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爽
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山东 淄博 255020
在冠心病的长期影响之下,患者多会发生梗死后瘢痕组织遗留、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多项临床症状,其中尤以心律失常最为多发,给患者带来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者是心律不齐等临床表现,且对于部分冠心病患者来说,心律失常为其唯一临床表现,严重危及到了患者的健康安全,给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1]。冠心病心律失常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其中应用西医单一药物的临床疗效存在着局限性。本次研究主要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中心,重点分析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参照组有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5.84±4.21)岁;研究组有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5.23±4.57)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胺碘酮单药治疗,主要包括:选取药物为胺碘酮(生产厂商: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108),口服,每次100-2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个月,在治疗期间一旦发生异常反应立即停药。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在胺碘酮单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主要内容有:选取药物为稳心颗粒(生产厂商: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26),口服,每次9g,每天3次,连续治疗1个月,在治疗期间一旦发生异常反应立即停药。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各项实验室结果正常且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心电图等各项实验室结果有明显好转且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发作频率有所降低为有效,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未发生改变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评估两种患者安全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呕吐、恶心、 咳嗽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应用χ2检验,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当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时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安全性 研究组发生呕吐、恶心、 咳嗽等的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参照组发生呕吐、恶心、 咳嗽等的患者有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且两组对比结果无差异明显(χ2=0.556,P=0.456)。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上的多发群体为老年人,多表现为三种形式:其一为窦性心律失常,窦房结冲动频率的正常频率为60-100次/分,当冲动频率<60次/分时为窦性心动过缓,当冲动频率>100次/分时为窦性心动过速;其二为冲动起源异常,又被称之为异位性心律失常;其三为传导障碍,即心脏冲动传导的时间或者是顺序产生变化。
药物治疗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式,其中胺碘酮是一种以轻度非竞争性为特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存在抗心律失常Ⅰ及Ⅳ类药物的特性,是现阶段西医在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稳心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休克力、增加心输出量等多种功效[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P>0.05)。说明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存在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要高于胺碘酮单药治疗,且安全性好,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