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进菲
古诗词之美,美在语言、意蕴和境界。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教好古诗词,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其大美,如课标所要求“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感悟,是可行的方法。
一、在诵读中品味
1.反复诵读,准确感知诗意
且不论古人对诵读重要性的论述与课标对朗读的要求,单就对文本理解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古诗的诵读自亦是如此。以这种方法去应对古诗中的字词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准确意思,不会出现理解跑偏、歪曲诗意的情况。如学习《夜宿山寺》一诗,学生初读,对“危楼高百尺”中“危”一词,就很容易理解为“危险”。抓住这一点,以问题“‘危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就会发现,诗中并无任何“危险”的意思表达,相反倒是处处体现楼之“高”。因此,学生也就能够领悟到“危”字在此处的准确意思,而明白“危楼”实乃“高楼”之意。
2.换词对比,理解诗中匠心
古人写诗,为求准确、妥帖、形象等往往会反复斟酌、调动词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个中匠心深意,小学生很难理解。为此,我们可通过换字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原诗用字的妙处。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对“日照香炉生紫烟”句中“生”字即可采用该方法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换成“升”字。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就会意识到,如用“升”字,仅可表示烟雾升起的短暂过程,且复归于消散;而用“生”字,则在前意之余,又增添了持续升起、源源不断之意。这样学生也就能够初步感受原诗句用字的精当。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牧童》诗中,“笛弄晚风三四声”句中“弄”字亦可进行换做“吹”“玩”等字的尝试。
二、在生活中品味
1.听故事理解诗意
每一首古诗都有它产生的独特背景,或时代风云变换,或个人经历感受,无不如此。教师可将诗词相关,如诗词创作时的背景、诗人的经历甚至逸闻趣事等,编成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这也有助他们深化对诗词的记忆、理解和感悟。如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时,对于该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不能安睡,而出门纳凉时的枨触心情,就可如此;否则,学生就很难理解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悲伤、失望之情。
2.结合诗中情感体味诗意
仍如上例,学生体味到了诗中文字背后所隐藏着的悲伤、失望之情,再来回望全诗,对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句中因纵横交错而产生的扩大深沉的意境,对于隐含于“胡尘”背景中的“泪尽”所透露出的无限心酸等,才能够作出合乎诗人本意的沉痛体味,和理解诗人期望当国者“王师”收复国土,却不幸空等“又一年”的警醒。
3.勾勒画面领会诗意
“画与诗初无二道。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原诗》,叶燮)。画与诗,虽艺术形式不同,对美的感受却是想通的。因此,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实际绘制画面等方式来感受诗词之美,是可行的方法。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即可通过学生想象与多媒体播放相关画面,来辅助对首句的理解,对于由晴朗的天宇、洁净的街道、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新柳等元素组成的色调清朗的图景下,所凸显出的送别友人时的欢快、希望,也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三、在情境中品味
1.创设语言情境,帮助理解诗意
囿于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等的积累不足,或不能及时调动经验积累服务于诗词学习,很多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往往处在懵懂状态,盲点、误区会很多。此时,教师以语言描绘诗中意境,引发学生的既有认知以服务于对诗词的理解,或为可行。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咏鹅》诗时,虽口中声声,背诵流利。但对于何为“曲项”“天歌”怎样“歌”“绿”与“红”究竟所指为何,并不十分清晰。此时,教师做语言故事讲解:“几个小伙伴正在河边玩耍,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鹅叫声,‘嘎——‘嘎——他们抬头一看,只见一群大白鹅正在河面上抻着脖子大声叫着。它们长着雪白的羽毛、红红的鸭蹼,在绿水间悠闲地游来游去……”。如此描绘,画面感极强、即视感活灵活现,学生也就能够明白诗意、感受到诗情。
2.创设赏析情境,帮助感受诗意
读诗要抓取诗眼,即诗中那些形象鲜明、极富深刻含义与饱含情感色彩的词语,然后反复推敲、进入诗境。如教学《春夜喜雨》时,即可以抓住诗句落笔即写下的一个“好”字来设问,“为什么‘好呢?”因为这场春雨“知时节”,在万物萌发、正需要雨水的时节,正好到来;在颔联中,这场春雨又表现得恰到好处,好到“潜”“润”“细”等成为它明显的特点,适时、润物、无声,伴和风而来、润万物有情;以至于到尾联中,由“好”而成为人们的“喜”,“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从而得到满城美景和无限喜悦。这对于帮助学生由诗人观春雨带来的喜悦之情出发,来理解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是有益的。
四、在音乐中品味
1.在演唱中感受韵味
古诗词,原本就是和乐而唱的。很多诗词,就是古人那里流行的音乐。直到今天,很多诗词学问大家,如叶嘉莹先生、杨雨教授,都保留着演唱诗词的习惯和情节。在很大程度上,演唱会较吟诵更能凸显出诗词原本的韵味,辅以恰当的旋律就更是如此。央视热播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就是这种传统的继续。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作为优秀古曲作品之一,学习它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央视节目的形式、依照自己的理解,结合著名作曲家傅雪漪先生的谱曲对它进行演唱。演唱中,以字行腔,配以传统戏曲的板眼尺寸,在曲调温婉、灵动间,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蕴含在诗中的来自周边环境清幽韵味、来自诗人的恬淡之情,无疑是有帮助的。
2.在演唱中感受情感
诗人的情感,很多时候并不会进行明确表达而是隐含于文字之后。而透过文字来理解隐含其后的诗人情感,除却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行悟解,也可以通过演唱的方式来进行。理解深厚,入情入境,真情投入,学生在演唱中所获得的情感感受也就更上一层楼。如课外学习欣赏《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词时,学生就可以尝试依照个人理解、迁移以往的诗词演唱经验,对其进行演唱,尤其是对末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进行一唱三叹,辅以左手三连音的节奏配合,对于年龄尚小、尚无夫妻离别之情经验的小学生来说,理解隐含其中的对丈夫的思念情感,就会有辅助之益,这是单凭诵读和静态的阅读所无法确切感受得到的。
总之,如叶嘉莹先生所说:“詩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但对于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来说,怎样寻找科学的方法、通过怎样的途径去使学生的心灵“苏醒”,让古诗词之美靠近学生、成为学生心灵的一部分,始终是我们需要进行探索的事情。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相国庙街小学(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