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诱发婴儿胃窦息肉形成2 例报告

2020-04-04 10:50
临床儿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窦幽门息肉

陈 涣 杨 敏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 510627)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胃窦息肉即长于胃窦处的胃息肉。早期或无并发症时胃息肉多无症状,若息肉体积巨大可使胃输出道完全梗阻而出现呕吐、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1]。根据息肉的性质可分为炎性、炎性纤维素性、增生性、错构瘤性、胃底腺性和腺瘤性。前5种为非肿瘤性息肉,而腺瘤性息肉有很高的恶变率[2]。胃息肉主要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和内镜检查诊断。一般较小带蒂息肉经胃镜圈套电凝切除,较大宽蒂息肉可行病变切除后胃空肠吻合术。本研究拟回顾分析2例胃窦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一步了解婴儿胃窦息肉。

1 临床资料

例1,7月龄男性患儿,体质量4.5 kg(<P3),身长63 cm(<P3),重度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呕吐进行性加重5个月。患儿出生体质量3.8 kg,混合喂养,2月龄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喷射状,呕吐量较多,餐后明显,为胃内容物,无胆汁样物,无咖啡色样物,面部散在湿疹,无发热,无腹胀,无腹泻,无哭闹不安,无抽搐、嗜睡,吸吮有力,奶量约每3 小时60 mL。未予特殊处理。4月龄时,患儿仍有呕吐,同时出现腹泻,水样便,10次/d,偶带少量黏液血丝便,无发热,自服蒙脱石散等对症治疗,奶量每3小时90 mL。患儿自1月龄后体质量不增,至6月龄时仍为4.5 kg(<P3)。近1个月,患儿于每餐餐后均有呕吐,喷射样,进食奶量基本呕出,无胆汁样物,无咖啡样物,家长自行将奶量降低至每3小时40 mL,但呕吐无缓解。入院后腹部超声示右上腹腔内探及幽门肿块,幽门管长径约20 mm,幽门肌厚约5.7~8.9 mm;向胃内注入20 mL生理盐水,动态观察未见生理盐水通过幽门管,考虑肥厚性幽门狭窄。腹部CT示胃窦部壁增厚,管腔狭窄,形成软组织肿块,范围约2.6 cm×2.0 cm,考虑胃窦部肿块影。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形态大小未见明确异常,边缘光滑,未见充盈缺损影及龛影;未见造影剂反流至食管;胃窦部可见蠕动增强,幽门管部分显影,狭窄,造影剂无法通过,十二指肠球部无充盈(图1A)。考虑患儿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择期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由于腹部CT 提示胃窦可见肿块影,所以在腹腔镜执行前先行胃镜检查。结果示胃窦附近黏膜充血明显,散在点片状糜烂灶,胃窦近幽门见息肉样增生,堵塞幽门口(图1B);胃镜进入幽门,见息肉样增生,大小约16 mm ×12 mm×10 mm,未见溃疡及糜烂;内镜下放置空肠管。在息肉的不同部位取活检,病理组织检查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图1C)。由于患儿病程中出现难治性腹泻,大便见黏液血丝,颜面有湿疹,不能排除患儿胃窦息肉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所导致的。随后,查血清牛奶特异性IgE为0.43 IU/mL(>0.35 IU/mL为阳性),暂时改为氨基酸配方喂养,同时口服甲基泼尼松龙1 mg/(kg·d)治疗,3周后可经口喂养。在以氨基酸配方喂养,严格回避牛奶蛋白4 周后行牛奶回避-激发试验。激发试验具体实施:1滴牛奶配方乳滴于患儿口唇,观察生命体征,皮肤、呼吸、消化道反应等,如在15 分钟后无任何反应,每20分钟增加1次配方乳的喂养量,从1、3、10、30、100 mL,至最大1餐喂养量(共6次)。患儿在进食到30 mL 后出现烦躁,呕吐,耳后和颜面出现少量风团样皮疹,暂停喂养1 小时后,皮疹消退,呕吐缓解,确诊牛奶蛋白过敏。2个月后复查胃镜:胃窦近幽门口息肉样增生较前缩小,大小约12 mm×10 mm×6 mm(图1D);幽门口显示清晰,开闭正常。患儿可经口喂养无呕吐,体质量增至5.7 kg(<P3)。因增生性息肉体积仍较大,继续氨基酸配方喂养;甲基泼尼松龙减量至0.5 mg/(kg·d),并根据患儿进食情况逐渐减停(全疗程10周),缓慢引入各种食物,体质量增长良好。末次门诊随访时2 周岁,体质量12 kg(P25~P50)。随诊中曾尝试转换为深度水解配方,但患儿进食后出现呕吐。考虑患儿已能进食其他食物,因经济原因而停用氨基酸配方。

图1 例1 患儿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和病理结果

例2,11月龄女性患儿,体质量6.2 kg(<P3),身长68 cm(P3~P10),重度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反复呕吐2 个月,伴稀水样便,面部湿疹。患儿混合喂养,自9 月龄起出现呕吐,每天次数不定,最多一天9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吐咖啡样物、胆汁样物,无哭吵,无腹胀等,大便黄色稀水样,约10 次/d。患儿在外院就诊,超声检查考虑先天性幽门肥厚。患儿于近2 个月内体质量下降约1.5 kg,身长无变化。超声检查示右上腹腔内探及幽门肿块,幽门管长径约22.6 mm,幽门肌厚约5.4 mm。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形态大小正常,边缘光滑,未见充盈缺损影及龛影;造影剂通过幽门受阻,幽门管细长,可见胃窦逆向蠕动,十二指肠球部充盈不良,少量造影剂下行进入小肠(图2A)。考虑幽门狭窄,完善术前准备后在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由于术后患儿仍反复呕吐,行胃镜检查。结果示胃窦蠕动差,黏膜花斑样充血水肿,点状糜烂灶,胃窦前壁可见近幽门1 cm处息肉样肿物,大小约12 mm×10 mm×8 mm,覆盖幽门,表面黏膜未见明显糜烂、溃疡,表面覆盖少许咖啡渣样物(图2B);幽门圆,开闭可;内镜下放置空肠管。在息肉的不同部位取活检,病理组织检查提示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无萎缩,固有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C)。患儿胃镜检查后通过空肠管持续喂养。查牛奶特异性IgE为1.35 IU/mL,改为氨基酸配方喂养,口服甲基泼尼松龙1 mg/(kg·d)治疗,2周后可经口喂养。在以氨基酸配方喂养,严格回避牛奶蛋白4周后行牛奶回避-激发试验。患儿在进食到10 mL时,颜面和躯干出现少量风团样皮疹,暂停喂养50分钟后皮疹消退,确诊牛奶蛋白过敏。2个月后复查胃镜:胃窦前壁可见近幽门1 cm处息肉样肿物,大小约6 mm×5 mm×7 mm;幽门圆形,开闭好(图2D)。目前患儿仍然进食氨基酸配方,同时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无呕吐,大便无异常,无湿疹,激素已经减停(全疗程8周),末次门诊复诊2周岁,体质量11 kg(P10~P25)。

图2 例2 患儿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和病理结果

2 讨论

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的发生率为5%[3]。研究显示,胃息肉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发生,其中2/3 发生在60岁以后,婴儿少见[4]。大多数胃息肉患者无症状,只有少部分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胃输出道梗阻,如胃窦息肉[5-6]。目前发现,胃息肉发生可能与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和自身免疫性胃炎相关[7-8]。本研究发现,婴儿胃窦息肉还可能与牛奶蛋白过敏相关。

食物过敏是进食某种食物引起的可重复发生的机体免疫反应,其中牛奶蛋白过敏最为多见。现有资料显示,牛奶蛋白过敏发病率约为2%~3%,多集中在2岁以下婴幼儿中[9]。食物过敏可分为IgE介导、非IgE 介导(细胞介导)和IgE/非IgE 混合介导三类,目前仅IgE介导食物过敏可通过实验室检测血清食物特异性IgE 而了解机体致敏情况,其余需进行过敏食物的回避与激发试验确诊[10]。食物过敏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血便和黏液便、肠绞痛、特异性皮炎/荨麻疹、腹泻、腹胀、呕吐、便秘、生长迟缓等。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回避过敏食物,严重者可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本组2 例患儿均有逐渐加重的呕吐症状,致营养摄入不足,导致重度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胃窦息肉样增生并堵塞幽门,病灶附近未发现溃疡灶,但是可见散在的糜烂灶。结合患儿病史、牛奶特异性IgE检测和牛奶蛋白回避-激发试验,推测胃窦增生性息肉可能与牛奶蛋白过敏相关。由于前期认识不足,未能早期发现患儿牛奶蛋白过敏,导致患儿胃内黏膜损伤。研究显示,胃增生性息肉与胃黏膜损伤或糜烂后过度再生有一定的相关性[2]。本组2例患儿通过空肠管喂养,回避过敏食物,并经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复查胃镜增生息肉体积明显缩小,进一步支持胃窦巨大息肉可能与牛奶蛋白过敏相关。

婴儿胃输出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幽门狭窄[11]。婴儿出现难治性呕吐,需考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当腹部超声提示幽门肌增厚,但不符合发病年龄时,应行腹部CT 平扫加增强检查[12]。本例男性患儿腹部超声提示幽门肌厚约5.7~8.9 mm;腹部CT示胃窦部壁增厚,形成软组织肿块,范围约2.6 cm×2.0 cm,考虑胃窦部肿块影;超声及CT 检查均支持为幽门狭窄,但在手术前行电子胃镜检查发现,患儿并非幽门肥厚而是胃窦息肉,避免了手术治疗。本例女性患儿发病月龄较大,根据腹部超声结果考虑幽门狭窄,但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后呕吐症状无缓解。术后胃镜检查发现为胃窦增生性息肉而导致的胃输出道梗阻。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诊断依据有疑问时,需思考是否诊断有误,并尽量选择合适的、创伤性小的检查和治疗方式。

综上,本组2 例患儿经胃镜检查确认为胃窦增生性息肉,并因梗阻而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患儿经回避-激发试验确诊牛奶蛋白过敏,并经空肠管喂养氨基酸配方,口服激素治疗有效。推测患儿的胃窦增生性息肉形成可能与牛奶蛋白过敏相关。

猜你喜欢
胃窦幽门息肉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