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英
[摘要]为了用活情境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借助操作情境,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借助对比情境,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
[关键词]情境;素材;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86-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采用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种方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由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教材的呈现应在运用图片、表格、文字等形式的同时,逐渐增加数学语言的比重。
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无論教师采用哪种类型的情境素材,只要深刻地挖掘出素材背后的数学味,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思维活动,让学生对该数学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就是高效课堂的体现。
一、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数学问题源自生活,人们又努力想办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办法就变成了数学思想方法。例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教材中设计了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最终总结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我在教学中对该课的情境导入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选择走哪一条路近”的生活情境,通过具体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师(出示右图):同学们,请大家看这个三角形,①表示小张从家到公园的路,②表示小张从公园到学校的路,③表示小张从学校到家的路。小张每天要从家里到学校,有哪些路可以走,他走哪一条路更近呢?
生1:小张可以走①+②,也可以直接走③。我觉得肯定是走③更近。因为①+②有两条路,③只有一条路,③的长度看起来更短。(教师板书:①+②>③)
师:如果小张要从家到公园,有哪两条路可以走呢?走哪一条路更近?
生2:小张从家到公园,可以走①,也可以走②+③。我用尺子量了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发现小张走①近。(教师板书:②+③>①)
师:如果小张要从公园走到学校,有哪些路可以走?走哪一条路更近?
生3:小张从公园走到学校,可以走②,也可以走①+③。我用尺子量了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发现小张走②近。(教师板书:①+③>②)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三个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共同点吗?
生4:我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发现走哪一条路更近,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困难。我把学生的发现用三个不等式记录下来,再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这三个不等式的共同点,充分发挥了这个生活情境的价值。
二、借助操作情境,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数学课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把指尖的经验转化为数学思考,更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直观。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到可能性大小与物体的相对数量有关系,我发给学生4个红球和4个黄球,让他们按要求摆出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可能性。这里有一些红球和黄球,(出示探究任务要求:只能摸出红球;只能摸出黄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于黄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于红球)还有4个探究任务,请你先独立设计出4种不同的摸球方案,再在小组内分享你的设计。
生1:第一个任务,只能摸出红球,我们组认为袋子里只能放红球,不能放黄球,可以放4个红球、3个红球、2个红球或1个红球都可以;第二个任务,只能摸出黄球,可以是4个黄球、3个黄球、2个黄球,也可以是1个黄球,就是不能放红球;第三个任务,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于黄球,我们组认为红球的个数比黄球的个数多就可以了,我们在袋子里放了4个红球和2个黄球;第四个任务,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于红球,我们组认为黄球的个数比红球的个数要多,我们在袋子里放了4个黄球和1个红球。
生2:我有补充,我们组认为第三个任务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是四红一黄、四红两黄、四红三黄、三红两黄、三红一黄、两红一黄;第四个任务也还有不同的摆法,可以是四黄一红、四黄两红、四黄三红、三黄两红、三黄一红、两黄一红。
师:四红一黄、四红两黄、四红三黄,那你们觉得哪一种情况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呢?为什么?
生3:四红一黄,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红球的数量多,黄球的数量少。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借助学具,采用开放式的操作情境,让学生自由创作,形成了很多种不同的操作结果。这样的操作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操作结果。
三、借助对比情境,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
对比情境是教师呈现一组具有比较性质的情境素材,让学生在比较中辨析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折角活动,第一次折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第二次折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比较角的大小。
师(展示部分学生折的角):同学们,我们来比一比这些角,你觉得哪个角最大?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1:我觉得小红折的角最大,因为小红折的这个角的两条边比别人的长。
生2:不对,比较角的大小不是看两条边的长变,应该看这个角张开的大小,所以我认为是小张折的角最大。
师:是的,我们比较角的大小要看角张开的大小,不是比较角的两边的长度。(我依次用弧线画出每个角张开的大小)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角张开的大小,最大的是小张的角。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为了帮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借助学生折出来的角演示角张开的大小,突破教学重难点和易错点。
总之,数学课堂中的情境素材有很多,有的素材偏向趣味性,有的素材偏向知识性,有的素材偏向拓展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情境素材,比如,教低年级学生时,可以选择偏趣味性的故事情境或游戏情境导入新课内容;教中高年级学生时,可以选择拓展性的情境导入新课内容。教师在选择好情境素材后,还应当根据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有效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责编: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