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斌 李飞飞 余飞宇* 汪江涛 王冬兰 王 萃 张闫娟
(1上海海丰大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省盐城市 224110;
2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崇明区 202171)
在水稻育种和田间试验中,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人工移栽方式进行水稻种植,这与当前水稻生产实际情况不相符;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水稻人工移栽在用工安全、节约成本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探索适合水稻育种和水稻田间试验的播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笔者比较分析了人工穴播和机穴播对不同水稻品种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探索出可供水稻育种和田间试验采用的简易播种方式。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于2019年5月至11月在上海市崇明区新海镇跃进农场良种研发部9号田和10号田进行,试验总面积为2.13 hm2。供试水稻品种为光明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光明粳5号”“银香38”“光明糯1号”“光明糯2号”,播种日期均为6月4日。
试验依据水稻播种方式不同设2个处理:(1)人工穴播,种植行距26 cm、穴距12 cm,每667 m2播种量为4.0~4.5 kg,每个品种种植2 666.67 m2,不设重复。(2)机穴播,种植行距25 cm、穴距12 cm,每667 m2播种量为6.0~7.0 kg,每个品种种植2 666.67 m2,不设重复。2个处理除播种方式不同外,其他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均按照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提供的水稻栽培措施进行统一操作。
1.3.1 苗数和穗数调查
在苗期、分蘖盛期、成熟期,采用5点法,调查水稻在田苗数和穗数,每点调查1.0 m2。
1.3.2 考种与测产
在成熟期每处理采用5点法,测定水稻有效穗数和株高,并随机选取30株稻穗测定每穗总粒数、空瘪粒数、穗长。用“久保田”收割机进行全部收割,计算实际产量。
由表1可知,从每667 m2基本苗数、高峰苗数、有效穗数看,4个水稻品种均表现出人工穴播处理少于机穴播处理,其中,每667 m2基本苗数平均少3.35万苗,每667 m2高峰苗数平均少7.11万苗,每667 m2有效穗数平均少3.90万穗;从分蘖成穗率来看,4个水稻品种均表现出人工穴播处理高于机穴播处理(“光明糯2号”的成穗率除外),其中,分蘖率平均高10.80%,成穗率平均高2.05%。以上结果表明,水稻采用机穴播比采用人工穴播更易获得较高的基本苗数、高峰苗数和有效穗数,但分蘖成穗率则比采用人工穴播的低。
表1 不同播种方式对不同水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
由表2可知,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看,4个水稻品种均表现出人工穴播处理高于机穴播处理,其中,每穗总粒数平均高15.8粒,每穗实粒数平均高18.5粒,结实率平均高3.5%,千粒重平均高0.3 g(相差较小)。以上结果表明,水稻采用人工穴播比采用机穴播更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
表2 不同播种方式对不同水稻品种灌浆结实的影响
由表3可知,从株高看,4个水稻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表现无明显规律性,且平均株高相差不大,人工穴播处理比机穴播处理平均高0.1 cm;从穗长看,4个水稻品种均表现出人工穴播处理比机穴播处理长,但两种处理间穗长平均仅相差0.6 cm,差异较小;从始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看,4个水稻品种在两种播种方式下没有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对4个水稻品种的株高、穗长、始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的影响较小。
表3 不同播种方式对不同水稻品种生育特性的影响
由表4可知,从实际产量看,4个水稻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表现无明显规律性,且实际产量相差不大,人工穴播处理比机穴播处理平均每667 m2实际产量高4.4 kg。其中,“光明粳5号”“光明糯1号”“光明糯2号”人工穴播处理比机穴播处理平均每667 m2实际产量分别低6.1、14.4、6.4 kg,“银香38”人工穴播处理比机穴播处理平均每667 m2实际产量高9.4 kg。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对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影响较小。
表4 不同播种方式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在不同播种方式下,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对温光等资源的利用也有所不同,进而对水稻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上,采用机穴播更易获得较高的基本苗数、高峰苗数和有效穗数,采用人工穴播更易获得较高的分蘖成穗率,更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但两种播种方式间生育期无差异,产量差异也较小。
人工穴播与机插秧、手插秧相比,可节省大量的劳动成本,与机穴播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易清理、易控制等诸多优点。因此,人工穴播适宜在水稻育种和水稻田间试验中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