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锋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职数学教学中,也在积极尝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本文首先对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予以分析,进而得出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数学教师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要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利用信息工具,优化教学。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改善,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到调整和升级,更好地理解数学,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一、当前中职数学教学
(一)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偏科现象严重
由于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不是一门容易学习和理解的课程。很多学生提起数学就头疼,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加之中职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稍差一些,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就相对较为薄弱。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明显的偏科倾向,喜欢学习一些相对容易的课程,如语文课程以及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这样的严重偏科现象,必然使中职数学教学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教学过于机械枯燥,并未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不少中职数学课堂的氛围缺乏生机,显得非常机械和枯燥。数学教师通常是在黑板上用板书呈现各种公式定理,以及一些几何图形。虽然有的教师也会使用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但应用过程中也只是依照课本内容设计课件,并无新意,其实从本质上说就是课本知识的再利用,并没有在课堂上发挥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作用。
这样的教学下,整节课的氛围依旧是死气沉沉,没有吸引学生。这样的课堂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学校与教师忽视数学教学
如今许多中职院校,将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上,对于一些文化课程并不是很重视。这就使得中职数学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数学。此外,教师也在教学中比较重视专业课程,对数学等一些文化课程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甚至会觉得中职学生毕业后马上要面临工作,数学的应用并不多[1]。在校期间,数学课的学习无关紧要,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就够用了。
中职学校只有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专业,数学教师比较专业,比如像会计、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等专业,其余专业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是走走形式,并没有认真进行教学,不会去过多关注学生掌握情况,上完自己的课就行。这样的状况下,中职数学教学的质量堪忧。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方法
(一)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中职数学中,会涉及很多形象的内容,比如像立体几何、函数图像以及统计图。教师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板书进行教学,不仅费事费力,而且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图像的理解,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并将其与中职数学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学效果会有显著提升[2]。
例如,教师在讲“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可以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使用Microsoft Math这一教育软件,解决正弦函數问题。通过软件上绘制函数图像的演示,能够向学生呈现一个动态的函数图像形成过程。此时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函数图像的重复规律或特征。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对于正弦函数的理解会深刻,这样的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枯燥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重难点
中职数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一些重点和难点。这些重难点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优化教学形式,而且能将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清晰地呈现并有效地化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教师的数学教学都不再头疼。
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经过信息化的加工处理,就能清晰、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函数的奇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动画片,先让学生感受和复习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样的展示和回顾为函数奇偶性学习做好了铺垫。展示非常直观和生动,也比较符合学生对图像的印象。另外,在“立体几何”讲解中,教师可以用可见展示三维空间,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够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整合,尤为重要。广大中职数学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化解教学的重难点。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整合方法,这样才能使中职数学教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峰. 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26):130.
[2] 张亚男. 信息技术与中职技术学校数学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认识[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