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2020-04-02 17:17杨峰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杨峰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锤炼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51-0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激发好奇心。探究科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属性,与生俱来。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欲望,教师应该予以保护。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如教学《水是生命的源泉》时,教师可以用一则谜语导入新课:“双手抓不起,千刀万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这则谜语比较新奇,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通过思考就能找到答案——水。接着,教师用思维导图(如下),引导学生深入学習,使学生获得新知。

二、运用知识和技能,培养认识世界的能力

学习科学,不仅仅是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不仅仅是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还要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培养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以《水是生命的源泉》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将水、白醋、牛奶、空气分别放入不同的袋子里,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猜猜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在哪个袋子里。教师指导学生先把这几种物质分成三大类,然后在大类里面找出水来。这样一个课堂活动非常有趣,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捏、抬、掂、嗅、摇晃等方式,运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很快就把以上物质分成三类:水、白醋、牛奶是一类,这一类物质会流动;石头、木头、树叶是一类,不会流动;空气是一类,没有形状。最后,学生通过味觉和嗅觉判断出水在哪个袋子里。

这里,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认识到水的部分物理属性,同时通过对比,认识到周围世界其他物质的属性。

三、锤炼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对儿童的启蒙,最根本的就是思维方式的启蒙。教师应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学设计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入手。

科学教学的设计应该分为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制定方案一实施探究一展示交流一拓展创新。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围绕发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在制定方案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假设提出活动的大致思路,为接下来的科学验证做好准备。在实施探究环节,教师要从目标、方法、步骤、分工、注意事项、时间等方面展开,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在第五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多次交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拓展思维,创新方法。

四、明辨是非。形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没有了,谈何人的发展?因此,科学教学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放到重要的地位。

学生生活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能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和便利,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自然受到了破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带领学生明辨是非,形成科学的生活态度。还是以《水是生命的源泉》教学为例,教师要开展地球水资源现状教育,让学生明白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在利用水资源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节水的含义,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节水就是要合理地利用水,高效率地利用水。通过讨论,学生对水的利用有了一个正确的观念,为后面的节水行动指明了方向。

(特约编辑:木清)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