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堂
有人說猝死面前,人人都是均等的,但医生并不这样认为。尽管每个人都存在猝死可能,比如手术麻醉、中毒、溺水、电击等各种意外所导致的猝死,但不可否认多数猝死都是有原因、有诱因甚至有预兆的。所以猝死是可以预测和避免的。每个群体、个人发生猝死的风险存在极大差异。
猝死(sudden death)就是各种原因引发了急性症状导致患者出现1小时内的死亡。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的结果,心脏骤停包括心室颤动(室颤)、无脉室速和心室停搏。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我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高达约54.4万/年,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心脏骤停,如果救不回来那就是心脏性猝死!
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于院外,生还率很低,欧美国家大约在5%~8%,中国可能不超过3%,也有报道认为小于1%。
猝死占总死亡的15%~20%,猝死中大多数是心脏性猝死,占比75%,其余25%由脑血管病、哮喘或者突然出现窒息等原因引起。
心脏性猝死原因包括:1.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2.心脏电活动异常或者离子通道病,包括预激综合征、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非心脏性猝死原因包括:肺栓塞、脑卒中、大血管病变(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马凡氏综合征)、手术及麻醉意外、药物过量、过敏、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血钾和高血钾)、哮喘、窒息、出血、中毒、溺水、电击等。
另外,很多诱发猝死的因素与生活方式或者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系。精神上或者身体上的高度应激也是诱发猝死的重要诱因。在生活方式方面,10年的吸烟史可使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2倍~3倍。体重增加也可增加心脏性猝死风险。过度剧烈活动和不活动都会使猝死的风险增加。
猝死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例如猝死的家族史,反复晕倒和意识丧失病史,心电图异常,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肌病病史,心衰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可疑心肌炎,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患冠心病,尤其是出现了不稳定性心绞痛。
由于传媒的发达,某某明星或者名人猝死的消息很快刷屏,有关医生猝死的消息也不断见于媒体,或者拍到某某出租司机发生猝死。
但猝死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个人是否存在病因和相关诱因,并无鲜明的职业特征。
高压力人群不但身体和心理压力大,还同时存在吸烟、喝酒、加班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忽视健康和运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群,治疗时往往依从性较差。这些都会增加猝死的发生概率。
心脏性猝死的发病年龄第一个峰值为0~6个月,死因多为先天性心脏病和溺水、窒息等意外有关;第二个峰值年龄是45岁~75岁,也就是说,心脏性猝死更青睐于中老年人群,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发有关。<30岁人群的猝死发病率为1/10万,而>30岁的人群为1/1000,相差100倍。在年轻和中年人群中,男性猝死发生率是女性的4倍~7倍。
这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病增加有关,另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脏性猝死中具有重要作用:
1.每天上午6时~12时,室颤导致的猝死发生率较高。晨起心室不应期缩短,室速高发,除颤抢救不易成功。
2.每月第一周的周六到周一猝死发生率高。
3.每年冬季猝死发生率高,12月~次年2月的死亡率是预计的111%,而其他月份为预计的96.5%。冬季室速发生率高,可能与日照缺乏有关。
有研究显示,猝死前1个月,大约50%的患者存在先兆症状。如活动后胸痛、气短,发作性心慌、头晕,尤其伴黑朦或者反复晕倒,有感冒样症状等。
冠心病患者,如果心绞痛加重,离心肌梗死或者心脏性猝死就不远了。
多数可以预防,例如以下这些情况:
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时住院和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
2.心肌梗死及早进行再灌注治疗,包括PCI、溶栓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
3.积极预防和治疗心衰。有适应证的心肌病或者心力衰竭患者,可安装植入式复律除颤器(ICD)或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
4.积极治疗离子通道异常导致的心肌疾病,如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5.对预激综合征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
6.积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和一些结构性心脏病,如主动脉瓣狭窄、马凡氏综合征等。
7.对有猝死风险的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指导,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8.避免导致猝死的应激性因素,如不适当的运动、剧烈的精神和情绪应激等。
9.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压、低血钾和酸中毒等紊乱。
(编辑 栾兆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