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郑皆佳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作為一门以培育人,教育人为目的的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充分重视。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新青年。本文结合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核心素养
一、背景分析
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最热点的话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初中《思想品德》课本改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做出的回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对学生的评价逐渐由学习成绩变成了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的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也是促使我国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承担着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职责。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教师确定教学目标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全面强调以生活逻辑和情景为出发点,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每课的知识呈现往往是碎片化并不具有连贯性,对学生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很多,这也对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扎实备课,要将每单元知识系统化、整体化,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教师对每单元知识点的处理上须深入浅出。所谓深入,指教师不仅要能准确把握课本内容的主干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准确领会教材文本背后的思想和意图。其次就是要浅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我们就会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每单元知识都可以定义为三个方面的问题来思考:第一,呈现的是什么,比如概念、定义、表现形式和特点等;第二,呈现的是为什么,比如目的、影响、重要性、必要性、原因和作用等;第三,呈现的是我们怎样做,比如建议、具体措施、国家大政方针、战略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逐次递进为学生搭建了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把分散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结构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笔者认为这就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最普遍适用的学习方法,把握住这一思维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形成辩证思维
以人类共同关心和面临的重大社会热点话题为背景素材,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凸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效性和时代感,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时政热点的解读能力。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时,我们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展示异彩纷呈的生物生命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生命体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感悟自然界中不同生命体的存在意义,体会每个生命体的精彩之处。在寓教于乐的视频观看中,自觉地生成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三)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建构课本知识框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在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中,最关键的是思维能力的迁移,因此教师务必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养成:一是通过辩论培养思维能力。通过正反双方就某一现象进行辩论,阐明自己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揭露对方的错误和不足,最后达成认识上的共识。比如,在教“交友的智慧”这课时,我们以辩论会的形式来设计“男女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通过辩论既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又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二是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思维能力。探究与交流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个人探究与合作交流,就可以实现能力迁移。
(四)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要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教师通过对历史现象和现在社会问题的解读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中的某些不良现象。比如,在教授“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厉害了我的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视频记录片有理有据,帮助学生了解事实,相信事实,发自内心地获得政治认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在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现象进行探索和创新优化教学,在实践中践行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