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0-04-07 03:52陈晓磊
职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陈晓磊

摘 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跨界融合的一种办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直接经验,加深对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体会。高职思政教育是学生技能学习以及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从产教融合的高职建设背景出发,结合高职思政理论课建设现状,分析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为提升高职思政教学效率提供帮助。

关键词:产教融合 高职实践教学 思政理论课 校企合作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高职教育在新时代推进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在教学内容方面更是偏向于理论,过于抽象。这也进一步加大了高职思政教育的难度。推进高职思政理论课的产教融合,是当前提升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但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技能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所以理论课的学习也应该加强其实践性。一切理论知识都是来自于实践,因此更需要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的内涵,在应用中体会理论知识的价值和精神。高职思政理论课在高职教学体系中被当做公共基础课进行讲授,相对于技能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其受重视程度不足,在日常学习中更是被视为“随便背背就能考过”的课程。这就导致高职思政理论课在高职教育中难以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

2.重要性

推进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在产教融合下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还能够提高高职学生整体素质,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为其招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处事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也能够有效抵御诱惑,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传统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这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都相对比较抽象,缺乏与当代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也就会给高职学生一种强烈的距离感,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各个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教学内容的学习也过度依赖背诵;教学内容过于偏向理论性,缺乏有效的实践支撑,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因为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其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大大降低了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率。

2.教学方式过于死板,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当前依然是采用多媒体展示PPT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PPT的内容都是课本内容的复制,PPT的模板也比较死板且缺乏吸引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当前很多移动电子产品的出现和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手机的使用,导致很多高职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症”,在思政理论课上只顾低头玩手机,不愿意回应教师的提问等。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以及手机的广泛使用,导致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率极低,难以对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产生有效影响和积极引导作用。

3.教学手段单一,知识难以被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传统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单一,只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没有产生良好的师生反馈模式或者是师生互动模式。这严重影响了高职思政理论课的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高职思政理论课在教学中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以及其他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高职思政理论课的知识难以被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难以起到指导学生生活的积极作用。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途径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或许可以一辈子不从事专门的政治工作,但是,一个人永远不能没有政治头脑。”思政教育是每个人都需要接受的教育,尤其是对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具体实施途径有以下几个。

1.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思政知识,加强与现实生活内容的联系

传统教育模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已经无法适应和持续下去,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教学要加强专业产业建设,推进产业与教学的结合,形成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建设专门的高职思政理论课产业显然不现实,因为高职思政理论课是一项思想指导性课程,是渗透在专业学习的方方面面,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正确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学科。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思政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当中,并且实践来源必须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以此促进理论知识在专业实践中的渗透和影响,加强与学生现实生活内容的联系。高职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实践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避免采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提升思政理论知识教学实效性。

2.借助互联网手段等提升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产教融合的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所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是这一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环境比之前多了更多的干扰,尤其是互联网以及移动电子产品的干扰,极大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让教师做了无用功,大大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所以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灵活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推进校企合作,启动“双师”机制,提升思政知识实践利用效率

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使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和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不仅仅是针对于专业教学,同样适用于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思政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启动“双师”机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思政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法,学会如何利用思政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选择等。“双师”机制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企业导师机制在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能够使其掌握解决职场问题的方式,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以及团队合作方法,对于提升政治理论知识实践利用效率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小结

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作为纯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的,但是受高职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现实思政理论课教学环境以及产教融合发展要求的影响,构建实践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也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其运用思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最终归宿还是在实践层面。所以,针对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等问题,高职院校要依托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强产教融合建设,不断进行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创新,推进其与专业课程实践的融合,发挥其在实践中的精神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強理娴.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智库时代,2019(26).

[2]李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路径的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3]何静.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9(2).

(作者单位: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