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

2020-04-03 12:46吴思惠谢威士张晓旭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理者成员群体

吴思惠,谢威士,张晓旭

(1.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目前,将个体的学习放在宏观和微观环境中考察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心。微观环境一般是针对具体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中不同类型的群体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学将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就学生群体而言,正式群体是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建立的,如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等,是学校重视和研究者较多关注的对象。相比之下,学者们对非正式群体的相关研究较少。[1]非正式群体的发现,源于1927年美国心理学家梅耶(Elton.Mayo)的“霍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式群体之中还存在着自发组合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并且非正式群体对成员的影响远远超过正式群体。[2]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所述:“非正式群体是基于个人兴趣喜好等方面自发形成,没有固定目标和角色关系的群体。”[3]学生非正式群体也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其产生于学校,并且是学生自发组合而形成的心理群体,成员通常拥有相同的观点、兴趣爱好、目标、习惯、抱负和人格趋势。非正式群体主要有如下特点:人数少、志趣相投、强者领头、活动频繁、没有具体目的及成员不稳定等。[4]16

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大中小学中普遍存在,但人们通常认为其仅仅是一个普遍状况。随着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将班级中的社会因素融入到教育的微观环境中,意识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伙伴群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学生学习习惯及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小学教育环境中,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更加明显,因为小学生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对于事物的认知还不成熟。[4]

对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进行研究,可以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首先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选择恰当有效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有利于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引导其融入正式群体,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最后,有利于学生认识非正式群体的利弊,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非正式与正式群体的关系,从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5]1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对其提出了针对性策略,以期为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也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指导非正式群体提供有效的建议与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班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选取滁州市琅琊路小学2-6年级310名学生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310份,收集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6.8%。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48人;二年级学生61名,三年级学生62名,四年级学生64名,五年级学生62名,六年级学生61名。此次被调查的小学生,性别比例、年级比例均适当。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代表性。

(二)研究工具

采用肖赛男编制的《小学高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调查问卷》,该问卷共11个题目,主要包括兴趣趋向、领导角色、情感经验、目标动机、态度知觉5个维度。[6]33通过该问卷调查可以全面了解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二、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特点的调查结果

小学生正值人生发展的奠基期,也是智慧潜能开发、个性品质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很有必要对其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一)普遍性高

调查发现,57%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有”非正式群体,23%的学生认为“都有”非正式群体。可以看出非正式群体在学校内客观存在。详见图1。

图1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总体存在情况

大多数小学生有自己的小圈子,在小圈子中可以和朋友学习或玩耍,“独行侠”很少出现。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要系统包括5种由低级到高级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非正式群体满足了人们归属与爱的需要即社交需要,有效补充了正式群体。[2]

(二)凝聚力强

由于非正式群体成员间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因此群体成员互相吸引,个人在小组中能感受到成就感。本次调查中,有78%的儿童同意成员间通过“民主讨论、头领决定”决策。这种决策方式是4种决策方式中比例最高的方式。详见图2。

图2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决策方式的总体情况

可见,在小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权威人物的观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群体中的权威人物是因为其个人的能力、威信、特质等因素得到他人肯定后被筛选出的,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非正式群体具备极强的团结力。团结力具备很大程度的排外性和群体自我保护意识,例如排斥教师、家长、学校及其他群体的介入。

(三)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两个特点之外,非正式群体还存在约束力强和信息沟通迅速的特点。

1.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约束力强

只要是群体,都会形成某种行为规范,而非正式群体内部形成的这些规范没有明文规定,是自发形成的,虽然不具备正式群体的严格性,但是需要成员自觉遵守不得违背,对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这是小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成员违背了某一规范时,会受到其他成员的讽刺、排挤,这种约束力甚至超过正式群体的约束力。

2.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信息沟通迅速

与群体外的成员相比,非正式群体成员间倾向于交换他们获得的信息,成员之间亲密的关系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一旦有人获得某些信息,会迅速将其在群体内传播开来。成员会在课间甚至上课时间,通过讲悄悄话、传递纸条等方式分享信息。并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校园已经不能封闭交流空间,QQ、微信等都是有效的通讯工具,也被非正式群体成员充分利用。

三、影响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因素的调查

(一)影响小学生非正式群体主观因素的调查

1.非正式群体成员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状况

本次调查中,针对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共有57%的学生选择了“兴趣相同”。详见图3。

图3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的总体情况

可以看出学生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倾向于和自身志向、爱好、性格等方面相同的人成为朋友,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而形成伙伴群体。心理学研究表明:相同的兴趣和喜好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心理满足感,使他们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加深友谊。

2.非正式群体成员有相同观念、品质的状况

调查发现50%的学生选择了“聊天”作为他们的日常活动。详见图4a。55%的人选择了“集体活动一律参加”。详见图4b。50%的人选择了“随时约定”作为常见联系方式。详见图4c。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相同的志趣爱好可以使群体成员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不断加深彼此的感情。调查也显示:价值观念、性格、品质及需要相近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融洽的感情,这些个体更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二)影响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客观因素的调查

1.非正式群体成员时空相近的状况

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伙伴群体中的成员“都在本班”。详见图5。

可以看出学生相处距离较近或相处时间较久时,很容易形成非正式团体。班级中住在同一小区、同一村庄的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会同行,回家后也可以一起学习、玩耍。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类型的伙伴群体会存在于班级中。

2.非正式群体成员学校教育环境影响的状况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儿童入学以后,学校成为小学生成长发展的最主要环境。学校教育是教育管理者有目的、有组织地为小学生身心发展精心设置的一种环境,因此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7]71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在非正式群体中学习氛围“较差”。详见图6。

相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非正式群体中的学习氛围较差主要表现在对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低,缺失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调查也表明: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学习风气较差。一些教育管理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管理误区,以至于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管教产生了逆反心理。例如,某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违反班级纪律,便引起了教育管理者的厌恶,这些学生则认为自己被轻视,从而颓废,甚至走上与教育管理者对抗的道路。如果教育管理者不纠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将极大地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育管理者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

图4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相同观念和品质情况

图5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空间范围情况

图6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学习氛围总体情况

3.其他方面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之外,非正式群体还存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

第一,非正式群体成员家庭教育影响的状况。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影响孩子的教育观,而价值观又是推动人们采取行动的核心要素。[7]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教师,父母的教育观念、自身素质、教养态度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比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这些有着类似缺少家庭温暖经历的孩子会聚在一起,他们往往是不自信的,更有可能组建非正式团体。

第二,非正式群体成员社会环境影响的状况。由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维方式会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另外,网络、手机、电视等多媒体传播工具的普及虽然给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给教育管理者带来了不小挑战。儿童的自律性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某些媒体会对非正式群体发展产生负面作用。例如,儿童会模仿电视中的暴力情节、网络游戏等。

四、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指导策略

(一)正确认识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其融入正式群体

学校管理学认为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取向是符合教育目标并产生一定影响力的。[8]因此,只有正确理解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不盲目否认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教育管理者才可以积极引导其融入正式群体。学校管理学也认为非正式群体影响着正式群体,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动机与班集体、学校目标相同时,小组成员的行为可以激起其他同学的士气。[8]一个具有良好学习风气的非正式群体可以促进成员外的学生学习,这样的群体教师应该给予支持,并鼓励他们为班集体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对热爱公益活动以及体育运动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教师应支持并给予指导。学习氛围浓厚的非正式群体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动机与班集体、学校目标不一致时,教师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充分了解它们,拉近心理距离,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它们的优点与不足,发扬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从而引导它们积极健康的发展,最终为班集体服务。

(二)有效引导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增强其在班级的影响力

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往往在群体中备受好评并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在群体内部有较强的影响力,并发挥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因此,有效引导其核心人物能够促进对非正式群体的转化工作。一方面教育管理者应积极与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内心想法和情绪体验,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并避免逆反情绪。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也要扬长避短,善于发现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优点,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他们承担适合的班级工作,同时还应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他们在班级的影响力,提供机会使他们为整个班级服务。比如让非正式群体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担任学习委员,让群体中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班长等。

(三)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促进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学校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和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对其施加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故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和引导,做好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教育作用的互补性,才能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1.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教育是促进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的主要阵地。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或社团活动,增强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做可以使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慢慢融合。例如举行拔河比赛,建立英语角、啦啦操队等。其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奇妙的作用,教师要热爱学生,善于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特别要带动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粘贴班级合影、班级荣誉奖状等。最后,教师教育方式的作用对学生成长也很重要,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赞美、信任学生。

2.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是促进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的首要阵地。首先,父母要采用良好的教养方式,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尽力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做权威平等型父母,温暖而严厉,既鼓励自主性发展,又鼓励亲子间的双向交流,同时承担管教的责任。其次,与学校形成合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孩子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削弱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排外性。最后,家长自身应加强自我修养,以身作则。家长要尽量克服自身的不良爱好,如打麻将、手机依赖、网络依赖、电视依赖等,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这些不良爱好。否则将会导致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使孩子也养成不良爱好和习惯。这不仅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促使其融入学校非正式群体。

3.社会教育方面

社会教育是促进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的基础环境。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是由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多种教育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首先,社区是一个“大环境”,其文明程度和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这个“小环境”的一切。因此,有一个积极、快乐、健康的社区环境,对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社区应该多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倡导小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在活动中增强小学生的社区意识。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对于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由于网络的普及而导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在电脑或手机上随时随地可以看到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而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处于形成阶段的小学生,对这些大量的网络新闻事件还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维方式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这也会促使他们融入学校非正式群体之中。另外,互联网的普及给学校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教育管理者带来了不小挑战。因此,有必要组织有益的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消除或减少网络对非正式群体产生的负面影响。总之,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为学生创建一个干净、纯洁的社会环境,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努力消除非正式群体潜在的不良影响,引导并推动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综上,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它的存在不容忽视和否认,它们对于教育活动起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运用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和对待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其融入正式群体,并充分利用可利用的优势和资源,共同促进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者成员群体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