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碧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仅需要重视素质教育,同时应分析各个阶段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开展相应的对策。其中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且部分学校并没有开展针对性教学,进而会出现相应数量的学困生,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相关初中应该重视对学困生的教学,并制定相应的转化对策,促使其能够高效学习化学。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三化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学困生;初三化学;转化策略;原因
引言:由于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压力。其中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无法高效理解化学知识,从而会出现大量学困生。这些学困生的智力正常,学习也没有障碍,但成绩往往相对较低,甚至难以达到及格标准。因此,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相关初中应该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转化对策。
一、初三化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受到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
据实际调查,由于部分初三学生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接触,进而导致学生的心灵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逐渐厌倦学习,尤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初三化学。学生在课后选择去网吧以及各种娱乐场所玩耍,再加上与社会人的不正当交往,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家庭教育的失误
学困生的形成不仅与学校以及教学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还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例如家长经常忙于工作,并没有充足的实践辅导学生功课,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有效提升,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家庭的溺爱,对学生的行为放纵,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除此之外,部分家长还会对孩子存在暴力的现象,导致学生缺少父母的關爱逐渐产生叛逆的心理。
(三)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在初三实际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讲,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难以高效掌握化学知识。不仅如此,由于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经常会出现与家长、教师对立的情绪,喜欢与家长反着来,严重影响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学生经常沉迷于低级趣味事物,明知道是自身的错误,也不会去更改,从而成为学困生,影响自己的未来发展。
(四)学校教育存在不足
部分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为了提高初三学生的升学率,始终开展应试教育。与此同时,由于初中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理解化学知识。然而部分教师过于重视优等生的教学,而且教学的进度正在不断加快,部分学生无法高效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出现众多的学困生。除此之外,部分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凭借自身的经验开展教学,违背新课改教育的原则,难以有效地开展针对性教学。
二、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尊重学生
初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自尊比较重视。因此,初三化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化学知识的教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尊,促使学生对待学习化学具有一定的自信心;与此同时,还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能够制定多种教学方案,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化学学习,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并合理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爱上化学学习,大幅度降低学困生出现的概率。
(二)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
虽然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初三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开展针对性教学,重视对学生的表扬与赞许,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实际开展《走进化学世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相关知识点列举,并分析学困生与优等生理解存在的差距,进而能够开展针对性教学,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促使其能够高效学习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表扬并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
据实际调查,部分学困生主要形成的原因就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并出现贪玩等不良现象。因此,化学教师在实际开展转化工作的过程中,严禁训斥或指责学生,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并加强对学生的表扬,促使对化学学习产生重视的心理,进而能够高效学习,取得转化的成功。
结束语:总而言之,针对初三化学学困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师不仅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同时需要具有细心的教学态度,并合理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重视每一位学困生的教学,寻找学困生主要形成的原因,进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难的现象。同时需要重视对学困生的鼓励,促使其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困生转化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学文,韩庆奎. 认知负荷理论在高三化学学困生复习中的几点应用[J]. 化学教学,2013(12):24-26.
[2]李灵华.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思考——以学困生为例[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