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莉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若干年,但是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语文本身庞杂而丰富的特性,让语文学习变得艰难不易。如果只是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唯有对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方式进行变革,积极进行混合式学习方式的有效探索,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泛学、深学、真学与乐学。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年级;阅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20-02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从教师单纯地“教”到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但是,由于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方式十分单一,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在封闭的教室中完成,这显然不能够满足他们喜欢新奇、渴望改变的心理,特别是传统的“面对面”的授课方式,虽然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比较直接,但是也极容易让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刷脸”过程中产生一种学习的厌倦感,一种审美的疲劳感。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已广为人们接受。近年来,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学习模式,已经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青睐,也逐渐被引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中来。对此,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方式的探索也就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泛学。学习方式的积极改变
现代的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已经变得特别宽泛,如果学校与教师不能够在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上有一个“宽”“广”“深”的意识,对学习的方式、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学习就会慢慢地失去吸引力,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泛学”,就需要把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行适度地拓展,这既表现在课堂教学空间的扩大上,又表现在课堂向课外的有效延伸上。比如,学习苏教版《九寨沟》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关于九寨沟来历的短片,让学生对九寨沟获得一种直观认识,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九寨沟的歌曲,让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美景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播放九寨沟的旅游片,让学生对九寨沟的美有一种直观上的感受。如此种种做法,会让课文立起来,变得有色彩、有声音、有形象,让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的文本做成一个文字、图像、声音融合在一起的课文学习网页,在课堂学习的时候,适时地进行资料点击与链接,及时地进行讲解与分享,实现一文深教、一文多教、一文美教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还是四十分钟的课堂,但是学习容量、厚度却是大大增加,它改变的不仅是课堂“教”的形式,更是学生“学”的方式。
另外,要想实现学生的“泛学”,课前学生利用资料与网络进行的先学就显得很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丰富的网络资源与语文学习进行有效融合,让网络资源为学生所用呢?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导”的工作。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够在网络资源中进行有重点地选择,教师就要做好一个引路人,不然的话,学生同样会迷失在“刷屏”的路途上。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布置一些项目性学习任务,利用班级的QQ群或是微信群下发一份简单的学习清单,引导学生在无边的网络资源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并且学会筛选与整理,避免被湮没在大量的无效信息之中。比如,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份课前学习清单,让学生对文本的作者、写作的背景进行一个查询,对文本内容中的难点在网络上寻求帮助,为文本寻找一些同步的声音、视觉上的素材等,清单的内容不用过多,两三项为宜。然后在课堂学习时,根据学生课前所学的情况,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选择,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这样,课堂教学在学生先学的前提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效果定会很好。
二、助学。学习效果的有效保证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效果总有些不尽如人意。因为学习内容的广博丰富,再加上各个教师对教材内容选择的不确定,导致不同的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多有不同,所以教学效果也有着天壤之别。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混合式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证呢?
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学生难以在课堂的四十分钟内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有的内容比较长而且学习难度比较大,学习的重难点也不容易有效突破。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混合式阅读方式的加入。课文学习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首先由教师下发课文的学习清单,把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分成几类,如重点字词、关键语段、情感升华点、适当拓展类等,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资料的查询,网络资源的查找学习,形成一個自己的课前学习体系;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学习交流,学习汇报的内容包括查找到的文字资料,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材料,或者是与课文有关的声频。通过一系列的课前任务型自学,学生的先学效果就会得到有效的保证。第二步,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与讲解,把微课视频发放到班级的QQ群中,学生可以点击学习,寻求有重点的帮助。这样,课前的先学效果又会上一个台阶。在这样的先学基础之上,再去开启第三个步骤的课内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在这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课前先学资源都是共享的,通过言语的交流或是点击链接,把文字、图像、声音呈现出来,这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的空间,有效地助力学生的语文学习。第四个步骤,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学习社区,成立班级学习讨论群,或学习讨论组,在这个群或者组内,各个学生的课前学习资料可以共享,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与讨论,当然,也可以就学习的方法及心得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这样的四个步骤的学习,不仅有效地挖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也实现了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不管是在网络上的“面对面”,还是在课堂中的面对面交流,学生收获的不仅有知识,更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在共同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伴成长的美好情感,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与提高。
三、诊学,学习成效的及时反馈
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加入,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情,从而调整教学方向,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说,在课文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通过QQ群的公告来向学生传递信息,收集学生对课文的疑问,学生在群中进行及时反馈后,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如果教学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当堂进行随机的教学成果的检测,如完成课后的阅读分析题或是进行随堂练笔,然后在课堂中及时地进行交流与展示,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与重点指导。另外,还可以进行线上的分层测试及辅导,测试题可以分成ABC三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分类选做。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学情,也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辅导。
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教学直播间”的方式在线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学生可以到直播间留言,把自己有疑惑或是需要解答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集中分类,再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在直播间中进行循环播放。学生再针对性地收看有关的讲解视频,解决自己在学习上的存疑问题。
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就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集中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师生、生生在课堂中的多向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用好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成效。
四、优学。学习过程的组合优化
语文学习的面特别广,仅仅依靠教师一学期几十节课的讲解与传授,是难以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的。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先进的线上课堂的优势,就可以使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语文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其一,学习内容的有效优化。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选择的不仅仅只是文本这个单一的学习体,他们还可以打开网络上的学习网站,对文章重点段落进行赏析,学习谋篇布局的写法,感受遣词造句的巧妙、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等,也可以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以及讨论组的共享资料来学习,或是通过教师课前发布的微课视频来进行有重点的学习……学习内容的丰富,必能够带来学习效果的优化。
其二,教师教授方式方法的优化。传统课堂中,教师掌握及能够利用的资源很有限,学生学的途径更加窄小。而通过混合式学习,有效地冲击与改变了教师“教”的理念及方式,教学的空间扩大,教学的内容加大,教学的思路拓宽,带给学生的会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与收获。
其三,师生交流分享方式的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为一问一答的口头交流方式,师生交流的方式单调乏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与积极性的调动。而通过混合式学习方式的探索,建立起線上、线下的多种讨论交流方式,学生既可以感受到自由状态下与教师、同学交流“刷屏”的快乐,也可以得到与教师、同学面对面的有眼神、有肢体参与的“刷脸”交流的情感满足,师生、生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乐融融。
混合式学习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参与与融合,体现了信息时代对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一种新变革,体现了师生两个教学主体之问沟通与交流方式的一种新转变。这种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方式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而且可以实现在传统的课堂“刷脸”与现代课堂的“刷屏”之间的随意切换,从最大的层面上有效地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课堂;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