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星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于初中物理教师的角度,本文提出了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具体教学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运用具体知识的能力、知识理解的能力,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学校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初中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因为特殊的课程性质,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选择恰当的授课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堂所授内容的实际运用性,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相应的准备。笔者认为,教师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相较于物理理论知识,学生对实验内容更加感兴趣,它可操作性强,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声音的特性”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置恰当的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本节内容。在授课前,教师可先找来七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在每一个玻璃瓶里面装上不同高度的水,然后用一根木筷用相同的力度分别敲击玻璃瓶,让学生聆听每一只玻璃瓶发出的声音,判断它们是否相同。答案肯定是不相同,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思考:“发出不同声音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所说的不同,具体是怎样的不同,是响度还是音调?”由此一来,教师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了,使物理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便于教师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联系实际生活,增强知识运用
物理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适当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
如在教学“浮力”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为什么运动员在跳水馆进行高台跳水时,不会触及池底,危及生命?为什么人在水中游泳时不会沉入水底?”从而让学生带着思考学习本节内容。通过学习后,学生能了解上述现象是因为浮力,所以运动员在进行高台跳水时不会一下子触及池底,而能够在水中“飘”起来,从而不危及生命。通过这样一个将课本知识与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环节,学生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方法,加深知识理解
探究式理念教学分为四个部分,即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猜想和假设、进行论证并得出论证。物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实行探究式教学。
如在教学“电生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奥斯特实验,进行探究式教学。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即教师将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的旁边时,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第二步是猜想与假设,即猜想通电导体可能会产生磁场,使得小磁针发生偏移。第三步是验证猜想和假设,实验表现如下:当小磁针放在不通电的导体旁,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而只有所在磁场发生变化时,小磁针才会发生偏转。第四步是进行论证并得出结论,即通电导体会产生一个小型磁场,使得其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至此,探究式学习步骤全部结束。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内在原理,充分掌握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學效率。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首先,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将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最后,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清忠.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探究式理念的整合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
[2]李敬.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学周刊,2014,(5).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