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

2020-04-07 01:15黄万强
图书馆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财经类馆员嵌入式

黄万强

(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03)

1 “双一流”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内涵

2015年10月,国家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该方案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要求逐步完成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创新优秀中华文化、推进成果造福社会等五项建设任务[1];要求一流大学实力和一流学科数量进入世界前列。作为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其价值提升的突破口在于高水平的协同嵌入式学科服务,创新是动力。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门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为基础形成的年轻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合作互融,其理论为探索图书馆学科服务未知领域提供有效手段,为揭示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复杂的人、组织、服务空间控制三大要素运行的客观规律,建立一个协调的学科服务系统,实现工作目标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双一流”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内涵是围绕学科服务创新主体为共同目标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一个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构成该图书馆系统的各子系统由于非线性互相作用不断产生系统效应,实现系统机构和功能的有序化协调。图书馆各类资源和要素有效聚合通过突破创新体的障碍,发挥创新体的积极性,释放图书馆学科人才、资源、信息技术等创新因素,实现深层次的嵌入合作,产生学科服务知识增值的成效[2]。知识生产者、使用者和产品用户的积极协同互动持续反馈促进创新系统不断发展,知识的协同合作模式有利于提升图书馆创新能力和图书馆生态服务系统的建设,即提升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健康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也是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科研单位、行业产业、地方政府协同、融合、互动构建的创新模式,其特点是协同者有目标、有动力,运用先进技术精心构建信息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的多方合作。嵌入式学科服务是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提升学科服务水平的要求和用户对深层次个性化需求的产物,目的是推动财经重点学科建设,重视本科教育和高端经济建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高校决策者提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多元化信息情报服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和能力,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终实现财经类高校“双一流”战略目标。

2 “双一流”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困难与问题

2.1 缺乏顶层设计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调查表明,大多数高校前沿交叉学科发展,研究出的成果转化率低,学科专业设计不合理[3],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需求。多数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对“双一流”战略解读不深,服务定位不清,目标过于抽象,与实际工作脱节。图书馆没有学科服务战略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顶层设计,学科服务制度没有纳入学校学科发展评估体系,聘用制度不合理,人员素质得不到保障,图书馆员职称评定与学科服务绩效考核评估脱钩,领导层管理水平低,制度设计落后,难以激发馆员工作热情,工作角色职责不清,无法形成有特色的学科服务体系。图书馆学科服务在国内开展10多年,除了一些顶尖高校开展得比较成功外,较多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或忽视自身情况,照搬其他模式,学科服务效果不好。例如,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曾尝试嵌入式学科服务,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缺乏制度建设,服务设计不合理,服务层次缺乏深度,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4]。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虽有开展学科服务的意识但没有形成财经特色服务平台体系,只进行咨询服务,原因在于图书馆人才老化,专业不对口,高端图书馆人才无法引进,使图书馆在高校的作用被边缘化。

2.2 特色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共享财经知识库较少

“双一流”背景下许多财经类高校图书馆更重视硬件技术改进和开展数据咨询服务,忽略了特色财经学科平台建设,财经特色资源严重不足。有学科服务平台的图书馆也没有汇集地方重点商业、管理、企业案例和国内著名外经济学家的财经专家库。一流高校如清华大学早在2014年就率先推出学者库,提供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和链接[5],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目前正计划建设财经专家库。许多财经类高校课程教材老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求。学科用户不能在学科服务平台上完成重点学科指南评估,学习、科研数据搜集,论文发表、申报课题,职称评定等学术活动。

2.3 学科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水平较低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传统学科服务多是以图书馆为主体,“图书馆员+咨询专家”的模式运行,学科馆员少、服务面广,服务内容单一,馆员综合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提供专深的参考咨询服务,难以满足用户对财经学科服务的多元化需求,缺乏高校管理层和用户的认可,图书馆学科服务难以持续开展。“双一流”背景下,要有一套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及合理运行体系,才能实现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转型。

3 “双一流”背景下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及运行体系

3.1 嵌入式学科服务

嵌入式学科制度传入我国后,在国外一流大学中广泛运用创新的一种服务模式,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将其定义为专业用户提供专业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嵌入式馆员[6]。2006年,中科院图书馆引入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如初景利[7]研究第二代馆员的学科服务,在图书馆提供服务同时协调力量,工作重点传向用户的泛在空间,嵌入用户的虚拟社区和用户场景成为学科服务2.0,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国内没有成熟的模式,在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得到认可和推广。刘颖[8]提出嵌入物理,虚拟和社会关系以机构重组资源和信息交流,学科用户关系三方面,构建运行学科服务机制。陈廉芳从馆内馆外和虚拟空间论述嵌入式学科服务,初景利从目标、功能、系统、时空、能力、感情、团队、协同8个方面嵌入学科服务。“双一流”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协同嵌入式学科服务作为一种创新服务,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有在已有的学科服务理论和实践中积累经验,勇于创新。图书馆要找出其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开辟提高学科服务水平的新路径[7]。

3.2 “双一流”背景下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

创新不是学科服务运用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套通过协同、互动、整合、沟通等方式嵌入各种服务因素的运行体系。四维度协同创新嵌入学科服务模式,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学校建设目标将资源按经济类学科规划整合到对应的分馆(财经类分馆、信息统计学分馆、工商管理科学分馆),并设置学科服务链接到各分馆主页上。从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社会组织支撑关系,学科服务反馈评估体系四个维度嵌入学院教学、学生思想工作、学科教材更新、科研、决策,教师队伍建设、财经智库建设、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学科服务来构建新的学科服务体系。物理空间嵌入和虚拟空间嵌入更多是从用户使用角度考虑,强调泛在化服务,即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物理空间指图书馆内部和图书馆外部空间,虚拟空间指数字信息网络空间,嵌入财经类网络平台的服务是最常见的服务。从用户关系角度来说,学科服务资源平台整合、团队沟通、服务协调优化离不开“整合—沟通—协调优化”的社会组织关系和服务成果评价反馈体系。协同创新四维度嵌入式学科服务,他们之间是开展学科服务手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8]。这种创新服务模式在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中普遍开展,充实了财经特色学科馆藏,满足了用户对高层信息服务的需求,例如,美国耶鲁大学商学院和医学院图书馆协同互动全面嵌入教师、学生教学的学科服务模式,取得比传统图书馆学科服务高出许多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美国东部高校地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迅速发展[9]。

图1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流程

3.3 “双一流”背景下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运行体系

各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在创建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时要从本馆实际出发,按照“系统协同互动理论”操作规程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图2)。

图2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运行体系流程

由学科资源、用户需求发现、服务目标分析跟踪、服务运行传递、用户服务成果反馈绩效评估模块组成的。根据用户需求反馈,目标任务改变,不断调整优化学科服务模式。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形式协同协调内外部环境,将图书馆创新主体的学科服务机构进行优化、互动、整合、反馈[10]。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通过对资源和服务进一步整合、优化,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共享服务运行体系[11],以此开展高效的协同服务。

4 “双一流”背景下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探索

4.1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水平提升实施步骤

(1)计划阶段策略协同。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嵌入用户社会组织关系进行顶层设计,强调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与用户的合作连接,双向嵌入各学院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中。图书馆针对个人的学科服务存在随意性和差异化,一旦出现学科馆员或用户发生变动,学科服务则无法正常开展。通过协同互融的组织关系融入各学院工作目标、任务,跨学科融入学院的科研和课程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各学院组织运行不可缺少的结构和工作机制,保障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8]。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国外协同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成功做法,共同商议规划学科服务的突破口。在财经特色学科建设、财经创新人才培养、财经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3大学科服务维度的建设思路方面拟定建设的细节,协调工作的管理方式。

(2)初始阶段人员协同。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要抓住学科评估的机会和职称评定下放学校的机遇,制订学科馆员聘任制度标准。具体做法如下:在学科服务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外部可通过招聘企业学科型服务人才或通过图书馆服务外包给信息公司;内部可调聘“双导师型”复合型人才,即具有图书馆学知识又有经济学教师证的人员担任学科馆员或有丰富财经实践知识的教师兼职图书馆馆员,若遇到重大财经课题还可以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跨地区学科服务团队开展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协同开展学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人才培养质量指标要融入图书馆学科服务人才评价指标,在学科队伍建设,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方面要考虑图书馆学科服务绩效。图书馆质量评估要包含对学科建设和知识服务的评价。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嵌入高校的学科发展评估规划中,图书馆学科人才引进培养与高校人才发展目标规划相一致[12]。只有这样学科服务才会受到重视,突破制度建设的瓶颈。

(3)实施阶段资源建设和服务协同。加大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投入。图书馆学科服务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控制了人力资源就控制了技术,控制了文献资源就控制了服务市场和范围,最终实现控制图书馆学科服务成本和效率的目标。这能确保学科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使资源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精细化,形成合理的学科服务结构。

为提升学科服务协同的快速反应能力,可围绕战略目标打造精细化学科服务内容,如调查分析用户在财经课程教育计划与图书馆财经特色资源相链接、财经学科发展研究、服务地区经济决策课题、专利、论文发表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实施过程中,在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前提下跨区域进行学科平台、团队、资源协同共享。

(4)学科服务制度激励机制评估反馈阶段协同。制度激励机制是图书馆学科服务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动力源泉。制度是公平的保障,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优化制度、组织结构和学科服务的价值观念也要更新。按照学科服务项目的运营协同进行人本管理,根据运行效果、影响力、用户满意度进行考察,反馈评价学科服务人员绩效,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改进,以此作为人员职称聘任、薪金发放考核的重要指标,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健康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制度保障。

4.2 协同嵌入,打造一流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

(1)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高水平人员是学科服务的核心资源,它决定学科服务的质量。嵌入学科服务团队组织关系的模式是“学科馆员+财经学科教授+信息咨询公司”。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和许多大学建立学科服务多元化合作伙伴关系,人员共享、学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13]。

(2)学科馆员职业证书制度能促进学科馆员主动嵌入虚拟空间提供服务。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嵌入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通过Incites ESI等服务工具,利用CNKI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数据库、EMIS商业库、EMERALD新兴市场案例集等数据库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高知识加工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知识库管理能力。

(3)团队的组建要根据学科服务内容,任务目标进行人员的调配,根据学科馆员每个人能力特长兴趣、学科业务背景,实现成效管理。针对前沿、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大型创新学科服务项目,可通过跨国或跨区域财经学科服务信息机构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进行项目规范管理,以应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紧缺的挑战,在实践中提升团队的学科服务水平。例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开展跨地区院所协同合作,为每个研究所配备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取得良好效果[14]。

4.3 协同嵌入智库平台,开发服务新产品

根据财经类学科建设需求进行学科资源建设,整合资源并优化配置,搭建学科服务财经智库平台,进行一系列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活动。学科服务平台由“财经智库+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CNKI”合作共享学科服务子平台构成。

(1)协同社会组织关系嵌入服务平台建设。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共建智库平台,将知识服务进一步转化为智慧型学科服务,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文献保障。在学科评价中强调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图书馆学科服务在原有的基于学科决策、科学研究的学科门户竞争力、情报分析、科学数据管理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开发更多更新的服务产品。

(2)协同虚拟空间嵌入财经智库学科服务平台,学科馆员可以利用多学科视角分析工具、ESI、Scopus数据库为学科决策提供服务。在学科成果研究中,ESI提供的数据略粗浅,只能提供聚类分析、共同分析、学科排名以及单纯的专业领域前沿。对于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财经学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合作论文数、经济类核心论文期刊、合作机构、能够进一步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支持,则要选择多学科视角分析工具[15]。通过挖掘经济类学科数据,为财经类学科研究进行定期、定题服务。运用财经人力资源平台,为管理层在学科建设评估、青年骨干教学队伍人才引进方面提供更精细的信息,在各阶段各领域有关财经人才社会贡献方面的数据决策支持。

(3)协同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嵌入EMIS学科案例平台。根据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步形成由“创新基础+创新创业能力+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4大类课程与实践构成的课程学科服务体系。例如,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协同合作,充分运用全球经济学科案例数据库编写具有特色的前沿教材如《创业与运营管理实务》以及《同方泰德国际科技有限公司——孔明借箭》(已入清华案例库)等创新创业案例库;配合学校开设了《企业战略管理》《电子商务》等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协同嵌入学校思政学院配合学校开展校园文化,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会计素养案例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里信息伦理教育更新课程内容,提升学生信息利用能力和思想品质,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财经专业人才。

4.4 协同创新嵌入产学研,开展深层次的学科服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启示。为与国际上的物流与运输企业加强合作,该中心启动了一个名为供应链的项目,进行4个不同层级的合作[16],所有物流企业都有机会参与这些合作。

(1)研究中心协助物流企业与著名商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学科馆员与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库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包括网络咨询留言,运输企业管理座谈会,主管经理人教学培训课程等。物流企业可将智库中心作为一个分享经验、共同学习的场所。

(2)物流课程和科学论文合作伙伴关系。赞助企业和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与物流项目组成员共同进行供应链的项目课题研究[17],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将其编成物流研究专业教材。学科馆员把这些研究成果和课程资料放到重点学科智库平台上,指导学员完成论文或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3)研究伙伴关系。有意深入参与解决特殊供应链管理挑战的企业可参与此项目,与学科馆员和智库工作人员一起,从物流文献数据库中分析数据,获取国际物流研究成果的最新推送,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特殊供应链管理项目问题的解决方案。

(4)战略伙伴关系。这是运输与物流智库中心的图书馆学科馆员、教授、研究员和学生与企业进行的最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合作。目前,该中心开展了100多项运输与物流供应链的研究,物流与运输学科在国际物流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世界物流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际情况,探索“四位一体”(学科馆员+教师+学生+企业)协同嵌入产学研实践新模式,通过虚拟空间、物理空间、组织关系的“沟通—整合—协调”嵌入国际、国内跨学科学科服务团队进行技术或项目的国际协同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实施深层次的学科服务。

5 结 语

为实现“双一流”战略目标,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或许是未来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新方向。创新为动力,泛在化的主动服务要求服务层次更深、服务内容更细、服务范围更广。新技术的运用促使学科馆员知识更新加快,对其自身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合作超越竞争,协同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可打破区域学科合作的不足,在时间、空间、地域进行嵌入式合作,共享和整合人员、技术,节省图书馆空间和资源,广泛运用智库建设以及“创客”空间,提升学科服务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财经类馆员嵌入式
基于IMX6ULL的嵌入式根文件系统构建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