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娟
【摘 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指导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实习的100名护士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将其分为两组,按照事先规划好的实习计划,安排带教老师负责本次对照组护生的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在对观察组护生带教过程中,常规护理教学管理实施内容同上,另外增加PDCA循环指导。结果:观察组护生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等各维度的测评结果对应分值均高于对照组,50例患者共48人对本次护理服务拥有较高的评价,总体满意度為96.00%,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PDCA循环指导融入至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在提高护理教学管理质量的同时,护生可掌握更多的护理技能,包括实践操作能力、病情观察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在培养护生职业素养方面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
【关键词】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49-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实习的100名护士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实习前,对所有实习生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均在正常数值范围内,共89名女性,其余11名护士为男性,最大年龄为23岁,存在本科、专业学历,所选护士均接受过3年以上的专业课程学习,所学专业为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士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组间差值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护理部的安排下,明确实习计划,选取护理经验较为丰富的护师担任本次临床护理教学老师,按照以往的带教流程进行,实习期一般在8个月以上,教学任务结束后,制定考核制度,对所选的实习护士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各项护理能力进行考核[1]。
在对观察组护士开展临床教学管理时,教学内容同上,另外增加PD-CA循环指导。在计划阶段中,需统计所选实习护士的年龄、性别、学历等基本信息,了解护士在校的学习情况,以便对护士的护理技能掌握能力、沟通能力等作出初步的评价,具有针对性对临床护理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价值。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相应的实习护士考核制度、教学安全管理办法等,为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施阶段是PD-CA循环指导的第二环节,在带教老师、护理部等人员的共同商议下,完成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对所设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审核,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为确保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还需成立专门的监控小组。需要注意的是,小组成员应明确各科室的实习目标、考核项目等信息,在全面掌握护理教学工作内容的情况下不断跟进,开展教学会议,对近期的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及时指出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带教老师是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在提高整体护理教学质量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医院应谨慎挑选,对带教老师进行严格要求。在临床护理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由基础理论知识逐渐过渡到护理操作技能的训练上。
在检查阶段中,应有专门的人员对本次临床护理教学的内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确保各项工作的实施符合规定,自制护理教学质量调查表,由学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优化阶段是最后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前阶段的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并详细记录,将整改后的方案适用于下一阶段的临床带教中[2]。
1.3观察标准
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结束后,对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除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为20分外,其余指标对应总分值均为10分,在对所选的100名患者护理期间,制作满意度调查表,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以上指标作为本次护理效果的主要评判依据。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两组护生综合能力测评结果为计量资料,患者的满意度为计数资料,单位分别用(`x±s)、%来表示,在t、x2检验方式下,若组间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则表示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践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结果对应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2.2对两组护生护理中的100名患者的满意度展开调查,观察组患者共48人表示满意,总体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中共8人表示不满,总体满意度为84.00%,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对于在院实习的护士来说,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护理操作、与患者的沟通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开展临床护理教学,在巩固基础护理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能够真正胜任这一岗位,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为此,医院应提高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视,加大管理力度,回顾以往护理教学的开展流程,从中找出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完善护理教学体系。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PDCA循环指导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在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中,有目的性的完成各项护理教学工作,整个护理教学流程更加明确化。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循环程序的开展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质量方面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当中,将PDCA循环指导融入至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应数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见,运用PDCA循环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婵娟.以教学能力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
[2] 甘红霞.基于岗位管理的病区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职责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