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
摘 要:在对社会时空与世界交往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一些有关传播时空观的思想。本文基于马克思传播时空观,结合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探讨现代技术赋能背景下我国重大事件的传播图景。主要以2019年重大事件“两会”为例,分析媒体在其传播过程中对时间延续性、空间扩展性、时效突破性以及时空融合性等方面的全新探索;并据此提出在现代传播实践的反哺下,传播时空观将被赋予何种新的时代内涵,亦希望为学界及媒体对当代重大事件传播规律的把握提供一定新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时空观;重大事件;传播实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3-0001-03
时空问题是哲学史中经久不衰的研究命题。马克思对时空没有专门的论述,但在他的著作中,不难梳理出相当丰富的有关时空的思想。与旧唯物主义脱离人和实践探讨“自然时空”“绝对时空”不同,马克思立足人类社会实践来把握“社会时空”,认为“社会时空”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存在形式,由此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时空观,其中包含针对信息传播领域的传播时空观。这一经典思想对新闻传播的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传播时空观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对时空观的思考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日趋成熟的过程。早期的马克思主要从哲学与经济学层面表述其时空学说。他提到:“劳动是活的、塑造形象的火;是物的易逝性,物的暂时性,这种易逝性和暂时性表现为这些物通过活的时间而被赋予形式”[1]。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中,物质的普遍形式是商品,而商品恰恰是通过劳动塑造的。因而,马克思并非在抽象地、超历史地谈论时空,而是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来阐述其时空观。
在认识到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交往”“普遍交往”的趋势后,马克思开始谈及关于传播的时空观。他生活在大工业革命后期,当时铁路、内河轮船、远洋轮船和电报等技术先进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开始普及,交往时间得以缩短,交往效率得到提高,并帶来了广大的交往空间。1855年,马克思就彼时社会交往空间扩大的情形描述道:“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铁路和轮船已经把交往手段和交换的可能性扩大了一百倍”[2]。电报强大的时效性与超越空间的能力,引发了他对通讯革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而后马克思提出“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想。在讨论商品的流通费用时,他将时间与空间看作生产的要素,认为资本就其本性而言,力图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并就此论述道:“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流通空间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3]。这里的“消灭”并非不要空间,而是指资本将通过缩短时间来缓解空间上的某种障碍。这种“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新情况不仅表现在物质意义上,还表现在精神交往尤其是信息传播方面。在谈到新闻传播的时效问题时,马克思秉承经济学中的时间观念,认为信息流通的时间越短,其交换价值就越大,实现的传播效果也就越好。因此在其相关论述中,他多次强调信息传播的速度,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地传递信息、发表新闻。
整体而言,马克思关于传播时空观以“时间消灭空间”为中心,但并非一味地强调“抢时间”,同时也始终关照时间的社会历史性价值,以及空间维度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毕竟“缩短时间”是为了更有效地“扩大空间”。
二、时空观与技术赋能下重大事件的传播图景
马克思传播时空观的提出依赖于交往手段的进步,在信息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时空观对传播活动的指导也需在全新的技术赋能背景下加以理解。而最新重大事件的传播,则可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人类传播实践的全新图景,因而下文将主要着眼于2019年全国重大政治与媒介事件,即“两会”的传播进行深入探讨。
(一)时间延续:关照传播内容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人类社会每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微观表现,而社会发展又与时空问题密切相关。过去、现实与未来是社会历史时间的三要素,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过去决定现实,现实决定未来,反之未来对过去与现实亦有着重要影响。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把握社会发展需要融过去、现实、未来于一体。
媒体在报道传播一些重大事件时,往往会以事件现实为轴心,并结合其历史与未来进行历时性讲述,为受众提供全面的了解视角。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媒介手段的发展,这种趋势还将继续扩大。不仅重大事件的现实情况可被摄制成像,为人们提供视听体验,过去的影像与数据也得以保存并能随时提取,而未来展望亦可由多种智能手段加以展示。在传播“两会”内容时,媒体通常不局限于单一的会议内容报道,多以讲述历史、聚焦现实、关照未来为议程主线,全方位地呈现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例如,CCTV-7军事节目《军事报道》在报道“中国航天员紧张备战空间站建设任务”这则新闻时,便采访了一位特殊的人大代表——杨利伟。作为中国首次飞天的航天员,2003年,杨利伟因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而被大多国人所熟知;节目中,杨利伟介绍“今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之年”,并详述了空间站当前的建设情况;随后,杨利伟又提到“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从而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自然串联起来,昭示着空间站的建设将圆满成功以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光明发展。而基于各报道对这种时间延续性的注重,“两会”和媒体双方对时代性的体现、对规律性的把握以及对创造性的追求都被极大地反映出来。
(二)空间扩展:注重传播过程的国际视野
马克思的传播时空观是基于对世界交往的认识提出的,“扩大交往空间”更是其主要思想。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球村”的观点。如今,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下,全球信息环境日益形成,“地球村”愈加名副其实。而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使得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
因此,在报道国家重大事件的过程中,也应注重空间的扩展,即具有向国外受众进行正面传播的国际视野。2019年“两会”召开期间,不少媒体借助海外新媒体,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两会好声音”。人民网运营的《人民日报》海外新媒体平台,就紧扣国际传播视频化、社交化、移动化脉搏,融合视频访谈、网络调查、图文直播等传播手段,让海外受众零距离感受中国“两会”。其《人民日报》的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官方账号更在几天内推出近两百条“两会”英文推文,总浏览量逾700万次,互动量超过10万次[4],达到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三)“用时间消灭空间”:提供传播时效性的全新突破
在4G与此前的技术背景下,无论是传统的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上的新媒体,在对重大事件进行现场采写时,都极易受到Wi-Fi环境和数据信号的不稳定性影响,因网速有限而无法迅速传播内容,造成时间的浪费。随着5G技术和AI技术的引入,这一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
当前,5G技术已经通过试验并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而日渐成熟的AI技术更已在媒体领域广泛应用。这为传播过程中的“时间消灭空间”,即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带来了全新突破,“即摄即传”开始实现。重大事件是人们的关注重点,媒体对其发布时间的抢占就是对用户的占领。5G技术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应用,可以使重要的媒体内容,尤其是视频的传播不再受流量和带宽的限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同时,用户也将利用5G技术更快地获取重要信息。
在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到封面新闻等新兴媒体平台,都体现出对5G技术的重视,纷纷利用5G技术进行实时视频传输、直播、信息交互等。AI应用则不仅是智能的信息采集与新闻发布,更呈现出渗透整条传媒生产链的态势,有效提升了两会内容的传播时效性。例如,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台首次采用“5G+4K”对“两会”进行移动直播;封面新闻联合中国移动,打造出两会5G直播间,将5G低延时、高速率的传播特点运用于信息传输等生产环节;新华社推出的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兼具自动采集与生成、语音转换、自动分发、内容监测等完整的新闻生产功能[5]。这些都已成为媒体利用技术提高重大事件传播效率的典范。
(四)时空融合: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沉浸式体验效果
在马克思的阐述中,时间与空间具有相互转换的属性,如今的智能技术则为时空的融合与并行创造了条件。受客观条件限制,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很多人无法立刻关注或现场参与,而还原新闻现场一向是媒体和公众的追求,但以往受限于技术,受众接收的现场多少存在局限。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为媒体报道现场、打造现场提供了机遇。利用AR和VR技术,媒体可将身处其他空间与时间的受众带到事件正在发生的空间内,摆脱时空的限制,随时为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效果。人们有机会感受过去、现实与未来的并行空间,也可体验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并行场景。技术为传播赋能,也为时空融合赋能。
2019年“两会”期间,央视网将VR全景技术的应用贯穿于“两会”全程报道,集手绘图解、VR图集、VR视频、Vlog多样态形式为一体,为受众带来“两会”现场的沉浸式感知。新华社则推出了一款采用注意力捕捉技术的智能AR直播眼镜。用户佩戴眼镜后,使用眼神即可指揮摄像机,使摄像机捕捉到的现场视频与用户所见的画面完美结合。在未来的重大事件报道特别是会议报道中,更多人将有机会通过AR眼镜参加会议,犹如身处现场,从而真正达到将人们从彼时带入此时、从远处带到此处的效果。
三、 结 语
20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将世界迅速推进全球化的新时代,“时间消灭空间”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世界交往不再受地理空间之局限,交通更加快捷,信息实现即时传递。这一切都反映出马克思时空观的预见性,以及其对人们理解社会发展、开展重大传播活动的指导性。与此同时,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存在形式的社会时空,也会随着人们实践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急速运转的背景下,时空观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首先,马克思谈到的单位时间的价值有所增加,以往传播缓慢的信息可以即时出现在网络中;其次,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全面提高,传播的时效性将变得极具价值却又失去竞争力,“抢新闻”的意义不再重大;再次,单位时间的效率大增让人们的劳动时间愈加珍贵,自由时间愈加受到挤压,而生存压力的增加或将反激人们对网络自由时间和虚拟空间的沉迷。最后,世界交往体系真正形成,但不同空间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基于网络虚拟空间的社会群体事件,如网络暴力、网络舆论的力量将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更大冲击。以上种种传播时空观的新特点,又将为人类的社会及传播实践带来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5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3.
[4] 燕帅,宋心蕊.借助海外新媒体 传播两会好声音[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308/c120837-30965771.html.2019-03-08/2019-06-18.
[5] 郑积梅.智媒时代新技术应用模式及其传播效果分析——以2019年两会报道为例[J].出版广角,2019(9):70-72.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