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武”与复“武”:武乡县得名寻源

2020-04-07 03:44杨朝
寻根 2020年1期
关键词:上党河流

杨朝

武乡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涅县,西晋武帝泰始年间始析涅县置武乡县,此后县名经历了去“武”、复“武”的两反复,治所、辖境和区划等第也历经三次变化,直至唐神龙元年之后趋于稳定。

武乡县建置沿革

“中国方志丛书”收录有乾隆五十五年白鹤所修《武乡县志》,其卷一记载建置沿革如下:“秦上党郡地。汉始置涅氏县,属并州上党郡。东汉曰涅县。晋仍置涅县又置武乡县并隶上党郡。后赵置武乡郡。北魏乡郡,领县四:乡、阳城、铜、襄垣;太和十五年(491年)由涅城移治南亭川即今治。隋开皇三年(583年)郡废,以乡县隶上党郡。唐武德元年(618年),以襄垣、黎城、涉、铜、乡置韩州,并属焉;贞观十七年(643年)韩州废,以乡县属潞州上党郡;则天时复名武乡,神龙时去武字为乡县,寻仍名曰武乡。”《山西通志》《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差别不大。

自秦至中唐的900余年时间里,历史上的武乡县(郡)名在西晋以后经历了“武乡—乡—武乡”的多次反复,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县治由最初的榆社县社城镇在移治今武乡县故县乡一直延续至清末,政区等第也经历了“县级—统县—县级”的三次变化,辖境总的趋势是缩小,在中唐时期逐渐稳定下来。

“武乡”之名由来

按照地方志和地理总志的记载,武乡县名得名于西晋由涅县析置武乡县时,《晋书·地理志》“并州上党郡”条载:“上党郡,秦置。统县十,户一万三千。潞、屯留、壶关、长子、泫氏、高都、铜、涅、襄垣、武乡。”在西晋时期,武乡县作为地名出现在史料记载中。“武乡”之名始于西晋,其最初的得名缘由便自然与武则天无关。至于武乡最初之得名,当是“因水为名”,即因其境内有武乡水,遂将县名命名为“武乡”。

武乡县是西晋时由涅县析置,涅县即因其境内有涅水,以水为名。《汉书·地理志》“并州上党郡”条下载:“涅氏,涅水也。师古曰:‘涅水出焉,故以名县也。”那么在析置时采取相同的命名原则,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此外,清人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提及:“武乡水,晋因立武乡县。”据此可知,武乡县最初之得名,当是由于境内有武乡水流经,便以河流名来命名县名。

最早記载“武乡水”的史籍为郦道元《水经注》,其卷十《浊漳水》下载:“涅水又东南,武乡水会焉。水源出武山西南,经武乡县故城西,武乡水又东南注于涅水。涅水又东南流,注于漳水。”涅水即今之涅河,属浊漳北源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今武乡县西北部分水岭乡五里铺村护甲山,古称涅水或甲水,河水由西北流向东南,于今武乡县关河水库峡口注入浊漳北源干流,继续流向东南,于监漳镇接纳来自东北方向的洪水河后,继续东南流至襄垣县小山交村汇入浊漳河干流,至河北省涉县合漳村与清漳河汇合后称漳河。

《水经注·浊漳水》中有“武乡水”的记载,武乡水流经“武乡县故城西”。《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生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472年),卒于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而在郦道元出生之前的北魏太武帝延和二年(433年),武乡郡已去“武”改称乡郡;在《水经注》成书之前的太和十五年(491年),乡郡治所由今榆社社城镇迁往今武乡县故县乡,可见《水经注·浊漳水》记载中所提及的“武乡县故城西”指的当是西晋时期所析置的武乡县治所,即今榆社县西北的社城镇。社城镇位于今榆社县城北15公里处,太行山西麓、浊漳北源东岸。准其地望,武乡水即今之浊漳北源干流。值得提及的是,由于古人在记述时对于河流的支流和干流区分不清,《水经注·浊漳水》中出现的武乡水应相当于浊漳北源的源头至关河峡口段,涅水则相当于涅水源头至襄垣县小山交村段,浊漳水则相当于今浊漳南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长治市治下的武乡县和榆社县的很多乡镇,即晋武乡县、后赵武乡郡之地域内,存在着很多河流名和政区名一致的地名现象,这种特殊的地名现象又以河谷小流域地区居多,榆社县的云竹、兰峪、郝北各乡镇,武乡县的贾豁、洪水、大有、墨蹬等乡镇都有与乡镇名称一致的河流。可见在武乡县境内,有着河流名与政区名保持一致的历史传统,具体至乡镇而言,是政区名先出现,然后以政区名命名河流名,还是河流名先出现,以河流名命名政区名,尚有待考证。

两次“去武”和“复武”的原因

永嘉之乱后,周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出生于武乡县的羯族人石勒建立起后赵,疆域盛时占据了除河西走廊和辽东的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当时北方最为强大的国家。石勒效法汉高祖刘邦的故事,“令武乡耆旧赴襄国”,蠲免家乡三年赋税,并将武乡县升格为武乡郡,据《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前燕和前秦时仍然设有武乡郡,“领县三:武乡、沾、涅”。后燕时没有武乡相关记载,武乡郡当废于此时。《魏书·地形志》“并州乡郡”条记载:“乡郡,石勒分上党置武乡郡,后罢,延和二年置。”可知北魏控制上党盆地以后,于太武帝延和二年(433年)复置乡郡,但在此次复置时去掉了原郡名之中的“武”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北魏国家政策的转变。

太武帝拓跋焘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他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拓跋焘重视农耕经济的发展,力行劝课农桑、偃武修文。据《魏书·世祖纪》记载,神四年(431年)太武帝下诏:“顷逆命纵逸,方夏未宁,戎车屡驾,不遑休息。今二寇摧殄,士马无为,方将偃武修文,遵太平之化,理废职,举逸民,拔起幽穷,延登俊。”延和元年(432年)亦有诏:“修废官,举俊逸,蠲除烦苛,更定科制,务从轻约,除故革新,以正一统。”从诏令中可以看出太武帝的施政措施由重武轻文转向“偃武修文”。延和二年武乡郡去“武”改称乡郡时或出于这个原因,将郡县名中的“武”字去掉,以迎合中央重视文治的施政举措,此后县名沿袭至唐不变。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出于维护其统治、体现其政权合法性的帝王心境,在当时武周政权之内很多单个县名之前加了“武”字,延续260多年的乡县就在武周政权的大背景下复名武乡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退位,重新夺回神器的李唐宗室,将武则天时代被加“武”字的单字县名于此时去“武”,这是武乡县第二次去“武”更名乡县。但是很快又再度复“武”,仍名武乡县。究其原因,是当时政区名匹配河流名的需要。前已论及,武乡水得名约在东汉时期,北魏延和二年(433年),武乡郡作为政区名去“武”改乡郡,但“武乡”作为河流名称却没有改动,而是逐渐流传了下来。据《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的有关记载,武乡水至唐宋时仍名“武乡”。因此在唐朝神龙元年(705年),武乡县再度去“武”改称乡县,但“武乡”作为河流名称已经沿袭400余年,在乡县境内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之此后武则天的地位得到唐朝后续帝王的认可,乡县在不久之后便重新恢复武乡县的县名,沿用至今。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上党河流
上党非遗劳动教育资源的内涵、构成及开发价值
河流
河流的走向
妈妈的名字
上党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环境探析
河流
上党地区民间音乐调查报告
论宋初李筠之乱
当河流遇见海
党参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