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艳,孟淑慧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广东 深圳 518035
务工人员没有当地户口,处于社会底层地位,工作繁重,收入微薄,但却是支撑深圳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因此遭受着巨大的生活心理压力。为使劳务工更好地投入到城市发展中去,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而女性则肩负着照顾家庭与外出工作的双重重担,所以对外来女性劳务工进行心理疏导具有重大的影响[1,2]。本研究探讨社区女性劳务工的心理特点及干预措施,先归纳如下。
1.1 对象 选择2015年1月起至今在福田区慢性病院辖区社康外来女性劳务工中随机选取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年龄范围为18岁-58岁,平均年龄(28.24±6.52)岁,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者共57例(57.0%),高中及以上学历水平者43例(43.0%)。未婚或单身者35例(35.0%),结婚或离异者65例(65.0%)。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18岁-56岁,平均年龄(28.56±6.10)岁,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者共51例(51.0%),高中及以上学历水平者49例(49%)。未婚或单身者34例(34.0%),结婚或离异者66例(66.0%)。两组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外来女性劳务工未进行心理干预,实验组则接受以下心理干预:
1.2.1 改善工作氛围 建议企业领导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传、帮、带互助团结的工作氛围,实行轮岗作业,以及减少加班时间,令员工可以保持工作的新鲜度,以免长时间重复同样的工作而产生厌恶感,对于确实取得一定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巧妙运用"高帽"赞扬年轻员工,既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又激励了士气;掌握大原则、宽容小错误对于员工工作上偶然犯的小错误,管理人员尽量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先平和了解事情的经过,再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多些培训和督促,以防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经常了解员工的实际困难与需求,给予细微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再委婉地指出缺点,先扬后抑地启发他们扬长避短,帮助他们制定中长期职业规划,企业领导要关爱青年员工心理,针对员工的意见和怨言,因人而宜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1.2.2 团体心理辅导 提供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学到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生活[3]。团体心理辅导组织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支持的团体气氛,其中心理教育团体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进行团体活动或讨论,内容包括个人的、社交的、职业的、教育的方面,能预防个人的或人际的困扰问题,很适合生活圈子闭塞的90后劳务工。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主要在于以下三点:(1)改善认知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4];通过改变认知可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总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同样的情境,有些人认为是严重挫折,有些人则觉得无所谓,首先要意识到不合理认知是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常见的不合理认知有绝对化、以偏盖全、糟糕至极等,合理的观念是事物具有多面性、福祸相依,风雨过后是彩虹等。当一个人失望难过、感到某一件事情难于忍受时,稍微改变一下观念、克服不合理信念,尽量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不追求完美生活,重新对挫折和失败作出更为客观理性的认知,则可让压力和挫折变成我们更容易接受的现象。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句名言: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2)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良好的应对方式能改变个体的主观认知,提高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改善情绪等作用[5],因此可通过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90后劳务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接纳是个体人格完善的关键条件,针对心理防御不够成熟和消极应对倾向明显的群体通过团体活动启发他们悦纳自己和他人,提高客观评价水平,引导他们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改善人际关系,遇事冷静思考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向亲朋好友寻求建议、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想法;把自己不容易实现的欲望进行改变,积累知识和经验,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做生活的强者。(3)提高调节情绪的能力: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情绪,包括兴趣、感恩、自豪、热爱和满足感等,这些正性情绪能促使个体积极地思考诸多行动的可能性,拓展个体的注意、认知和行动范围,激发探索新方法、新策略的动机[6]。而消极情绪,例如愤怒、焦虑、恐惧逃避,忧愁等,都会在我们的生理机能里引发混乱,导致吃不香、睡不着、工作失误、人际关系破坏,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对各种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失败带来的消极的情绪反应才要重视。因此,人们不应过多关注失败本身,而是要更加关注如何处理失败带来的消极情绪。只要我们驾驭自己的内在状态,就不太容易被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所支配。相反,我们会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世界。针对年轻劳务工不善于调节情绪的特点,可先向他们讲解情绪的来源和自我觉察,讨论如何能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绪;指导他们学会几种简易的调节情绪的方法:①深呼吸克制愤怒、冲动的情绪;②体验和构建积极情绪:引导他们回忆愉快的事情、分享与快乐、满意、自豪、感恩等相关的事件,体验到美好的内心感受,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可以帮助个体发掘自身资源、增加心理弹性,从而消解了消极情绪,构建希望、热情和信心;③情志转移:鼓励劳务工多参加街道办在厂区开设的"快乐家园或职工之家"活动,如街舞社、吉他社或球队等,拓展兴趣爱好,可转移焦点,释放情绪,当学会了转移注意力就能留意到身边更美好的事物,心情随之开朗起来。
1.3 评价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社区女性劳务工心理状况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数据输入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t检验。
2.1 两组女性劳务工主观心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在心理干预前主观心理异常人数、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人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主观心理异常人数、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人数等方面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女性劳务工主观心理状况比较
2.2 两组女性劳务工的SCL-90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心理干预前后除精神病性障碍外,躯体化障碍、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惊恐、偏执、敌对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除精神病性障碍外其他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女性劳务工的SCL-90评分比较(Mean±SD)
大量外来劳务工背井离乡迁徙到经济发达地区,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却未能得到帮助疏解,往往缺乏正确的疏泄途径而造成大量不良社会现象:打架斗殴、酗酒生事、抑郁自杀等。而医疗机构通常只关注于患者的身体疾病,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卫生[7]。随着我国对民生关注的逐步增强,我们的观念已由过去传统的要求身体健康逐渐发展为要求身心健康的高标准。社区大量女性外来劳务工的心理健康尤其需要正确指导。主要原因有[8]:①女性天生性格柔弱而敏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②劳务工普遍学历不高,年龄较小,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常常不能冷静分析处理问题;③劳务工因地域不适而承受力底下,缺乏与人群的交流与沟通;④劳务工是社会弱势群体,缺乏法律意识下的自我保护能力,未能引起社会充分的关心;⑤劳务工几乎都未曾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在心理干预前主观心理异常人数、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人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主观心理异常人数、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人数等方面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心理干预前后除精神病性障碍外,躯体化障碍、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惊恐、偏执、敌对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除精神病性障碍外其他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社区女性劳务工心理干预的研究,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劳务工心理健康。政府应致力加强提高劳务工教育水平,进行积极向上的心理教育与保健[9],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构建出行之有效的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切实解决外来劳务人员的心理问题,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