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4-07 17:50龙丹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龙丹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管理水平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产的使用率。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加之行政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的不断增加,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需求就逐渐显现出来。在固定资产日常使用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也是出现了一些漏洞,本文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固定资产  资产管理

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完善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时代需要,也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行政单位要履行政府职责,事业单位要履行管理职责,部分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还需要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还要保证国有固定资产不流失,不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是政府履行职务职能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见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只有使用权与管理权。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组织,其使用的国有固定资产具有无偿性和非营利性的特征。目前我国行政机关,教科文卫以及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团体是主要的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固定资产时,要秉著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服务,不能将固定资产占为单位私有。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购置环节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财政拨款一般分为一般拨款和专用拨款,一般拨款用于整个单位的运作,如员工工资,一般支出,专用拨款一般为项目拨款。由于部分部门在资产购置申请中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也就出现了在申请过程中超需申请的情况。财政拨款环节也存在问题,对于下级行政部门提出的购买申请,未能进行实地盘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不能作出合理的评估,只是将下级单位提出的需求做一个简单的汇总,缺乏事实证据。导致很多可以使用的固定资产被闲置,甚至低价处置,造成国家经济利益的损失,也浪费了资源。对资产采购环节把关也不够严格,由于利益驱动,很多采购不能通过公平的竞标方式采购,哪怕采用竞标方式,也会因为利益驱动,内定供应商,以质次价高的方式谋取私利。在资产的验收环节,由于工作人员的不熟悉和不仔细,对固定资产未进行严格的现场比对,只根据收货单简单的进行清点,由此造成购置计划资产与实际需要不符。

(二)国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单位运营的基本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固定资产使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手段,以确保国有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国有固定资产的服务性、无偿性的特点。长期以来,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态度就是“重争取,轻管理”,资产争取来了,但是不合理的利用,就容易造成资产的浪费。目前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效率,政府将委派专家进行绩效审计,然而并不能根治该问题。由于专用资产多,效率评价手段单一,无法对资产利用效率进行有效评估。另外,管理人员对于资产的管理意识薄弱,又未能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使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无维护,无维修的状态中,降低了资产的使用率,加大了财政负担。

(三)固定资产在处置环节中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置过程中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并出台完善的政府会计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缺乏完善的评估标准和制度。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偏差度较高,不能为清理、转让固定资产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二是随着财政部颁布《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对于国有固定资产管理逐步加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延续着以前的处理方式,对转让、报废固定资产的规范性及合规性,执行不到位。以上两点,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环节中存在风险。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及审批程序

在国有固定资产的配置中建立一套科学的配置标准和审批程序,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国有固定资产浪费现象的发生。在实际操作环节,资产审批环节需要严格把关,各个部门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先内部做评估,把实际需求在以书面的形式报告上级部门,并经上级部门签字后,再汇总提交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在收到相关单位的申请时,要定期对申请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核实,严格控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验收环节,单位内部要派出专人进行清点,核实事物与购置申请表的一致,核对无误后签字并提交部门领导。

(二)加强资产管理,提高使用率

固定资产管理松懈主要原因在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不重视,基于这种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建立资产考核及日常监督管理制度,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从源头上加强资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购置、入账、维护、处置等环节。加强单位员工对固定资产日常保管的意识,将固定资产作为自己的财产去使用,去管理。还要建立资产盘点制度,保管部门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并协助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发现有毁损、盘盈、盘亏、报废等情况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避免账实不符的情况出现。

(二)规范处置程序

固定资产的处置过程是最容易出现舞弊的环节,对于减少的固定资产要认真盘查,对于确实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应该报告相关部门领导,并委托第三方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再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资产的处置,这样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使用部门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提出处置申请,填写 《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分管负责人对 《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的真实性、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同时会同单位内外专家,对重大专业固定资产对是否保障无法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作用形成专业意见,对是否报废或处置形成处置意见。对于处置后的资金,在扣除缴纳的税费后,将剩余收入及时、足额的纳入非税收入专户管理。伴随着财政部不断加强清产核资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以此为契机,修炼内功,将管理规定深入落实,加强固定资产清理,明确管理责任,狠抓奖惩机制,为发挥其职能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尚还存在许多不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建设一个节约型、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更高,这样也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是长期的,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一项需要长期维持的重要任务,尽量转化思想,将单位的固定资产作为自己的财产来保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把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产的浪费,给行政事业单位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5,(17):63-64.

[2]程中月.浅议我国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财经界,2017(12).

[3]赵洁莹.浅谈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8(08).

[4]张霞,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经贸实践.2018(10).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