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群
【摘 要】本文从文化传承和校园传承两个角度,论述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提出以文化传承价值为经,挖掘美育价值的深度;以中小学校园传承价值为纬,拓展育人价值的广度,以此提升“侗族大歌”传承的成效。
【关键词】侗族大歌 三江侗族自治县 传承经纬 文化传承 校园传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5-0174-03
“侗族大歌”是我国侗族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它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价值,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我国5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该县的梅林、富禄、洋溪等沿溶江一带的侗寨是“侗族大歌”的主要流行地。2006年由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族大歌”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各级政府为提升传承“侗族大歌”的成效,提出“根植民众,融入生活”的传承途径。本文以文化传承价值为经、校园传承价值为纬,探讨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在传承中的深度与广度。
一、以文化传承价值为经,挖掘美育价值的深度
(一)历史传承价值
“侗族大歌”的诞生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侗族地区,随着社会生产方式与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侗族人民将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活趣事、民族情感等,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经过不断地演变和传承,最终形成“天籁般的声音”——“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等与侗族人民的习俗、性格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侗族大歌”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如《蝉歌》《高山流水》《三月歌》等。“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侗族大歌”传统的民间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和群体传承,群体传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承方式。例如,三江侗族自治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陈国凡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探访了吴光祖歌师,和他一起组建了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侗寨的侗族大歌文艺队,并报名参加1985年广西举办的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第一次将“侗族大歌”唱出了三江。200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大歌歌队专程赴北京,完成了音碟《侗族大歌》的录制,这是中国音乐史上堪称第一次的为纯民间的侗族大歌队录制的高规格、高保真音响唱片。2008年,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大歌队代表广西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组的比赛,载誉而归,“侗族大歌”由此走向全国。
(二)原生性价值
地方民间音乐不仅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充分展示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表达了家乡的自然之美、民风之淳、地域特色。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侗族地区民间有语:“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侗族大歌”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侗族人民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维形成的载体。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声韵母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侗语的特点就是声调多,多达9个调值,字调的高低是相对的,它的抑扬顿挫对旋律音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侗族人民在具有音响美的语言中经过长期的加工,提炼寻求出美的旋律。“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要求演唱者有良好的音乐感和默契的配合度,侗家人民每天都在侗寨鼓楼和风雨桥上歌唱,每个侗寨都有一支甚至十几支侗族大歌队,梅林乡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千人侗族大歌表演成为当地的特色项目,梅林乡也因此闻名于世,并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社会交往价值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地方民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当地的文化和内涵,具有深刻的文化渗透力。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团结向上的文化精神,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侗族人民之所以能创造出享誉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和侗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举行,村与村、寨与寨的对歌比赛活动,对侗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侗族大歌”也频频出现在柳州、广西甚至全国的各类比赛和演出中。三江侗族自治县还举办了侗族多耶节、侗族大歌节等精彩活动,节日中多耶广场上男女老少盛装欢歌,用天籁之音表达美好的幸福生活。每年有近500万的游客来到三江侗族自治县领略侗族的精彩文化。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各级侗族大歌队参与各种主题的文化活动,在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的文化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广西柳州市第二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侗族多耶节”“三江侗族自治县第四届侗族大歌比赛”等大型活动,以“欢乐、友谊、安定、团结”为主题,来自各个村屯、学校数十个侗族大歌队进行侗族大歌展示,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广场弥荡着天籁之音。
二、以中小学校园传承价值为纬,拓展育人价值的广度
(一)架接“校外—校园—课堂”的价值性延伸
1.深情沃土铸平台—— 各行政部门积极部署与实施。“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学校齐心协力来推動。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广西柳州市,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以及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县教育局、县文化馆等十分重视“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以“根植民众,融入生活”为根本,组织和举办各种展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为侗族同胞提供“侗族大歌”交流的平台。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协办的“侗族大歌”免费培训班从2016年8月开班以来,截至目前已举办了69期,培训学员遍及三江侗族自治县9个乡镇的20多个村寨、14所学校、9个社区,培训学员4000余人。
《三江侗族自治县2011—2015年文化科学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战略,将民族文化引入课堂,让儿童从小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三江侗族自治县每年举办的“侗族大歌节”“侗族多耶节”均面向全县各中小学的大歌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县教育局每年还举办“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小学生民族文化体育艺术节”歌唱比赛,为中小学生提供展示和检测教学成效的平台与机会,引导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
三江侗族自治县教育局举办各种音乐师资培训,举行以本土音乐“侗族大歌”为教学内容的青年教师汇报课评比活动,探索“侗族大歌”在课堂教学有效性。近年来,侗族大歌传承人石彦辉老师多次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比赛培训中教授“侗族大歌”;三江侗族自治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举行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工作坊科研培训;三江侗族自治县音乐学科工作坊坊主杨全老师为全县音乐老师做有关“侗族大歌”校园传承的工作报告,激励音乐老师传承侗族音乐。三江侗族自治县教育局还组织音乐教师到贵州省玉屏县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交流活动,对三江侗族自治县小学兼职音乐教师培训中小学“侗族大歌”,更大范围地传承侗族民族音乐,提高音乐教师整体水平;组建三江侗族自治县教师侗歌队,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2.薪火相传大歌情—— 各级“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志愿者的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离不开历代民间老艺人和社会热心人士的传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志愿者两类,他们为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16人,形成老中青三代阶梯式传承。吴光祖老人出生于侗族大歌发源地梅林乡新民村,是家里的第三代歌师,2008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吴光祖老人多年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各地免费教授“侗族大歌”,到高等院校讲学,推广和传承“侗族大歌”。同时,他担任梅林小学专职的“侗族大歌”传授教师,教授孩子学习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覃奶号系祖传侗族大歌第二代传人。1956年至今,她在务农之余学习和传教侗族大歌。1986年参加广西五省(区)民歌比赛荣获二等奖,并被授予“歌师”称号。覃奶号长期指导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高安村高安小学的学生练习演唱侗族大歌。
众多的文化志愿者担负起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市级“非遗”传承人石成老师从三江的福禄乡走到贵州的从江再回到三江,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免费培训班”常任教师,还免费为三江中学等多个学校培训侗族大歌;市级侗歌传承人吴春月老师、吴立中老师、陈惠仙老师、吴林鹏老师在三江各中小学教学“侗族大歌”。
3.创新传承编教材—— 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成效保驾护航。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多有方言问题的困惑,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地都爱侗歌、听侗歌、唱侗歌,领略侗族历史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吴光祖和石彦辉为孩子们编写适合中小学生演唱的“侗族大歌”教材,同时采用汉字的谐音字进行对译,在编写过程中突出广泛性与时代性。他们还对各类歌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遴选,以侗族大歌作为主体,当中既有流传歌曲,也有创作歌曲,采用“侗、汉”两种文字对译,以保证内容不走样、看得懂、易于學。
吴光祖老人2015年编写的“侗族大歌”乡土教材《侗族大歌》,收录32多首“侗族大歌”的词谱及一些侗族山歌,教材以“浓缩精髓、传承促进”为编纂方针,意在《侗族大歌乡土教材》走进学校,通过传承人的口授辅导,让更多人了解“侗族大歌”、会听“侗族大歌”、会唱“侗族大歌”,提供了“侗族大歌”进校园的物化成果。石彦辉老师编订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小学的校本教材《侗族音乐》,由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组织编写,广西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教材从本地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侗族文化资源优势,注重侗族音乐与学生思想教育紧密联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感情,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校本教材《侗族音乐》作为柳州市和各县中小学音乐课堂必修和学校社团使用的校本教材,2014年出版至今有4000多名学生受益。
(二)构建“情感体验—提升素养”的价值性体系
民族民间音乐中蕴含着人们丰富的情感,民族的习俗、信仰、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等都在地方民间音乐中有所表达。中小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欣赏“侗族大歌”之美的同时,更直观地了解侗族历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深入学习中提高对家乡和历史的认知。“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多位教师和多所学校在贯彻国家提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梅林乡梅林中学有一大批热爱“侗族大歌”的师生,例如市级“非遗”传承人石彦辉老师,他走村串寨寻访了近百名歌师,改编和升华了收集的数百首侗族大歌。对于学生学习和传承“侗族大歌”,他注重辐射面更广、持续性更强的音乐课堂教学,经常结合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侗族大歌”优美的旋律和正能量的歌词中,更多地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提高道德情操和个人素养。
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中学以创建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为契机,大力推行班班开设侗族文化与艺术课程的“普惠教育”,将侗族大歌、侗族器乐等多彩“非遗”文化引进校园和课堂,形成“专业课程+特色课程”“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的特色办学体系,在有效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有力地促进“非遗”文化代代相传。学校于2016年成立了“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保护传承基地”,由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主办,聘请市级侗族大歌传承人杨芸香老师在传承基地成立“杨芸香三江侗族大歌工作室”,开设“侗族大歌教学与传承”课程,并根据高中生特点编订校本教材《侗族歌曲》,在传承基地以班级授课的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侗寨特色布置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同时,学校侗族大歌队积极参加县里举行的比赛活动,学生在各种课内课外的活动中感受到本民族音乐的巨大魅力,凸显出文化自信。
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为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设多个民族文化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民俗风情画等都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并相应出版《侗族民间艺术进校园读本》校本教材。学校里建立了“校园民艺苑”“侗族刺绣工作坊”“民族画室”等多个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功能室,引导学生唱侗族大歌、弹侗琵琶,参加大型校园多耶活动。同时,学校注意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和民族校本课程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三)拓宽“传承本真—创新育人”的价值性视野
中华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源于传承,流于创新。在与时俱进的时代中,民歌以新的表达方式面向观众,立足民族之本的同时唱出了鲜活的生命力。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期间,多位侗家音乐家拿起手中的笔,创编并传唱一首多声部宣传疫情防控的侗族民歌。
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中学石彦辉老师创作编写的侗族大歌《侗寨齐心抗病毒》,歌曲以侗语演唱,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杨全老师用侗族音乐进行创编抗疫歌曲《侗乡人民抗疫歌》,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文联和三江音协的支持下录音传唱,以音乐发声支持全国抗疫。广西艺术学院的三江籍侗族男高音潘永华副教授的抗击疫情公益歌曲《病毒拦在寨门外》,采用“侗族大歌”拦路歌进行改编创作,歌词以钟南山院士告诫不要出门的发言,结合侗族民俗民风而创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潘永华用自己的微薄薄之力,用侗族的优秀传统音乐表达了一位普通的侗族文艺工作者在“抗疫”时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首歌曲发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知行合一”的榜样。
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如同眾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要走一条从最初的自然状态到被挖掘、从政府统筹引导到市场推进、从民间传唱到校园传承的漫长发展之路。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要构建一个生态的传承环境,还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宇娟.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2]崔海洋.侗族大歌传承的困境及保护对策[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吴爱月.侗族传统教育与文化传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广西优秀传统音乐在中学校园传承发展的实践研究”(2017B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甘 群(1970— ),女,壮族,广西崇左人,在职研究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中学高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