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新探

2020-04-07 03:35申小敏
成才之路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适应能力高校辅导员

申小敏

摘 要: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还要帮助学生摆脱消极情绪,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文章通过分析探究“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的时代特征和使命,结合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关难题的创新解决策略,以促进“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3;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6-0008-02

一、“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的时代特征与使命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大思政”战略定位和教育格局的形成。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及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相关重要文件,更是丰富了“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内涵。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不仅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摆脱消极情绪,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与使命。

1.“大思政”視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具有政治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社会主义办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的最前线,肩负着政治领路者的重任。政治性是高校辅导员其他角色定位的首要且最重要原则,离开政治性,便失去了指路灯。

普遍意义下,心理咨询的目的是缓解和消除心理障碍,以帮助受助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不但要求达到以上要求,还应当在此基础上全力以赴地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勇担新时代责任,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具有矛盾性

心理咨询关注的是对象心理层面的诉求,以个人价值导向为目标,具有倾听、耐心、保密等特征。而高校辅导员最重要的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关注的是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社会价值导向为目标,具有教化、高效等特征。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希望能抛开个人主观判断,高度投入“倾听者”的角色,给予学生充分理解与关怀。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亦希望能通过强有力的思政教育,高效完成“教育者”的使命,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诉求也日益增多,它们之间的矛盾性愈显复杂。

3.“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具有广泛性

一是咨询对象的广泛性。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高校应当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 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难以配备足额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而辅导员经常与学生接触,比较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具有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师重要补充力量的优势。一般来说,高校辅导员少则带100名~200名学生,多则带200名~300名学生,甚至更多。

二是咨询内容的广泛性。学生从相对闭塞的高中环境过渡到开放性的大学环境,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今“00后”已成为大学新生主力军,他们恰逢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多元化的信息冲击着其价值观念,一些不良信息严重侵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的特殊性更是催化了压力和诱惑对其心理的消极影响。因此,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应当从价值观念、社会担当、时代责任等角度出发,去帮助大学生消除学业困惑、人际交往、情感误区、职业发展、人生规划等方面引起的不良情绪。

二、“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的应用策略与思考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的政治性、矛盾性和广泛性,给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工作带来了相关难题。为此,高校辅导员要做好以下应对策略。

1.求同存异,同者发力,异者澄清,促进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都是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材,两者可以在这一共同点中彼此吸纳精华,共同发力。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辅导员应主动摒弃传统的“灌溉式”说教方式,转换为“引导式”的激励教育、信念指导教育方式,采纳心理咨询的“倾听”技巧,理解和尊重学生;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保持敏感的政治嗅觉,适当运用“批判”精神,注重帮助学生分析价值形成和自我探索,发挥“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最大的区别为是否介入了思想道德干预,两者可以通过角色澄清来分离。角色澄清要求清楚了解不同角色的职责、权限和义务,避免造成角色界限模糊、角色行为和语言的混乱。角色澄清没有明显的界限,借鉴我国当前的“大是大非”问题原则,作为高校辅导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大是大非”界限来帮助学生澄清角色,主要体现在是否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否拥护党中央的决策,是否维护和平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否遵循法律法规,是否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只要没有在“心理咨询大是大非”问题上犯错误,高校辅导员就应该接纳多元化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推动其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并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态势。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对立统一规律,善于利用“同一性”的稳定维持局面,充分运用“斗争性”的活跃创造机遇,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最大程度地落实“大思政”的政治要求和心理咨询的心理诉求,为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合格人才。

2.创新形式,朋辈互助,网络咨询,多面补给

朋辈由于具有年龄相仿、关系亲密、容易产生共鸣等特点,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补充,运用好朋辈的力量可以使心理咨询工作事半功倍。首先,建立朋辈互助长效机制,授予相关人员心理咨询基本知识,通过朋辈日常相处落实咨询工作,将大学生的异常心理化解在萌芽之中。其次,朋辈互助与辅导员干预相结合,个别案例或特殊案例以辅导员干预为主,以朋辈力量为辅,合力解决大学生一般的异常心理问题。最后,指导朋辈团队开展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活动,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在课余文化活动中,稳固大学生心理健康基础。借助朋辈的力量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关键在于获取朋辈的信任,信任往往来源于朋辈自身的人际信任、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因素。

网络咨询是信息化时代心理咨询的产物,具备隐秘、便利等特点,大学生在不愿公开等特定情况下更容易接受此类型的咨询方式。目前大部分高校不具备完善的网络心理咨询系统,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可以立项自行开发相关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小型网络心理咨询系统,并设置学习园地、心理咨询、留言反馈等模块。另外,还可利用QQ的匿名聊天功能进行咨询活动。

综上所述,“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有全新的角色,工作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在“大思政”的引导下,积极拓展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站在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角度上思考和定位自身的角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雷秀雅,丁新华,田浩.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程美东.我们当前的大是大非是什么[J].人民论坛,2012(09).

[3]周春国,白仲琪,曹欢欢.大学生对辅导员信任影响因素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1).

[4]刘海军.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02).

猜你喜欢
大思政适应能力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