鉴定所标的年代有误。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批藏品的研究发现:CCTC中国服饰品的收藏虽然体量不大,但种类繁多,足见国外当时对中国纺织品的喜爱;从服装的性别属性上看,以女装为主,且以汉女袄裙占多数,从袄少裙多、袄破损严重而马面裙却十分精美的情况可以看出,衣裙的使用程度不同;从装饰上看,以刺绣技术为主,花卉纹主题表现居多;从藏品年代来看,大多属晚近品,正值中国风流行的时间区间;从对藏品的描述来看,断代、名称、属性等存在诸多问题,或许是文化的差异,或许是文物流传过程中的误解,不仅CCTC,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艺术馆的部分藏品说明也或多或少存在同样的现象。经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当代美国本土对这些服饰并不太了解,甚至很难区分中国和日本的纺织品。
图5:CCTC藏品(藏品号191)
图6:CCTC藏品(藏品号12363)
欧美以高加索人种为主,体貌特征同蒙古亚人种不同。14世纪以来,欧美的服装造型就逐渐走向立体化,而中国服饰则一直延续以直线裁剪的扁平型结构,中西方在服饰审美上大相径庭。中国传统意义上宽大、扁平的服装与欧美人种高大丰满的形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性问题,但这些都没有阻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风”的流行,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服饰充满兴趣和渴望。
美国留存的大量中国服饰实物并不能直接告诉世人它们在美国女性身上以何种样貌呈现,那么美国人对这些“中国风”服饰品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这方面的文字记述较少,而一些艺术作品却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信息。在中国风流行时期,欧美涌现一批画家专门以东方风格为题材进行创作,画作有写实派,也有印象派,是研究当时社会时尚不可或缺的资料。比较有名的画家有:William McGregor Paxton,Agnes Goodsir,Christian von Schneidau,George Oscar Baker,Howard G.Cushing,John Munnoch,Joseph DeCamp,William Henry Margetson等。本文对作者不作赘述,主要根据他们的一些画作解读美式“中国风”服饰现象。
1、完整的中国服饰的使用
(1)汉族袄裙的穿用
19世纪中叶以来,有相当数量的美国人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中国服饰后,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穿用起来。如图1-A④所示为著名的美国印象派画家科林·坎贝尔·库珀(Colin Campbell Cooper,1856~1937)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汉族女性袄裙的成套穿搭,非常立体的面庞似乎与服饰之间存在违和,但女子金黄色的头发与黄色的马面裙形成呼应,加之端坐的姿态又使画面协调起来。画家的另一幅画作《占卜者》(Fortune Teller,1921年)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穿袄裙的女子,马面裙也是黄色,但装饰不同。在CCTC馆藏中有一件类似的实物,如图1-B所示,即为前文提到的花纱镶香云纱边的马面裙。马面裙是中国清代中国汉族女性装束的代表,与大襟的袄和对襟的褂搭配使用。在大量中国服饰流入美国的条件下,马面裙进入美国的渠道应该是同样的畅通无阻,虽有画作为证,但实际上,马面裙在美国的使用远不如其他服饰,从馆藏服饰的品相和数量便可得到确证,如一些马面裙崭新完好,而与之搭配穿用的袄却破损严重,甚至已经遗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已故的原CCTC的馆长夏洛特教授(Dr.Charlotte Jirousek)就这个问题给出了她的观点:文化上的不兼容。两片连缀结构的马面裙被美国人按西方通用习惯称为panel skirt,而当时整个西方世界女装正处于转型时期,大多数传统女性还是以袍服或长裙为主,称为robe或dress,袍或裙的下摆是不开口的,行走间不会露出里面的衣服,而马面裙两片交叠的穿用方式并不符合这一传统,所以马面裙和当时美国服饰文化的相容性不高,并不是西方女性能接受的款式。同时,其相对笨重的结构和过于东方韵味的穿着效果也极大的限制了其与本土服饰的融合。与其它中国服饰品一样,马面裙在19、20世纪之交的时期,或因为成套搭配,或因为喜爱也被美国买入一定数量,虽然很少穿在身上,但是华美的纹样使其成为高档的欣赏品。他们经常把裙子铺展开来,挂在墙上作装饰。
(2)满族袍服的穿用
中国清代建立的服饰制度与其他朝代不同,满族入关后要求除了汉族女子、僧、道、倡、优、老、幼、丧葬之外的所有人均改满族服饰。满族服饰以袍褂搭配为主要特征。相较而言,满族传统的女袍服(主要为衬衣或氅衣)比较容易被接受,可能因为长袍也是长期以来美国女性服装的主要款式。如图1-C所示为美国19世纪画家约瑟夫·德坎普(Joseph DeCamp,1853~1923)1921年的作品《百叶窗》(The window Blind)⑤,作者大多的中国风画作都是印象派特征。画中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右手拉着百叶窗,光线喷薄而入,使她不由得转过头,左手低垂,牵着长长的袍子,仿佛正欲离开,这一状态似乎在暗示这是她日常的着装。光线照亮了这件桔红色的晚清满族女衬衣,,浓烈的中国韵味成为整个画面的主调,虽然姿态和神态自然而然,但西方的优雅与东方的意味总是有一些不同,服饰与人物存在着不协调。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她穿在身上的袍服是不开衩的,在中国清代满族服饰中属于“衬衣”。这种衬衣也是美藏中国服饰中的比例较大的一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直接穿用成套中国服饰的美国女性总会在视觉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感,而且这方面的画作和实证资料非常少,或许可以说明直接使用中国服饰在美国并不流行或者并不被认可,只能在与西方服饰混搭中寻求平衡。
图7:CCTC藏品(藏品号822)
2、中西混搭的美式“中国风”
(1)汉族女上衣与美式长袍的混搭
汉族女服流入美国后,穿用上很多情况是上衣与本土服饰的巧妙搭配。图2-A为美国画家威廉·帕克斯顿(William McGregor Paxton,1869~1941)1907年创作的油画《黄色短上衣》(The Yellow Jacket)⑥就是以黄色的大襟服饰为题,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室内看书的情形。柔和的光和作者对明暗的处理极好地显示了黄色丝绸面料的质感,略显严肃的表情和翻开的书卷使整个构图充满了仪式感,主人公端庄安静,启示着中国温柔贤淑的女性审美、琴棋书画的高雅意趣与西方宗教精神的妥协与融合。在另一幅油画《看书的女人》(Woman with Book)⑦中,作者以类似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女主人公上身穿着的这件黄色衣服,可以看出这是一件汉族女性的袄。另一件油画作品《新项链》(The New Necklace,如图2-B所示⑧)则完整地展示了一种中式服装的搭配穿法。女主人斜靠在椅子上,坐在写字台前,执笔的右手似乎正在写信或记录,回头注视着侍女递来的一串项链,舒展的姿态,充分展示了这件粉色的晚清汉族女袄。上衣的领口、袖口、门襟口及下摆边缘皆以花边装饰,内里搭配一件肉粉色下摆宽大的有荷叶边的丝绸长袍,脚上穿着绸缎面料的高跟鞋。这种搭配,使中西方服饰配合融洽、相得益彰,尽显女主人公的慵懒与高贵的气质。挺括华贵的上衣,柔软宽大的长袍,轻巧灵动的鞋子,画家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这一动人的画面。而作品中的项链,则暗示着在女主人公的身上,“中国风”的搭配可能还会包含更多的时尚内容。画面的背景中有中式的家具,中国的陶瓷人物摆件,也有西方的绘画,显示了主人公家庭对“中国风”的热衷。图2-C⑨所示的画作则表现了女主人公刚刚拿到粉色中式袄时,仔细把玩欣赏的场景,侍女的协力配合、女主人的全神贯注,显示了人物对这件衣服的审美认同与价值认同。
(2)马面裙与西式服装的搭配
马面裙与西式服装的搭配比较少见,澳大利亚画家阿格尼丝·古德(Agnes Goodsir)的油画中有一例,画作名称为《女读者》(Woman reading)⑩,如图3所示,粉色的坦领对襟上衣搭配粉色的马面裙,线条流畅,不可言说的温暖与时髦。只是穿着者对马面裙的开口是如何处理的是个疑问,是在里面另穿一件长裙还是将开口缝合起来不得而知。在CCTC的藏品中,有一件中国旗袍,藏品的状态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开衩较高,被穿用者缝合起来。
(3)上衣的改良穿法
美国女性直接穿用中国服饰在外观上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冲突性,或许她们也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出现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穿着方式的改良穿法。
对襟的中国汉族传统女上衣在欧美比较流行,如图4-A所示为约瑟夫·德坎普画作《蓝色对襟绣花外套也称和服》(The Blue Mandarin Coat aka The Blue Kimono)⑪,女子穿着清代对襟长褂,整个画面无疑是在尽量展示服装装饰工艺之美,深色背景单侧光的布局,也是现代时尚摄影常用的构图方案。画中的深青色对襟褂装饰有华丽的貌似金线的刺绣,月白色挽袖,鱼红色的内衬,整件服装从用料到配色再到装饰工艺尽显高贵奢华。画中女性挺身侧首,为了配合服装细节的展示,拗出一幅摆拍范儿。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人来说,这张画作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穿着者将衣服门襟翻敞至下胸围线的位置,这显然不符合当时中国女性端庄的外观形象,,显示出穿着者对服饰的跨文化解读。其实从画作的名称可以看出,画家、画中女主角甚至其周围的人并不能区分中国和日本服饰,这可能是欧美中国风流行时期比较普遍的现象。比较巧的是CCTC藏品中也有一件对襟上衣(9737117),其形式与画中服饰非常接近,如图4-B所示,衣身也为深青色,挽袖为明黄缎,因曾经频繁穿用,磨损严重,亮黄色刺绣已经部分脱落,但色彩的对比仍使整件衣服装饰十分醒目。这也许说明,这种服装可能是定制和批量生产的,是当时的流行款式。
大襟⑫的设计是清代服饰重要特征结构之一,这对美国人来说,属于异国情调,文化的冲突到融合导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美国人对这种强烈中国元素在穿法上进行改良,如不系领口或不同程度翻领的穿法,图4-C所示为约瑟夫·德坎普另一画作⑬,大襟上衣桔红、绿色的搭配十分鲜亮,女子的右手轻按在衣襟上,衣襟没有完全闭合,作半敞开状,显示了一种随意和洒脱。CCTC的馆藏中也有一件类似实物(215),如图4-D所示,衣服异常宽大,暗示了穿着者的体形特征,同时也说明这件衣服应该是为她量身定制的。图4-E是威廉·帕克斯顿的画作《蓝皮书》(The blue book)⑭,画中女子整个大襟几乎完全打开,只在腰际系结,而两侧襟口自然翻折,露出月白色里子,形成一种不对称的类似西式驳领的结构造型。从不同画家的画作来看,将汉族女性上衣翻领穿着似乎是一种共识。然而,根据Charlotte教授介绍,中国风盛行时期,这种穿着也并不是主流服饰,应该主要用于家庭日常起居或者小型聚会,不是日常或外出的主要服饰。目前作者也尚未发现美国的近现代美术作品和文艺作品中,中国服饰在公开场合大量使用的证据。
从以上分析看,中国女性服饰是美式“中国风”的重要现象之一,不同类型的服饰品,在美国社会生活的融入程度深浅不一,可以看到美国女性在极力将华丽的中国服饰纳入美国时尚当中,当然更多的还是猎奇体验,正如夏洛特教授所说的那样“Just for fun”(好玩而已)。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众多画家的作品中展示的服饰基本都可以在CCTC的馆藏中找到类似样式。CCTC藏品以捐赠居多,就在本人完成文物整理和布展期间,在展厅路过的一位康奈尔的教授告诉我她家里也有一套类似的衣服,不知道是中国还是日本的。后来她将衣服送过来,我发现是一套汉族的袄裙,而且图案不同于馆藏同类服饰的纹样类型,这足以说明当时中国服饰在美国的普及程度或在民间的流行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有些来自于中国本土,而有些则是应当时订单的需求生产的。
3、中国元素的提取和使用
欧美对中国服饰的强烈喜爱源于一些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中国元素,从美国博物馆众多的藏品来看,这些元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中国传统图案、中国服饰形制、中国传统制作技术。与上述两种情况不同,将中国元素提取出来,进行时尚设计其实是“中国风”流行中波及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种。
中国传统图案的使用包括三方面:其一,中国花卉纹、龙凤纹的使用,是最为常见主题设计;其二,中国人物、风景等题材的织物印花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图案设计。这在一些画家的作品中经常看到,如威廉·帕克斯顿的油画中有一幅人物画,人物的衣服为美国本土样式,面料印着东方人物的形象,款式具有20世纪20年代的特征;其三,高度类似中国传统服饰的样式,即形制相同,并装饰中国图案,但其实并不是中国传统服饰,而是独立设计定制,例如图5所示CCTC藏品191,款式和图案都源于中国的,但将其组合在一起,却是西方的设计。后来通过走访了解,也证实了这一点,西方的一些公司通过设计款式进行预定,再到中国或周边国家加工,通过进出口贸易获得这些服装。CCTC另一件时间更晚的藏品,衣服的纹样是类似汉字的图案,却不是汉字,猜测是在仿制或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了改动,失去了汉字本身的意义。
中国传统服饰技术尤其是刺绣技术及题材为西方所热衷,博物馆收藏的各种品类的刺绣品就是例证。在服饰上的使用实例很多,图7所示为CCTC藏品822,是一套白色西式亚麻套裙,这套衣服应该是设计好样版,裁剪缝制好后再通身刺绣中国花卉纹的,是否在中国制作无法鉴定,但却包含了满满的中国风意味,上文有提到的一箱丝绸披肩,也全部是中国刺绣,是真正深受美国女性喜爱,使用甚广的饰品。
另一种融合的设计表现为中国的款式,自由的图案。中国的对襟褂在西方20世纪前后很流行,从藏品上可以看出当时美国人对其情有独钟,盛极一时。图6为CCTC藏品12363,白色褂上绣白色的紫藤纹样,这种色彩、图案及布局在中国传统的褂上从未使用。还有一些日式和中式融合的图案设计使人很难分辨是来自中国还是日本,这或许也代表美国人对中国风的认识吧。而对于中国服饰形制的解构设计则更为丰富,并成为之后长久不衰的母题,历经几代设计师,留下众多经典之作。美国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收藏了多件体现上述两种特征的中国风服饰,曾在2014年“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展览中集中呈现⑮。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美国流行的“中国风”服饰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个是直接购买并穿用中国服饰,而另一种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形式是使用中国元素或中国风格进行新的设计,其中广为设计师喜爱和大众热衷的中国刺绣技术,大量出现在当时“中国风”时尚作品之中。
1、美式“中国风”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流行时尚,在服饰方面,中国原生态服饰对于美国流行文化有不同的融合能力,或者说美国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中国服饰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典型的穿着形象表明,中国传统服饰的对襟结构造型,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度较广;次之为汉族女袄;马面裙为使用度较差的服饰,一般作为装饰。
2、美式“中国风”服饰现象归纳下来有两种:一是直接使用,最典型的是中西的嫁接形式,在这种现象中,中国的上衣在美国接受度较高,且能与西方服饰巧妙搭配,而袍服、袄裙则因冲突感较强未能形成真正的影响;另一种是改良使用或重新设计,其一表现为在不改变中国服饰结构的情况下改变穿着方式,其二是提取中国元素进行重新设计,呈现出来的是中西方元素的深度融合,自20世纪以来,西方对这种尝试此消彼长,不断推陈出新,是真正意义上思想观念的中西融合,这正是“中国风”最为深远的影响所在。
3、美藏近现代中国服饰数量很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研究只是冰山一角,除服饰本身承载的技术、艺术和文化信息外,服饰流传的故事则是更珍贵的历史资料,对服装史、时尚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
注释:
① 袁应明:《17-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的有限影响及原因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323-324页。
② 袁宣萍:《17至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第1-8页。
③ 美国的藏品档案会将藏品的来龙去脉,甚至个人书信都一一建档,并非简单的数据表格来记录藏品的信息。
④ 图片来源于网文插图《19世纪西方油画里的中国风:曾经有人如此迷恋过我的这身皮囊》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3b843d6afebfd70e5b245fdf&fromModule=articleMoreRecommend
⑤ 图片来自网页https://www.mei-shu.com/famous/27567/artistic-129976.html
⑥ 个人收藏http://www.angeloilpainting.com/artist/W/William%20McGregor%20Paxton/The%20 Yellow%20Jacket.htm
⑦Woman with Bookby William McGregor Paxton,c.1910,oil on canvas on board-New Britain Museum of American Art-DSC09470.JPG
⑧ http://www.mfa.org/collections/object/the-newnecklace-31974
⑨ 图片来源于网文插图《向维米尔致敬:帕克斯顿的美国淑女与中国古董》https://www.douban.com/note/700078771/
⑩ https://www.artgallery.nsw.gov.au/collection/works/6617/;http://www.artgallery.nsw.gov.au/collection/works/6617/
⑪ https://www.toperfect.com/Joseph-DeCamp-Paintings/
⑫ 大襟,类似厂字领,图2中所示的衣襟结构均为大襟。
⑬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4M6QF1405219O3P.html
⑭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auksven/8083131976/in/dateposted/
⑮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