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啸天
摘 要:新媒体的诞生,扩宽了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给口述历史的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作为口述历史的传播者应不断增强业务能力,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丰富口述历史的选题,加快数字化进程,我国大量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够有效记录和传播,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回忆。
关键词:口述历史;历史;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3-0060-03
一、口述历史的传播路径变迁
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的革新,口述历史的传播路径也在不断变化。美国口述史家唐纳德·里奇列举了口述历史的多种传播形式,包括书本、录音带、有声图书、电影、有关培训的录影和书记、博物馆和多媒体展览、文化保护和遗产规划、有声巡展、广播节目、为老人和小孩提供的教育材料、舞台作品、舞蹈、网站、法律文件等 [1]。
自20世纪80年代口述史被引入国内后,保尔·汤普逊的《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与世界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等重要的学术著作先后出版,纸质图书成为口述历史传播的主要途径,给我国的口述史研究贡献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0世纪90年代,电视机进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电视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过去一些抽象枯燥的历史影像资料等能够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满足受众的视觉体验。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文化历史意义的题材开始被电视人所看重,成为电视内容生产的一个重要来源,相继诞生了如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大家》《电影传奇》《口述历史》等节目,借助独特的叙述视角、情感化的艺术表达、真实的影像素材等多媒体手段,丰富了口述历史的呈现形式,赢得广大受众喜爱。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去中心化、数字化、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视频点播平台等的诞生更是丰富了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口述历史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如搜狐视频所购买的崔永元主创的《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爱奇艺出品的《晓松奇谈》等节目,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生动的剪辑手法将口述史料形象地展现在用户面前,收获了年轻用户的好评。
二、数字化与多元化:前进中的口述历史传播
(一)从专家学者到普罗大众:人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
以往口述历史的传播者主要是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传播主体呈现集中化、精英化趋势,普通受众难以直接参与口述历史资料的采集和发布。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门槛不断降低,传播主体也在不断泛化。正如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所言,人人都是没有执照的电视台,都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一些口述历史爱好者以及普通人能够有机会参与口述历史的史料搜集和传播,甚至可以利用博客、论坛等平台上传并发布自己创作的口述历史作品。“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族群和妇女都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 [2]。如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发起、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以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等其他社会机构联合举办的“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鼓励和支持了许多大学生和年轻人参与口述历史搜集和记录的过程,利用新媒体、影像等记录和保留身边的历史。
(二)从单一线性到多元共享:传播渠道在扩张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智能终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播形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要的信息。在此背景下,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也在不断扩张,从以往单一的传统媒体渠道转变为多元共享的平台化传播。如互联网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开辟了歷史专栏,并上架了诸如《张学良口述历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等音频节目,凭借其时长短、移动化、伴随性的优势适应了人们不同场景的需求,丰富了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和场景。
(三)从传统文本到数字转型:口述历史资料数字化
长期以来,口述历史的学术著作、成果等都以书本、广播电视等形式保存和呈现,但受纸质材料易丢失、广播电视节目稍纵即逝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得不到有效保存。随着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和发展,口述历史资料的管理、索引、检索、转录、访问、保存等变得高效和便利。依托数字化技术,能够储存口述历史、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料以及关于它们的元数据信息,大大提高了口述历史资料的访问率和易得性,保证了口述历史资料的完整性、价值性和永久储存。
(四)从小众文化到大众围观:内容选题的多样化
在传统时代,由于口述历史在当代中国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受众群体往往主要集中在社会精英、学者、口述历史爱好者中,出版商、内容制作商等出于成本和收视率的考虑,往往不会将太多精力放在市场份额相对较少的小众产品中,导致传统的口述历史作品存在内容形式单一、选题集中等问题。
新媒体的产生为大量小众的口述历史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根据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内容生产的成本不断降低,以往被市场所忽略的小众产品能够在互联网上得到“重生”,内容的个性化凸显出来。许多边缘化、小众的口述历史议题得以在互联网呈现,传播内容逐渐丰富多样化,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也日益凸显。如乡村口述史,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趋于落寞,新媒体的介入则使得更多的乡村学者、村民等能够利用互联网将边缘的村落文化与世界联系起来,记录和展现趋于消逝的村落文化,挖掘被遗忘村落的集体记忆。
三、专业性与娱乐化之争:困境中的口述历史(一)传播者泛化,专业性降低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不断泛化,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由于个体在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存在差异,传播门槛的降低又使得口述历史在内容创作和生产中面临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正如学者王宇英所言,“口述历史”是一份要求很高的工作,记录者不仅要熟悉口述历史的同行规则,还需要具备丰厚的历史知识素养和文学修养[3]。因此,传播者的泛化往往会导致传播者的专业性降低,影响口述历史作品的质量。
(二)受众需求娱乐化,口述历史严肃性消解
当前娱乐至死的时代,受众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娱乐化倾向,而口述历史的研究往往存在一种严肃性的特征,因此口述历史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娱乐性和严肃性之间的矛盾。部分内容创作者为了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在史料搜集的过程中往往过度关注一些猎奇娱乐的内容,或在传播过程中利用标题党来吸引用户关注,使得口述历史沦为一种娱乐工具,其学术性和规范性在市场的冲击下不断消解。
(三)传播伦理问题仍需重视
首先,由于口述历史类纪录片、自制节目等耗费成本较大,微信公众号抄袭、视频盗播、学术著作电子版盗版泛滥等现象屡屡发生,使得传播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由此带来的版权问题不容忽视。其次,随着传播门槛的降低,“口述历史”往往会遭到误用和滥用。正如学者陈默所言,经常会有一些人把自述、自传、回忆录、访谈录等与口述历史著作混为一谈,很多作者为了追求名利和资源,随意将自己的作品标榜为“口述历史” [4]。最后,在口述历史史料的搜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传播者即采访者与受访者利益冲突的问题,在不经意间可能会给受访者带来二次伤害、隐私权侵犯等问题,如在对一些战争、自然灾害等事件的采访过程中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
四、走出困境,优化传播策略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传播者作为传播活动的开端,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好坏。口述历史的传播者即采访者作为整个口述过程中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必备的专业素养。一方面,需要不断培养采访者的业务能力,能够在特定的背景下选择特定有效的传播行为,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文学修养,有开放的历史观和视野,能够客观、批判地站在整个社会背景之下思考问题,冷静应对采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突发情况;另一方面,还应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牢固树立媒介专业主義,维护口述历史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避免其成为娱乐的产物。
(二)善用社交平台,实现立体化与多样化
正如施拉姆所提出的“媒介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传播媒介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受众的到达率。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除了利用传统出版、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作品传播外,还应该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设置议程,开发短视频、微纪录片等多种口述历史形式,进行立体化记录,不断提高口述历史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三)丰富口述历史选题,寓教于乐
口述历史的选题决定了传播内容的角度和吸引力。在口述历史的创作中,应注重口述内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将自己与整个社会结合起来,积极关注社会中被忽视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主动去接触和还原历史真相,更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挖掘其中的价值,不断丰富选题。同时也应积极关注受众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做到寓教于乐。
(四)加快数字化进程,完善用户体验
数字化的产生给口述历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口述历史的数字化使得原始资料如纸质文献、音像等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给口述历史的访问、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如美国肯塔基大学图书馆路易·纳恩口述历史中心发布的口述历史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口述历史资料的元数据同步,大大提升了口述历史用户的体验。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口述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有很多原始资料没有实现数字化,因此,加快口述历史资料的数字化进程迫在眉睫。
五、结 语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给口述历史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机遇,因此,作为口述历史的传播者应不断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不断丰富口述历史的选题,加快口述历史数字化进程,我国大量丰厚、濒临消逝的文化资源才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和传播,从而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回忆。
参考文献:
[1] (美)唐纳德·里奇著.牛津口述史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当代电影, 2011(3):96-103.
[3] 王宇英.口述史:为何与何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1(4):151-157.
[4] 陈默.口述历史:人类个体记忆库与传播学(二)[J].当代电影, 2015(6):84-91.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