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恒,王雪瑞,傅巧美,薛 梅,周利平,虞相敏,盛 俊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210008)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疫情发生后,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控与救治措施。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然而,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3~7 d的潜伏期,最长可达14 d,且潜伏期内仍有传染性,加之春运期间人员大批量流动,导致疫情防控在寻找传播链、明确潜伏期病人、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存在极大盲点与挑战。而器官移植受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其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受到抑制,病人免疫功能相对普通人群更为低下,因此,器官移植受者在此次疫情中属于高风险易感人群。而肝肝移植病人因长期用药与定期复查的需求在疫情时期直接受限,内外因素叠加致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为此,我科迅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肝移植病人居家护理方案的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居家护理,现总结如下。
在“不出门”的建议已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居家护理成为大多数病人当前的主要选择。对处于病情稳定期、即将办理出院回家休养的肝移植病人来说,由于疫情影响,病人在返程途中面临极大的被感染风险和相应防护知识的缺乏;对于已出院病人来说,部分病人所在地区实行交通管制,导致病人无法按期复诊和开药,或者出现不适症状时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由于肝移植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尤其在居家期间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因此,通过远程居家护理干预可引导病人树立对疫情的客观认识和防护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针对病人居家期间出现的不适症状提供建议。
2.1 成立居家护理服务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2名病区护理组长、4名责任护士、2名主管医生。护理组长由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正确评估病人病情、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护士担任。居家护理服务小组成员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居家护理服务小组成员一般资料
2.2 设计肝移植病人病情观察卡(见表2)
表2 肝移植病人病情观察卡
2.3 居家护理方案 ①迅速开展针对性的病情及疫情防控情况监测:每日监测相关症状、居住地及疫情接触情况、计划复诊时间、剩余免疫抑制剂药量维持时间、其他不适主诉;根据肝移植病人病情观察卡信息给予肝移植术后病人康复指导,协助解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无法按期复诊和药品不足的问题。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及健康指导: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最新指南及讲解。③团体心理疏导:开通心理咨询热线。采用云随访系统、随访微信群及电话干预多种途径相结合的策略实施居家护理方案。
2.3.1 迅速开展针对性的病情及疫情防控情况监测每日安排1名护士通过云随访组织病人填写病情观察卡,根据病人疾病状况和个体特点,由医生线上(必要时电话)回复病人疑问,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主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症状、流行病学史及肝移植术后病情。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症状与流行病学史监测:经病情观察卡筛选出有外出史或高危人群接触史者,重点指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隔离,每日早晚监测体温,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疑似症状时,立即上报其所在社区或街道,嘱病人正确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通过云随访系统收集病人自我观察资料,包括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皮肤及巩膜颜色等,并给予相应指导及帮助。对于肝移植术后血药浓度较稳定且未出现异常症状的病人,或已到复诊时间但无不适症状病人,为减少病毒感染风险,推荐其暂不复诊,建议维持原用药方案。对于近期肝移植术后血药浓度尚不稳定或虽未到复诊时间但已有明显不适症状的病人,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推荐病人可在就近医疗机构检查肝肾功能和血药浓度,将检查结果通过云随访系统线上反馈至小组成员,医生进行远程用药指导,指导病人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免疫抑制剂,注意饮食搭配,避免进食影响血药浓度的食物,如西柚等。对于交通管制造成购药困难的病人,由居家护理服务小组联系药房,根据病人居住地筛查其附近药房,协助病人解决用药需求。全程以尊重病人隐私为前提,循序渐进,科学、客观、准确地监测病人居家期间的病情变化。
2.3.2 及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指导 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是减轻恐惧心理的理论基础。居家护理小组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进展,并以病人便于理解的方式及时开展宣传教育。①借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防控经验[2-3],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佩戴(脱)口罩的方法、口罩紧缺的情况下无法实现一次性更换口罩的应对策略,避免经呼吸道吸入病毒。护士长对每日办理出院的病人进行面对面宣讲及示范,责任组长每日在微信群中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4名责任护士轮流对分管病人及家属进行检查并强化宣教效果。②做好手卫生,勤洗手,准备含75%乙醇的分装瓶,必要时进行消毒,避免通过手接触传播病毒。③由于目前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增多,不仅病人需要加强自我防护,也要确保密切接触者防护到位,自觉避免主动外出和与外界人员的被动接触。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干净,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至少30 min。⑤增强营养,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4]。⑥进行适当的有氧锻炼,如太极拳、快速搓手心、原地碎步跑、空手跳绳等,避免长时间居家引起的假性疲劳。此外,居家护理小组对权威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相关知识进行讨论与分工,安排专人分阶段讲解,并以问卷星形式落实宣教信息,确保每例病人和家属知晓疫情的进展,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病人、家属对疫情及防护知识的认知。
2.3.3 实施全方位、个体化的心理疏导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疑似病例不断增加,人们从起初的信息缺乏和不以为然逐渐发展为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应激理论认为,面对危险时感到的害怕、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均是正常反应,但是当危险长时间存在,机体警觉性和敏感性升高则易发生心理过敏反应,如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睡眠差、易怒等[5]。此时,健康的认知方式和应对是行之有效的调节因素。因此,居家护理小组针对肝移植病人进行全方位、个体化的心理疏导。①帮助病人梳理当前环境和接触情况,评价其是否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②正确认识疫情对身体和心理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及基本情况的了解,进行客观、合理的判断;③告知病人及家属要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不传谣,不听谣,以避免影响判断;④积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正确的应对方法的指导下严格按照防控措施进行防控;⑤保持乐观的情绪和适当的警觉性,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⑥注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鼓励病人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⑦创造释放和宣泄负性情绪的途经,对负性情绪较强烈的病人开展个体干预,建立正确认知,教会病人放松训练的方法,并通过微信开展远程团体活动,以帮助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相互支持鼓励。
通过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肝移植病人居家护理方案,居家护理小组累计开展6次会议,小组成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率达100%。2020年1月20日—2月3日反馈病情观察卡的病人共150例(1 950例次),发现不适主诉12例,其中体温异常3例,结合流行病学史及病人自我观察资料,建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不适主诉9例,继续居家休息6例,劝导复诊3例;34例病人剩余药品不足,通过就近药房及时满足用药需求。微信群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健康指导内容阅读率达95.68%,目前为止居家病人中尚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病人普遍情绪稳定。肝移植病人病情观察卡收集情况见表3。
表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肝移植病人居家情况统计(n=150)
研究表明,>58%的被调查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心理问题,且有强烈的心理干预需求[6]。因此,在将注意力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防护的同时,亦需重视特定病人的居家护理。我科根据肝移植病人特点进行早期、主动、全方位、个体化的居家护理干预,动态监测病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康复状况,为病人提供专业支持,避免感染,预防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干预方案和效果观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需进行持续研究、动态反馈和长期观察,以探究居家护理方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后续阶段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