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中介作用

2020-04-02 07:20:46徐慧敏张娜元国豪赵梦雪程晓彤王佳冯正直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偏向新兵负性

徐慧敏,张娜,元国豪,赵梦雪,程晓彤,王佳,冯正直*

1陆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重庆 400038;2解放军96881部队心理服务中心,河南洛阳 471000

新兵是军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角色转变。新兵训练作为新兵入伍后的第一适应期,是角色适应最困难的阶段[1]。研究表明,新兵的心理健康对于快速适应军队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然而,新兵训练期间高强度的训练、严格的管理、全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封闭的军营环境等因素,都会增加新兵罹患心理问题的风险。

素质压力模型理论(diathesis-stress theory)认为,外在生活事件与个体内在素质的交互作用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3]。生活事件的发生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但生活事件是否会导致心理问题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4-5]。目前,针对两者之间中介因素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社会支持、人格特征、情绪调节策略及应对方式[6-8]。此外,认知中介也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当接到同样的新任务时,有的人会认为是负性事件,焦虑不已,有的人则视之为正性事件,充满期待,但是,目前尚缺乏对认知中介作用的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认知因素尤其是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于负性信息存在加工偏好的一种特质)是抑郁症状产生、持续及发展的重要原因[9]。而近年来针对高原军人的研究表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也可负向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10-11]。但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了。本研究以某部新兵为研究对象,假设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新兵的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生活事件通过负性认知加工偏向起作用,并采取横断面调查数据对以上假设进行分析及验证,以期阐明新兵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学指导,从而提升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维护部队和谐稳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部2018年9月入伍新兵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测评问卷调查。共收回2252份问卷,剔除不完整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193份(97.38%),其中男2124名(96.85%),女69名(3.15%),年龄17~24(19.30±1.51)岁;独生子女683例(31.14%),非独生子女1510名(68.86%);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16名(0.73%),高中977名(44.55%),大学及以上1200名(54.72%)。

1.2 测量工具

1.2.1 军人生活事件量表 用于评估军人在工作及生活中的生活事件刺激量[12]。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重测相关系数为0.79。量表包含45个项目,每个项目需从发生时间、发生次数、事件性质、精神影响程度及影响持续时间5个方面加以评定。单一事件刺激量为: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发生次数。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即为各事件刺激量的累计总分。

1.2.2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 经过删减后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在军人群体中的测量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及3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9、0.81、0.79、0.80。该问卷共16个条目,包含负性注意偏向、负性记忆偏向、负性沉思偏向3个维度,采用1(完全不符合)到4(完全符合)四级评分[9,13]。问卷总分越高,代表个体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程度越高。

1.2.3 军人心理健康量表 军人心理健康包括心理状态、心理能力与心理素质3个维度,用心理健康总分来评估[14]。心理健康总分越高代表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15]。①军人心理健康能力量表,包含46个条目,得分越高,代表心理健康能力越强[16];②军人心理健康状态量表,包含58个条目,用以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得分越高,代表心理健康状态越差[17];③军人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包含78个条目,得分越高,代表心理素质水平越高。该量表信效度较好,所有条目均采用1~5级评分。

1.3 现场心理测评 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以营为单位进行。整个测试过程均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实施,采用统一指导语解释调查的目的、方法以及保密原则,现场施测,当场回收问卷,保证回收率100%。

1.4 调查对象分组 按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和文化程度对新兵进行分组。按照性别分为两组:男性组(n=2124);女性组(n=69)。按照是否独生子女分为两组:独生子女组(n=683);非独生子女组(n=1510)。按照家庭构成分为3组:双亲组(n=1965);单亲组(n=168);其他构成组(n=60)。按照文化程度分为3组:高中以下学历组(n=16);高中学历组(n=977);大学及以上学历组(n=1200)。

1.5 心理健康指标的计算 心理健康能力是表示个体从事心理活动所具备能力的指标,通过心理健康能力量表的46个条目总分来计算,分数范围为46~230。心理健康状态表示个体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状态,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外显指标,通过心理健康状态量表的58个条目总分来计算,分数范围为58~290。心理健康素质是表示军人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要素的指标,通过军人心理素质问卷的78个条目总分来计算,分数在78~390为有效。心理健康总分是反映军人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指标,通过心理健康能力、心理健康状态及和心理健康素质这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计算。

1.6 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新兵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以正性事件、负性事件、生活事件总分、负性注意、负性记忆、负性沉思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总分与心理健康能力、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健康总分为变量,逐个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

1.7 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以生活事件的两个维度(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3个维度(负性注意偏向、负性记忆偏向、负性沉思偏向)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生活事件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1.8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将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作为生活事件及新兵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进行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中介模型,模型涉及3个潜变量:生活事件(负性事件、正性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负性注意偏向、负性记忆偏向、负性沉思偏向)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能力、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素质)。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模型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同时,采用偏差Bootstrap法重复抽样5000次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1.9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Version 22.0, IBM Co.,US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人口学特征新兵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总分进行差异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和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生活事件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新兵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最后采用中介模型对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生活事件与新兵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特征分析 ①在心理健康能力方面,男性新兵得分明显高于女性(t=2.85,P<0.01);新兵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健康能力越强(F=4.76,P<0.01);②在心理健康素质方面,男性新兵得分明显高于女性(t=2.72,P<0.01);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兵得分高于高中及以下(F=6.22,P<0.01);③心理健康状态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文化程度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心理健康总分方面,男性新兵得分明显高于女性(t=2.74,P<0.01);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兵得分高于高中及以下者(F=5.42,P<0.01,表1)。

2.2 新兵心理健康得分与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新兵心理健康能力、素质以及总分分别与生活事件、负性注意偏向、负性记忆偏向、负性沉思偏向呈明显负相关(r为-0.07~-0.46,P<0.01)。心理健康状态则与之呈明显正相关(r为0.08~0.45,P<0.01,表2)。

2.3 新兵生活事件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心理健康的逐步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注意偏向和负性沉思偏向这3个因子进入方程,共解释24.1%的变异,其中负性沉思偏向单独解释量为21.2%(表3)。

表1 新兵心理健康特征分析(分, )Tab.1 Characteristics of recruits' mental health (scores, )

表1 新兵心理健康特征分析(分, )Tab.1 Characteristics of recruits' mental health (scores, )

与女性比较,(1)P<0.01;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比较,(2)P<0.01,(3)P<0.05;与高中文化程度比较,(4)P<0.05。

项目 心理健康能力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健康总分性别男(n=2124) 197.06±26.88(1) 65.57±13.09 322.78±46.28(1) 147.87±25.39(1)女(n=69) 189.30±22.04 68.16±11.76 307.42±40.21 139.40±22.63独生子女是(n=683) 196.38±27.55 66.45±15.94 323.64±47.33 147.63±26.39否(n=1510) 197.00±26.42 65.29±11.50 321.69±45.64 147.60±24.86家庭结构双亲(n=1965) 196.97±26.91 65.67±13.25 322.54±46.37 147.73±25.46单亲(n=168) 196.46±25.53 64.89±9.54 322.20±43.14 147.72±23.77其他(n=60) 192.73±25.84 67.42±15.14 314.57±47.86 143.13±25.78文化程度高中以下(n=16) 180.44±35.15(2)(4) 70.38±16.74 297.06±57.03(3) 132.34±32.31(2)(4)高中(n=977) 195.31±26.97(3) 65.60±13.97 318.21±47.52(2) 145.79±25.74(2)大学及以上(n=1200) 198.25±26.37 65.63±12.20 325.97±44.52 149.29±24.76

表2 新兵心理健康得分与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相关性分析 (r)Tab.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ife events and NCPB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recruits (r)

2.4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介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1.56,拟合优度指数(GFI)=0.979,调整后拟合优度指数(AGFI)=0.953,规范拟合指数(NFI)=0.974,比较拟合指数(CFI)=0.976,近似误差的均方根(RMSEA)=0.069,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结果显示,新兵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总效应为-0.22[P<0.01,95%CI:-0.330~-0.143],直接效应为-0.16(P<0.01,95%CI:-0.254~-0.086),中介效应为-0.06(P<0.01,95%CI:-0.099~-0.03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7.27%(图1)。

表3 新兵生活事件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心理健康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Tab.3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life events and NCPB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recruits

图1 新兵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结构模型Fig.1 Structural model of life events, NCPB and mental health of recruits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男性、文化程度高的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好,这与现有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8]。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女兵自身心理生理特点与男兵不同,女兵对军营环境的适应能力较男兵差,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文化程度水平高的新兵心理健康水平也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新兵,所获得的社会资源越多,而社会资源有助于减少个体的心理困扰[19];同时文化程度高的新兵接受过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更多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对环境的适应力更强。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兵生活事件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均呈明显负相关。其中,生活事件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得分越高,心理健康能力和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越低,心理健康状态越不佳。值得一提的是,正性事件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只是相关系数较低,这表明正性事件也可能作为压力事件而促发心理问题[20]。既往研究发现,约92%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曾遭遇过促发性生活事件[21],尤其是羞辱性及丧失性生活事件[22]。因而在新兵训练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新兵的生活事件,如当众责罚等。回归方程表明,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注意偏向和负性沉思偏向对新兵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其中,负性沉思偏向最具预测力,其单独解释量为21.2%。沉思也被译为反刍思维,最先由Nolen-Hoeksema在反应风格理论中提出,是指个体在产生消极情绪时,过度、反复思考情绪本身及事件的前因后果[23]。沉思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在出现消极情绪时采取沉思反应风格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明生活事件不仅直接作用于新兵的心理健康,还通过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中介作用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Hankin等[24-25]提出的“认知易感素质-应激理论”(cognitive vulnerability-stress theory)认为,负性生活事件会导致负性情感,而具有认知易感素质(包括负性归因、自我认知偏差、负性认知方式等)的个体会使这种负性情感持续存在,从而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具有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个体,往往会更多地注意负性生活事件,持续关注自身的负性情感,对事件结果做出消极的解释,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未来的研究宜针对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改善训练做进一步探讨。以往的研究表明,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心理健康均有消极影响,但它们大多使用症状自评量表或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实质上测评的是短期内的个体心理健康状态[8,10]。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作用于心理健康能力及素质,而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相对较小。有研究指出,心理能力和素质水平影响甚至决定了个体的心理状态[14,26]。这说明,生活事件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是通过心理能力及素质这两个内隐稳定的维度起作用的,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阐述。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呈明显负相关,且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新兵训练期间,训练管理、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改变等因素都有成为应激源的可能性,因此在对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关注新兵的性别及文化程度差异,尤其关注女兵及低文化程度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减少新兵训练过程中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免当面批评、当众责罚等事件的发生;三是开展认知教育,尤其是针对性靶向聚焦于沉思的教育,同时宜重点关注高负性沉思偏向的新兵,鼓励并教导他们在出现消极情绪时采取情绪调节策略,使注意力从消极情绪中脱离,从而维护并促进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偏向新兵负性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报(2022年1期)2022-01-21 02:50:24
新兵,请入列!
政工学刊(2021年6期)2021-06-08 06:48:58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02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9:44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国内研发、对外开放与偏向性技术进步:以我国工业行业为例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