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杨
如何才能将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如何将课文作为例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文本互照的办法,让文章走向当下,走向碰撞,互为补充,互为注释,实现由教内容到教阅读的转变,让教学回归本真。
一、让文章走向当下
语文课本所选文章皆为经典,这样的文章往往离学生生活较远。
以《拿来主义》为例,学生一听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就敬而远之,更遑论亲之信之。那该如何应对这类看起来似乎有些“过时”的经典议论文呢?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怎样读〈拿来主义〉》一文中写道:“鲁迅写杂文,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对问题的思考,又很广很深,带有很大的超越性……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篇《拿来主义》看作是鲁迅对当下思想文化问题的一个发言。我们读者则要结合着正在发生的思想文化现象,去和鲁迅交换意见,从他那里得到启示。”这段话给我们很大启发,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具有时代的超越性。议论文教学能否让理论照进现实呢?
笔者想起2014年西安某高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的新闻,很多老师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该事例,再引向《拿来主义》的教学。这样处理看似热闹,其实与文本相去甚远,而且学生表达的意见往往比较零散。
笔者在导入部分设计如下:西安一高校強制学生平安夜看《孔子》宣传片,请阅读《拿来主义》,找到鲁迅先生的观点,并代表鲁迅先生对此事发言。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学生迅速关注文本,找出鲁迅的论点;二是能结合当下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文章走向碰撞
很多语文教师会鼓励学生对经典文章中的观点批判质疑,但往往很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质疑的第一步需要教师搭设支架,选择观点多元或有启发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譬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荷塘月色》时,笔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余光中先生撰写的《论朱自清的散文》,这是一篇批评《荷塘月色》的议论性文章,里面的观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批评肤浅而天真的“女性拟人格”笔法,如文中多次出现的“舞女”“浴女”“少女”,而且表现手法单一,不是“起舞”就是“出浴”。二是指出其一面好用女性意象,另一方面又摆不脱自己拘谨而清苦的身份。还举出了《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佐证。三是对典故的使用“仍然不脱国文教员五步一注十步一解的趣味。这种趣味宜于抬学,但在一篇小品文中并不适宜”。
根据余光中的观点,笔者建议学生从修辞、意象和用典的角度去重新解读《荷塘月色》。同时还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余光中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予以批判,那么他自己又是如何做的呢?对比《荷塘月色》与《听听那冷雨》中的修辞、用典和艺术风格,谈谈你对两篇文章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外观形态、内在意象、深层文化三个方面把握散文的抒情性和语言美。
三、使文章互为注释
所谓使文章互为注释是让学生在读文章中读懂文章,或者以此文解彼文,此文与彼文互解。
教学《金岳霖先生》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只觉得文章情节有趣。课后笔者布置学生去阅读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思考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遭遇。
第二课时,学生就开始推翻原先对《金岳霖先生》一文“有趣”的判断,认为“有趣”背后站着的是一个有心抵抗但又无奈妥协的金岳霖,这样的解读超出笔者的预设,虽有过度解读之嫌,但也不乏新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仅读出了自己的新意,而且学会了在语段中把握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言外之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让文章走向当下,走向碰撞,互为注释,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个梯子。当学生真正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避免阅读的浅表化,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就会更加丰富了。
(作者单位: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