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余运西
“我不是一个目的性特别强的人,只是不断被问题推着往前走。没想到一直这么走着,竟然成为了走在前面的人。”初见李建兴教授,他穿着白大褂,戴副眼镜,那种标准的医生形象。谦和的言语中,渗透着知识分子的修养和医者的平易近人。
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还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之心。作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外科部副部长、泌尿外科主任,李建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经尿道手术及输尿管镜手术、经皮肾镜手术、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近年来更是以微创技术带动了该院泌尿外科的整体发展,被国际同行盛赞为“神之手”。大医精诚,每每有人历数他的成绩,他却总是微微一笑。他明白,作为“针尖上的舞者”,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2019年12月2日,来自澳大利亚Nepean Hospital的国际泌尿外科专家Raymond Ko,现场观摩了李建兴在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针状肾镜PCNL的手术演示。这位国际权威专家飞行十几个小时来到北京,看完手术演示后喜出望外地表示“不虚此行”,誉不绝口地表达了针状肾镜在此类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李建兴的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技术已经得到国内外泌尿外科同道的认可和推崇。远道而来观摩、学习的医生络绎不绝,每个人最后都是满载而归,清华长庚医院的泌尿外科也被众多同道誉为“结石圣殿”。最近让更多同道欣然向往的,是李建兴发明创造的“神器”——针状肾镜,英文名为Needle-perc。
说起针状肾镜的“多才多艺”,李建兴每次都是兴致盎然:“它直径只有1.3毫米,完全革新了直径为7毫米、8毫米的传统肾镜。它具有穿刺、可视、碎石功能,是目前全球直径最小肾镜,也是‘长眼睛的针状肾镜。”
肾内有十二三个肾盏,就像一个个房间。有些多发、复杂的结石会分布在多个房间里,但肾盏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有时相邻平行肾盏内的结石,却需要医生建立第二个甚至第三个通道。通道建多了,无疑会增加肾脏的损伤。如何减少通道,保护肾脏的功能?带着这个问题,李建兴不断总结。他发现在穿刺针碰触到结石的时候,部分情况下,盏内的结石会被穿刺针推送到肾盂内,这样就可以从已有通道内将结石粉碎取出,从而减少一个通道。如果不能将结石推进肾盂,怎么办?李建兴分析,既然针都已经精准穿刺到位,或许可以通过它用激光来直接击碎结石。
因为苹果掉落,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因为外力的推动,石头可以进入肾盂,这个简单的现象,也蕴含着创新的力量。正基于此,李建兴首次提出了治疗肾结石的“针辅助技术”理念。他找到武汉一家科技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思路,开始了针状肾镜的研发。经历两年攻关,这款名为Needle-perc的针状肾镜于2019年正式问世。
针状肾镜里埋有可视光纤、激光光纤及进水口3条通道。“三合一”的优势,让它在处理复杂结石时,可以让患者肾脏少受损伤。术后,患者皮肤上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创口,很快就能康复。
“肾脏是人体血流最丰富的器官之一。在肾脏上穿刺建通道时,如果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大出血,严重的甚至可能保不住肾脏。为什么说针状肾镜‘长眼睛呢?就是里面的可视光纤可实时传回高清影像,帮助医生避开血管,直达病灶。”李建兴介绍说。
从2017年4月至今,针状肾镜一再改良。已经做过的数百次体外及临床实验,配合李建兴倡导的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结果无一起手术误差导致误伤患者邻近血管或脏器的事件。这正是让美国、南非以及欧洲、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专家惊叹不已的地方。
设计之初,李建兴还给针状肾镜预留了一个端口,以期未来能与导航超声联合应用,研发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机器人。“有了机器人,从穿刺到通道建立都将更加精准,也让更多大夫更容易掌握这项技术,惠及更多病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降得更低。”李建兴说。
翻开李建兴教授的履历,从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路结石治疗最高奖项“钻石奖”,到科研学术成果先后获北京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教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教一等奖,再到2018年因针状肾镜获得的创新设计金奖——“红星奖”……众多荣誉是对其学术科研工作的肯定,但他并没有停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脚步。忙于门诊、手术、研究和讲学的他,几乎没跟家人共度过周末和假期。前来学习观摩的国内外同行,他却经常“手把手”地教,因为每一位同行背后,都承载着患者的殷殷期待。
2014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业之时,李建兴选择加入这支年轻而有远大理想的队伍。“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很快让他在发明创造方面声名远扬,“建兴镜”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
“鹿角结石”曾让很多泌尿外科医生闻之色变。结石长得像鹿角一样,严重的会占领整个肾脏引流系统。由于传统的硬质肾镜不能拐弯到平行肾盏,所以要打多个孔,建多个通道,甚至分期手术,患者非常痛苦。
怎樣减少手术通道,顺利完成复杂结石手术?能不能发明一个可以拐弯的肾镜?相比墨守成规的人,李建兴说干就干,一轮接一轮的探索,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首先,软镜可以拐弯到其他肾盏,但角度太大在弯曲时就会影响手术进出水,还可能折断光纤镜。第二个“卡壳”的问题,是可弯部分管子太软,操控性不好,难以让肾镜“随心而动”。
光是一根管子,李建兴就先后尝试多种材质,以及不同的管径……几年后才终于找到最佳方案——在软镜外面包裹一个硬鞘,确保了良好的操控性,在做完需要硬镜处理的结石后,可以将外鞘撤回,此时镜子末端又会变成可以弯曲的软镜。这样一来,在处理复杂结石时,医生就无需另建通道了。
这种“一体可弯肾镜技术”,最后成熟起来的样子,甚至能在270度转弯半径内“左顾右盼”,无障碍碎石,进行活检、切除肿瘤等操作。它被命名为“建兴镜”,一举拿下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打破了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外科电子镜长期被外国公司垄断的格局。
在行业内,李建兴的名字无疑是与泌尿系结石疾病绑在一起的。早在骇人的“三鹿奶粉事件”中,它就从死神的手中成功拯救了百余位小天使。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让很多婴幼儿罹患泌尿系结石,李建兴临危受命赶赴河北省儿童医院。“院子里、大厅里,到处都是临时搭建的帐篷,给孩子做B超筛查。专家组莅临现场后,筛选出了30多个诊断明确的结石宝宝,请求会诊治疗。”李建兴介绍说。
其中一位是7个月大的男婴,症状是间断血尿并伴有低热。孩子的家长说,他已经日夜哭闹了3个多月,医院确诊为肾输尿管结石,且大小超过1厘米。对如此小的孩子来说,极易造成肾脏不可逆转的损害,进而危及生命。
李建兴当机立断,决定采用超声定位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方案虽然敲定,但问题接踵而至——患儿只有7个月大,肾脏只有鸡蛋大小,为这么小的患儿去除结石,在国内外都很罕见。最关键的难点,是能否在有限的麻醉时间内快速建立通道。为尽可能降低手术的风险,李建兴提出必须要有专业的配合团队,和适合婴幼儿的手术器械。
辗转找到手术器械后,李建兴不负众望,仅用3分钟便建好了通道。手术历经半个小时,藏在孩子多个肾盏内的结石被全部打碎取出。那段时间,李建兴辗转各地,抢救了100多例病情严重的3岁以下“结石宝宝”。但李建兴印象更深刻的是,国产辅助器具的不足,医生许多时候只能使用昂贵的进口器械,碰上缺货,连手术都没法做。这样的现实,让他明白“只有理念创新和设备提升,才能真正游刃有余”。
众多患者中,李建兴还清晰地记得一位严重脊柱畸形的老年女性患者。10多年前,这名患者第一次找到李建兴,她仅有的一个肾上长满了结石。严重的脊柱畸形,外加孤立肾结石,加大了手术风险。李建兴精心给她做了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手术,患者之后顺利康复,满意出院。
10年后,这位老患者又找到了李建兴。这次病情更加复杂,手术又有了新的挑战。原来,结石复发前两年,老人发生了髋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加之严重的脊柱畸形,她的生活起居被迫常年采取坐位。因而手术不能采取常规俯卧位或仰卧位,只能在这种强迫坐位下进行。这场复杂的手术视频,被直播到欧洲腔镜技术大会现场,李建兴“神之手”的国际美誉也由此而来。
李建兴教授的家乡是泉城济南。1987年他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从医,并开始探索泌尿系微创治疗技术。
20世纪90年代的泌尿外科手术多以开放手术为主,微创技术仅仅处于初始探索阶段。但考虑到患者的创伤,李建兴坚信“微创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他先是把目标定在了结石微创治疗技术上。传统的经皮肾镜取石手术穿刺定位主要通过X射线实现,当时李建兴所在科室引进了一台射线与超声双定位的体外碎石机。工作中,他便产生了一个想法:能否以无辐射且更加精确的B超代替射线呢?
“值夜班的时候,我带着病人到碎石机室,拿着B超医生书写的报告,熟悉B超检查的图像。”很快,李建兴就成为了一名会做B超的泌尿外科医生。后经反复尝试,他成功将B超定位技术应用到经皮肾镜手术中。在实践基础上,又率先提出“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即通过B超定位,进行精准穿刺后,第一步扩张建微通道,确认或调整后,再进一步扩张建立标准通道,实现碎石取石。“两步法”避免了盲目大口径扩张造成的肾实质损伤,因为微创与高效,逐渐成为全行业的技术规范。
如今,国内开展经皮肾镜手术的医院中,90%以上都在采用李建兴推广的超声定位技术。而李建兴带领下的泌尿外科,也朝着国内领先的泌尿系疾病综合性微创治療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
2004年,李建兴以人才引进方式被调到北京工作,开始了他的人生新阶段。“要以尽可能小的创伤,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个技术创新的原则从来没变。在他看来,医生千万不能秀技术。“拿泌尿外科医生来说吧,你可以一次建10个通道,然后顺利完成结石手术。即便最后患者安好,结石问题也解决了,但肾脏可能受到严重损害,甚至萎缩。这不能说明你技术过硬。让患者少受损伤,以尽可能少的通道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才是真技术。”李建兴说。
医学有局限性,医生并非万能,医生能做的,就是把患者放在心里,把技术一步步往前推进,把伤害一点点减少和避免。
李建兴教授说:“不能光说我们帮了患者,患者才是真的帮了我们。”他说自己一路遇到的问题,从射线定位可能伤及邻近组织,到传统手术婴幼儿结石手术需要多次麻醉,再到复杂结石手术需要建立多个通道,“都是患者切身经历的苦楚,鞭策着我们医生去努力探索。结果,新的发现最终成就了我们。”
所以面对患者,李建兴教授总是充满耐心。说起患者,他语调温和,对患者充满了尊重。
为了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这项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清华长庚医院开业5年来,李建兴的“手把手”培训班也已举办50余期。“这是一场完美的手术!”“原来结石手术还可以这样做!”“看你的手术,就像在欣赏艺术一样,是一种享受。”国内外同行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但李建兴前行的脚步依然坚定而踏实。“从传统开放到微创手术,从刀到针,甚至终有一天外科医生不用刀、针,就能帮患者把问题解决,这就是我的希冀。”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一位医生的初心,坚如磐石。
李建兴,北京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组长,中国尿石联盟副主席,国际尿石联盟副主席,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秘书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任中国《鹿角形结石诊疗指南》副主编、《吴阶平泌尿外科》输尿管疾病副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