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芳 缪陈萱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浙江杭州 310014)
学科融合(Fusion of subjects)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能够有效化解教学实际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1]。学科融合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2]。
一些化学实验由于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剧毒有害类化学药品、实验操作中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步骤、化学实验现象十分剧烈且具有严重的危险性、化学反应过程及现象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等因素,难以实践操作完成。
因此,笔者提出学科融合式“模拟化学”选修课的开发与研究,旨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虚拟化学研究,构建系统化教学内容。一是加深学生对化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二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有效化解化学部分疑难问题;三是培养学科融合式新型人才,拓宽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手段。
1.“模拟化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监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特色选修课。
2.“模拟化学”是以化学知识为教学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达到专业融合的效果。既体现出化学知识的专业性,又体现出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和学科融合的科学性。
1.“模拟化学”是一门既要学习化学专业知识,也要学会计算机专业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表现化学知识的特色选修课。
2. 在化学知识方面,“模拟化学”主要讲解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操作要点,易于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有效避免可能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身心伤害。
3.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模拟化学”主要讲解使用Flash、Photoshop、公式编辑器、高斯理论计算、ChemDraw和Camtasia Studio等应用软件的方法,并能熟练制作出化学实验及现象。
“模拟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专业知识(化学和计算机),选择化学实验的原因,教学指标和教材二维码,具体内容可见表1。
表1 “模拟化学”教材的内容及设置原因
续表
续表
“模拟化学”选取的化学实验具有三个特征:危险性、微观性、耗时性。融合的计算机技术既保持了化学实验的完整性,又规避了实验操作的危险性,也起到了从微观到宏观双效合一的作用,还缩短了实操时间。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取长补短”的作用。
“模拟化学”特色选修课中涉及的化学实验内容比较广,包括无机和环境监测实验,也包括光化学和仪器分析,还包括微观化学等。不同化学实验的原理、操作和现象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借助多种计算机应用软件媒介,进行模拟化学实验,尽显专业融合“形象生动”的特点。
以化学知识为着力点,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两个学科的融合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微观的问题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对计算机软件使用的强化记忆。
学生通过对化学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经实操演变成可视化作品,并逐渐优化形成微课资源库。随着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不断的深化,资源库表现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作品的专业性会不断地显现。微课资源库的使用不仅使特色选修课的学员受益,也使专业课学习的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