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字背后永恒生命力的传递

2020-04-07 17:18任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传递追求生命力

任敏

摘要:浓烈喷薄,宁静悠远,畅达通透,幽默诙谐的文字背后,都有着鲜活独特的灵魂,或有着激荡内心的高尚情怀,或有着参悟生命的闲适恬淡,或有着经历人生起伏后的彻悟与豁达,或有着聪敏颖悟的理性思维。文字跨越时空,向我们传递坚韧温和,厚重广博的力量和破旧立新的推进力,这是润泽生命的永恒力量,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透过文字,悟旷达闲适之态度,赏广博高洁之情怀,寻探索追求之脚步,帮助学生传承这种永恒生命力,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态度;情怀;追求;生命力;传递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141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往往从字、词、篇的角度分解文章,缺乏对文字背后的人的精神探究。每一篇灵动的文字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独特的人。他用文字传递着经历人生起伏后的彻悟与豁达,参悟生命的闲适恬淡,激荡内心的高尚情怀,传递着向上的生命力。所以,文字才能跨越时空,散发着永恒魅力,历久弥新。语文教师要能循着作者诉端笔端的文字,在涵咏品味中,追溯他鲜活独特的灵魂,才能在学习中,将流淌在文字中的永恒生命力,内化到学生的生命中,在感知、体悟和践行中,帮助学生传承这种永恒生命力,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旷达闲适之态度,传递坚韧温和的力量

畅达通透,宁静悠远的文字,所传递着经历起伏后的旷达,参悟生命的闲适,拥有坚韧而又温和的力量,能让心灵蒙尘的人澄澈明净,能让身在困境的人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拥有政治理想的苏轼,做官40年,贬职流放33年,《记承天夜游》这一夜成为苏轼一生中许多夜晚的缩影。拥有宁静、豁达之心,这空明澄澈、缥缈幽静的月景才能入得眼中,这声“闲人”,是苏轼经历人生起伏后的豁达。正是有这份豁达,被贬惠州,面对无常的风雨,他才会吟唱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被贬南,虽九死一生,却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在最低的境遇活出了最高的境界。汪曾祺先生居住在三天两头有日本敌机轰炸的昆明,并没有惶惶不可终日,却用闲适恬淡的文字写下了好玩、温暖而有诗意的生活——《昆明的雨》,带我们观赏品尝形态各异、口味独特的菌子,带我们走进“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雨中诗意生活。如果我们拥有汪曾祺一样从容淡定的内心,对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倾注目光和关爱,就会发现它们是如此的好玩、温暖而有诗意。正如他所说“生活好不好玩,到底还是取决于活在其中的人好不好玩。”赵师秀笔下的《约客》,在等待的时间里,放下等待,用从容淡定雕刻了时间,感受到了生命中独处的清幽。他们都用文字给我们传递着坚韧温和的力量。

二、高洁悲悯之情怀,传递厚重广博的力量

高洁悲悯的情怀,彰显着人格的力量,引领着人走出狭隘的“小我”圈子,走向无私的“大我”境界。这种情怀,它拥有着绵延理想追求的力量,它拥有着关怀生命的温度。这时和杜甫同样经历唐王朝由盛而衰历史巨变的诗人有很多,只有他被称为“诗圣”,正是因为他虽然身处破旧的茅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表现了他无私的“大我”境界。韩愈虽被贬蛮荒之地,但依然“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他驱除鳄鱼,兴修水利,兴办教育,让潮州这蛮荒之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被贬邓州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吟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追求。文天祥、彭德怀、闻一多……他们舍生取义,这是中国这一类知识分子的选择,他们撑起了中国的脊梁和筋骨。杨绛先生用善良体察善良,用深沉的文字书写了对车夫老王的悲悯(《老王》);鲁迅先生常引用“嘉孺子而哀妇人”,一个“哀”字诠释了他对愚昧而又善良的长妈妈的悲悯(《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笔下佝偻的背影,是儿子对身陷困境、日趋衰老的父亲的悲悯(《背影》)……他们用有温度的文字,体察处在挣扎中的生命,这种生命关怀,厚重而又广博。高洁的情怀,让他们的文字有温度,传递着绵延理想追求的力量,传达着厚重而又广博的情怀。

三、探索追求之脚步,传递破旧立新的推进力

正是有着永不停歇的披荆斩棘的探索追求,人类才有破旧立新的推进力,社会历史才在不断地创造中前进。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演讲词中,讲述了格物致知之精神在学习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文字背后是丁肇中先生对莘莘学子能够重视实验,勇于破旧立新的殷切期盼。他在参加诺贝尔颁奖时,坚持用中文演讲,个性孤独,保持独立思考的他,想让更多的中国人感受他追求真理的脚步,他放弃安逸,选择极致的努力,选择不懈的探索追求。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他的每一次抉择都影响着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尤其是计算机高科技产业,责任感驱使他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发明的技术,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十四年的病痛折磨,没有禁锢住他探索追求的脚步。每一次前瞻性的抉择,都彰显了一位科学家的远见和洞察力(《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每一份密密麻麻的研究手稿,都展示着他不懈追求的毅力和汗水。丁肇中和王选的演讲词中,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所展现的重要抉择的智慧,鉴证着他们的探索追求。正是这永不停歇的探索追求的脚步,让我们的国家、我們的世界在创新中不断前行,生生不息。

四、小结

每一篇文字背后,都站立着一个鲜明独特的心灵,向我们传递着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追求,彰显着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文字能够跨越时空,熠熠生辉,是因为它能让心灵蒙尘的人澄澈明净,能让身在困境的人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旷达闲适之态度,高洁悲悯之情怀和探索追求之脚步,传递坚韧温和,厚重广博的力量和破旧立新的推进力。这是文字向我们传递的永恒生命力,语文教师在解读文章时,能追溯到传递的永恒生命力,才能要引导学生深切地感知体会这种永恒生命力,感受文字所传递的力量,用思想和智慧之光,帮助学生构建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永铭中学264600)

猜你喜欢
传递追求生命力
直到世界尽头
绿野仙踪
如梦似幻
顽强的生命力——蟑螂
锲而不舍“追求”陈都灵张艺兴哈欠连天状态不佳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莫言《红树林》蕴含的文学价值思考
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基于(火用)分析法的换热器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