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方言对近代汉语词语考释的价值
——以“嘎孤”“白脖”为例

2020-04-06 06:03李雪琪
关键词:官话性情方言

李雪琪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近年来,方言词语在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有些学者还将“方言求义法”作为一个独立的训诂方法。方言求义法指的是,从保存着早期语言面貌的方言词语出发,来考证古代文献中的古词古义,从而破解一些疑难词语,梳理出这些古词语的发展过程。近代汉语,从时间上来说距离现代汉语方言最近,二者具有传承关系,且近代文献多是用白话文写成,保留了近代汉语的真实面貌,因此立足于方言词语对近代汉语词汇进行考释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拟以考释“嘎孤”“白脖”这两个争议颇多的近代词语为例,来说明现代方言在近代汉语词考释当中的重要作用。

一 嘎孤考源

(一)“嘎孤”理据众说

清朝子弟书中有“嘎孤”一词,意义为古怪。《春香闹学》:“也是我命中该交这嘎孤的运,前世的冤家今世的魔。”

而方言中也有[ka35ku214]一词,除了可以指事情古怪,还可用于形容人性格古怪,不好相处。方言词典中记为“玍古”“嘎古”“嘎咕”等。根据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玍古,性格古怪;刁钻。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晋语。”“玍骨,思想品德不良。冀鲁官话。”“嘎咕,古怪;怪癖;不好商量,不通人情。东北官话、北京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又品行不端正;不正经。北京官话、中原官话。”

子弟书中的“嘎孤”与方言中的“玍古”“嘎古”“嘎咕”,音义皆同,我们有理由相信二者应该是同一个词。

前人对[ka35ku214]的来源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赵杰(1996)认为:

“嘎古”,从清代满语到现代北京话其语音基本没变,它也是一个流传于满族民间又传进北京话中的一个满语京语词,北京城里市民的口语中说谁是为人不善类的怪僻性格,常用“嘎古”来形容他。例如,“那个人特嘎古,与他来往得提防一点。”[1]

他认为“嘎古”是一个满式京语。

魏启君(2015)[2]认为“嘎孤”是满语词,由满语词“嘎牛”(满语词ganio) 和“拐孤”(满语词ganiongga)截搭而成。

除了满语说以外,李洪珠(2017)[3]认为[ka35ku214]两个语素都是源于“贾”,由于商人小气吝啬,所以引申出了与其读音相同的[ka35ku214]一词。陈娜(2010)[4]认为[ka35ku214]的本字都是“各(葛)”,因为“各(葛)”在方言中表示脾气古怪。这两种说法无凭无据,臆想成分较多。

申思(2012)[5]认为“不通达事理”的[ku]本字应为“”。按照他的说法,“”,本义为壅蔽,可以引申出不达事理、不明是非、固执行事之义。“”与“瞽”同,“瞽”由目盲引申出愚笨义。《尚书》卷一:“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孔传:“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瞍,无目之称。”三国魏曹植《帝舜赞》:“克协顽瞽,应唐莅政。”汉蔡邕《瞽师赋》:“夫何蒙昧之瞽兮,心穷忽以郁伊。”进而引申为谦辞,明张居正《恭纪圣德中兴十事诗·隆礼师臣》:“瞽语每劳倾耳听,腐儒何有格心猷。”但“瞽”在文献中并没有不明事理的意思,仅仅依靠想当然认为二者有引申关系,却没有文献例证,是不可取的。

(二)“嘎孤”本字应是“玍古”

我们认为[ka35ku214]的本字应是“玍古”,“玍”也可以写作“嘎”“尕”等。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拐孤”并非来源于满语词ganiongga,而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汉语词。二者读音相差太多,“拐孤”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太太也不禁笑道:‘该!那都是他素日干净拐孤出来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天生的牛心拐孤。”清佚名《十粒金丹》:“不翠理人架子大,拐孤唠叨又眼空。吃多了,笑话你是下作货,吃少了,又说你是假撇清。”清佚名《刘公案》第七回,“周成说:‘不消提起,也是我们的一难,拐孤之的呢,说不来。’”又可以写作“拐古”,清佚名《施案奇闻》第二回:“小尼答应出去把二差引入禅房,七珠偷眼观看,不过是缨帽袍套,拐古啷当的打扮。”也可以写作“拐骨”,民国《昌黎县志》:“谓心术不正曰拐骨,亦曰玍骨。”沈从文认为“拐孤是天九牌中七点的称呼,因三四二五同对,和其他牌不一样。因此借用作人乖僻不合伴形容”[6]。而更多的字、辞书仅仅只记录了这个词的意义,并没有对其进行解释。例如,齐如山的《北京土话》:“拐古。性情意见不与多数人相合,曰‘拐古’。凡大众出了主意,他总不随和者,人必讥其为拐古。”[7]

其实我们考释词语不应该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要有系统发散的思维。清代书籍中还有“拐棒子”一词,也是“孤僻、怪癖”的意思。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再者,玉格儿那孩子那个噶牛脾气,这句话还得我先告诉明白了他。就是那个丫头也是他娘的拐棒子。”民国张汝漪《景县志》:“拐棒子,谓人心术不正,性情乖戾者。”意义与“拐孤”相同,可见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拐”本身就有“脾气差”的意思,齐如山《北京土话》中还有“坏拐子”一词,也是性情孤僻义。不仅仅在北方方言中,很多南方方言里“拐”也有此义。根据马平(2013),在西南官话中,“拐”有“错、差错”“坏、糟糕”“阴险、歹毒”义,“需要指出的是,‘拐’的‘糟糕、坏’的意义,分布极其广泛,不仅分布在西南官话的很多地区(成都,武汉、天门、随州,贵州清镇,云南新平、玉溪),在中原官话(甘肃天水)、江淮官话(湖北红安)、湘语(湖南长沙)、赣语(湖北蒲圻)等地均有分布”[8]。“拐”的“孤僻”义应是从其本义自然引申出来的,“拐”本作“柺”,《广韵·蟹韵》:“柺,老人拄杖也。”它的常用义就是拐棍,“拐”之所以有拐棍义,是因为它的核心义素是“歧出”,拐棍的特征是在端部有一弯曲部分以供握持。而人体中歧出、隆起的部位也可以称为“拐”。方言中有“骨拐”一说,指高高隆起的颧骨或者脚踝处隆起的骨头。“特出”则“孤僻”,后则可以指人性情、言行不合常理,别扭。而第二个音节gu的“孤僻、奇怪”义,我们将在下文论述。总之,“拐孤”本身就有奇怪义,并非来自于满语。同样,[ka35ku214]也是一个理据明显的汉语词。

1.“玍”有男阴义

根据杨琳(2015),“玍”有男阴义,“‘椎’在方言中有男阴义,因‘玍’与‘椎’同音,故借‘玍’表示男阴(如福建顺昌);‘玍’既因音借而有男阴义,当人们不清楚源自‘卵’‘脚’的男阴义与卵’‘脚’的联系时,亦即不明本字时,便因义同而借用‘玍’字来记录,所以有的方言读[lan],有的方言读[ka]”[9]。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方言中都存在[ka]/[lan]音既表示阴茎又是詈词的现象,可以写作“玍”“尕”“戛”等。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玍毛,男阴毛。闽语。福建漳平[lan53-21mua24]。”“玍鸟,小男孩的生殖器。闽语。福建厦门[lan33-11tsiau51]”。“鸡戛戛,男性生殖器。中原官话。江苏徐州[tɕi213ka55ka0]”。根据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南市志》:“鸡巴子,男根。鸡尕子,儿语用词。老尕,儿语用词”。

生殖器常被用来骂人。比如“二”“屌”“小”等在各地方言中都有骂人的义项。根据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玍,脾气乖僻;性情粗暴蛮横。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嘎,傻;糊涂;不懂事。西南官话。又乖僻;古怪。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晋语。又大胆;莽撞。冀鲁官话”。“发嘎,发犟脾气。湘语”。“犯嘎,脾气古怪难缠,出坏点子,恶作剧。北京官话”。

因此,我们认为,[ka35ku214]里的[ka35]就是由男阴义引申出了骂人的意思,至于字形就可以写作“嘎”“玍”,或者“尕”。

2.“古”有奇特、古怪义

第二个音节[ku214]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性格古怪,根据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斜古,性情乖戾。冀鲁官话。”“磨古,心笨,愚蠢。江淮官话”。“邪古,为人古怪,好多心。中原官话”。“拙古,笨拙。冀鲁官话、胶辽官话”。“古得,言行有错,不听规劝。西南官话”。“傻古,傻瓜。客话”。“古阻,古怪;乖戾。闽语”。“古头,指不听劝诫、一意孤行的人。西南官话”。“出古,出了古怪的事。中原官话”。“熊古眼,蛮横。冀鲁官话”。“怪古,指刁钻古怪、心术不正、盲行不坦率的人。冀鲁官话”。“奇古,奇怪,古怪。吴语”。“拐古,性情乖僻,爱找茬儿。中原官话”。“拐固,坏。冀鲁官话。又,脾气古怪,不易接近。中原官话”。“拐骨,多指性情乖僻、行为不近情理的老年人。中原官话。又,心术不正、性情乖僻的人。冀鲁官话”。“拐孤,性情乖僻,不好相处。北京官话、冀鲁官话。又贪占便宜,心术不正。冀鲁官话”。“骨里骨苏,食物半生不熟;脾气古怪。江淮官话”。“古里嘎气儿,奇特的;罕见的。东北官话”。“古扮,怪脾气。闽语”。“古董,指工于心计的人;也指心术多、内藏险恶或行动乖觉的人。中原官话”。“古滑,狡猾。粤语”。

可见,表示“奇特、性情怪僻”的“gǔ”不仅流行于北方官话系统,也存在于南方很多方言中。字形可以写作“古”“骨”“孤”“固”等。

“古”最晚在唐代就有了“奇特”义,后又引申出性情奇特、孤僻。《太平御览》引《论语摘辅象》:“孔子胸应矩,是谓仪古。”“古”是“奇特,不同凡响”之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六《述书赋》:“除去常情曰古。”唐张怀瓘《书断·妙品》:“草书卓绝,古而且劲。”五代王朴《太清神鉴》卷一:“当守土清奇古怪秀异,端七者为身亦合论。”清傅山《霜红龛书论》:“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清缪彤《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入世性情古,还乡真面目。”“古”的“奇特”义当是从“古老”义引申出来的。“古老”则历史长久,历史长久的东西总是较为奇特的。古籍中有“奇古”一词,《新唐书·文艺传下·李商隐》:“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元刘祁《归潜志》卷八:“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各家解释为“奇特古朴”,将“奇特”与“古朴”结合在一起,可见二者之间是有关联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第一卷《番僧》:“在青州见二番僧,相貌奇古,耳缀双环,被黄布,须发卷如羊角。”“相貌奇古”就是长相奇特之义。

因此我们认为“玍古”一词是同义连文,“玍”的“乖僻”义来自于男阴。“古”的“乖僻”义则是从“奇怪”义引申出来的。

二 “白脖”考源

(一)“白脖”理据众说

“白脖”一词指称那些不懂技术和业务、见识贫乏、外行之人,最早见于民国。民国阎凤舞《密县志》:“白脖,不谙事情曰白脖。”甚至还衍生出一个歇后语:“山西的老鸹——白脖。”就是用来形容人见识贫乏。

孙志豪(2016)认为“脖”为“棒”的白读音:

白脖指白色的脖子,属偏正词组,为什么白脖可以表示无知或外行。我们认为,白脖其实是“白棒”的儿化同音,用白脖谐白棒的音,属于谐音式歇后语。白脖这一歇后语产生时代应该比较早,反映了山西移民的痕迹[10]。

“白棒”一词于文献无征,且我们考释词语时要坚持本原性原则,如果本字能够说明词义,我们就不应该寻求假借或者讹误来强行解释。

对于“白脖”的来源,还有许多传说。

一种是由山西洪洞县一棵老槐树上的白脖乌鸦产生的说法。

“山西省迁民垦荒总指挥部就设在洪洞县广济寺,广济寺院内有棵古槐树,胸径数围,高三丈余,树顶常有山西特有的脖呈白色的老鸹繁衍,故形容外行人有‘山西老鸹——白脖’之称的俗语。山西所有被迁百姓,都在此寺院办理移民证件与川资补助,由于古槐高大,人们离寺数里时回头西望仍可看见槐树。所以被迫迁移到山东、河南的百姓之后代都听他们的老人讲,‘咱老家在山西洪洞县,洪洞县有棵大槐树,树上有很多老鸹窝。’”[11]

第二种传说与刘秀有关。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夺了皇位,天下大乱,百姓们没法活,就都造反了。……刘秀只得逃走了。

刘秀前头跑,王莽在后面追,逃到一个村子边,他走得又乏又饿,浑身是汗。正没办法,往地里一看,见有堆才薅下来的马齿菜,就上去抓着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正吃着,听见后边人喊马叫,他知道王莽的兵追来了,就连忙扒开那堆马齿菜,往身上一盖,趴那儿了。

王莽的兵撵到地边,他们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可疑的地方都搜了,没见刘秀,正要往前走,蚯蚓扯着嗓子叫:“底儿——底儿——”。王莽的兵一听到“底儿——”,赶紧朝马齿菜堆搜去。

正在这个时候,一群老鸹在树上一齐叫:“瞎话,跑了,快追”。王莽的兵一听,急忙往前撵。刘秀躲过了一场大难,从马齿菜堆里钻出来,拍拍身上的土,擦了头上的汗,他感激老鸹和马齿菜,恨透了蚯蚓。

后来,刘秀得了第,一天他想起这件事,就说:“老鸹,我给你一条银锁子,马齿菜,我叫你长生不死”,又骂道:“蚯蚓,我叫你变成瞎子,啥也看不见!”

从那时起,黑老鸹变成了白脖子老鸹[12]。

上面两种说法都属于俗词源,都是大众为了解释“白脖”的来历而编的民间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看似非常合理的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羣白颈乌,但闻唤哑哑声。’”解培红(2009)解释道:

显然,这是支道林风趣的讥喻。意思是王徽之和王献之兄弟都是山东人,客居绍兴,学说当地的话,语音不准确,既不是山东语又不像浙江话,别人又听不懂,所以支道林以长辈的口吻把他们说话比作白脖乌鸦叫,自然是十分风趣而形象的,当然内中也含有不是纯种乌鸦的贬义成分。这句话流传于世,就成了半把手、不内行的代称了[13]。

但据我们考察,古籍中“白脖”一词出现次数非常少,更没有表示“门外汉”的意义出现。例如,《保定府部汇考十·保定府物产考》:“《满城县志》:‘纯黑反哺者为慈乌,脖白。不反哺者为鸦,又名寒鸦。’”试问一个只在魏晋时出现过一次的词没有任何记录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二)“白脖”来源

“白”有“空无、虚假、欺骗”义,构词能力很强,可以组成各种意义的词语,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宣和末,居清湖中,时东西两岸居民稀少,白地居多。”“白地”表示“空地”。明金木散人《鼓掌绝尘》第三十七回:“你晓我杨东翁不比别个乡先生,开口定用一名水手,白话定弗能够。”“白话”是“谎话”。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平昔是个游手游食,不收本分,惯吃白食用白钱的主儿。”“白钱”指不劳而获的钱。

“白”既然有“空虚”义,自然也可以指人无才无德,明陆人龙《型世言》第十四回:“文士笑他穷酸,武夫笑他白木。”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十三回:“腹中尽是无物,故又叫他‘都白木’。”“白木”指愚蠢无才学(之人)。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二回:“我看你既不是那目不识丁的乡曲间农夫,又不是那不见经书的三家村白肚子学生。”“白肚子”形容胸无点墨,毫无才学。

方言中也有类似的词语。据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白脚,冒充内行的人露出的破绽。”“白脚爪,对不会下田工农活的人的谑称。吴语。上海松江”。“白帽子,文盲,指对某一方面一无所知的文盲”。“白搭熊,笨蛋,蠢货。中原官话。河南洛阳”。“白师傅,外行;无本事的人。湘语。湖南长沙”。“白丁儿,没有文化的人或指某一专业的外行。东北官话。东北”。“白夫子,外行;无本事的人。湘语。湖南长沙”。

所以“白脖”里的“白”本身就指“脑内空虚、没有知识”之义。

下面再来看“脖”。

我们将表示外行义的方言词胪列如下(除去上文已提到词语)。

?

“空”即“白”,因此“空子”理据较为浅显,“屯”有“老土”义,自然可以用来指“傻、对事情不了解”义。而剩下的“凉棒”“棒槌”“二五眼”“二木尻子”“红脚杆”其实都与“男阴”密切相关。

“棒”“棒槌”可以指男阴,明情隐先生《肉蒲团》第十六回:“揭起盖子一看,只见一个雪白男子睡在里面,腿上横着一根肉棒槌。”与其类似的“棍”也有男阴义,《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打的这小伙儿急了,把裤子脱了,露出那直竖的一条棍来,諕的众妇女看见,都丢下棍棒乱跑了。”“二五”是“二糊”的音变,“二五”有“马虎、糊涂”义,来源于“二”,“二”有男阴义,因此引申出“痴傻”义。“脚杆”其实就是“腿”,“腿”也有男阴义[14]。四川方言中称再嫁妇女为“接脚杆的”,这里的“脚杆”应该是男阴的避讳说法。至于“尻”,本义就是臀部,《说文·尸部》:“尻,也。”“”即“臀”的异体字。可以指阴部和肛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似黄狗,似黄狗,圊有常处,若行远不及其家,则以草塞其尻。”

从上面对“白”和外行义词语的解释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外行”与“愚笨”义息息相关。生殖器多用来骂人痴傻,这样的词语非常多,基本上都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二杆子、半吊子、二屄等都是由表示生殖器的词组成。

“脖”字也有男阴义,据杨琳(2013)[15],“膊”有男阴义,也可以写作“勃”“脖”等。元代称嫖客为“孛郎”。“孛相”指游玩,又可以作“薄相”“白相”,宋葛郯《信斋词·水调歌头》:“应是阳侯薄相,催我心中锦绣,清唱和鸣鸥。”乌程张鉴《冬青馆诗·山塘感旧》:“云东风西月灯船散,愁煞空江孛相人。”在方言中,“孛相”“白相”也指流氓。许宝华、宫田一郎:“白相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游荡无业、为非作歹的流氓。吴语。上海。”方言中有更多指向“脖”为男阴义的线索。男阴义之“脖”是“八”的音转,“八”即“巴”,“巴”指男阴。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白”有无才无德的意思,“脖”有男阴义,又因为男阴容易引申出痴傻义(从“脖”音转而成的“八”在方言中就有痴傻义),因此“白”“脖”就组成了一个新词,表示外行。

三 结语

综上,我们认为清代子弟书中出现的“嘎孤”一词并非满语词,而是理据清晰的汉语词语,通过参考方言材料,我们知道,“男阴”容易引申出詈词用法,而“古”由古老义可以引申出奇特义,进而引申出怪异、不同寻常的意义。“白脖”一词是由空白+男阴组合起来表示外行的,这在文献和方言中十分常见。通过这两个词的考释,我们可以看出,方言材料在近代汉语疑难词语的溯源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

猜你喜欢
官话性情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画人在浙
——开场白>>>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谈方言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芥舟学画编论山水》·避俗章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