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红丽 刘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先驱”,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动态。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说说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的原因。
3.能结合资料,了解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感受科技的精彩。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明确略读要求
1.读课题。
这是本单元第几篇课文?前面几篇分别是什么?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梳理:依托文本能解决的: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依托文本不能解决的:查资料、向别人请教。
2.交流:通过预习,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相机理解课题的意思。
3.读导读提示,学习本文有哪些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2)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有哪些最新成就?
师小结:今天我们将用前面所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 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初步预习的基础上尝试自己通过读课文了解题目的意思,梳理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及导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激发学生带着问题、用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本课的欲望。)
二、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怎样逐步实现的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字词。
九天揽月 火焰 先驱 实施 实践 不懈 宛若 里程碑
相机理解“先驱”。
(1)联系上下文理解。
追问:文中还有谁被称为先驱?(杨利伟载人航天第一人,被称为先驱。)
(2)借助资料进一步理解先驱。
古代有万户试飞,现代有没有呢?遇到文本不能解決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查资料、问别人)
出示教师查阅的资料,了解中国空军的先驱——
冯如坚持试飞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先驱一词的理解,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了解关联的两个人——万户和杨利伟,为后面体会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埋下伏笔。补充中国空军的先驱——冯如,一方面是加深对先驱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依托文本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用查资料的方法去解决。)
3.梳理内容,提取信息。
(1)回顾:梳理内容用哪些方法?(图表法,如《琥珀》用的鱼骨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的表格。)
(2)学生自主完善下面的“科技动态表”。
A.根据上面的“科技动态表”,说说主要内容。
B.横向纵向比较,发现了什么?
引导:发现1.从写法上看,先写时间,再写事件,还写了对这件事的评论。
发现2.按时间的顺序从古至今写,古代写得少,主要写新中国成立以后航天科技成就,科技蒸蒸日上,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祖国越来越强大……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格”“横纵比较表格”,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去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从了解内容到关注写法,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意图。)
4.比较新闻与原文,感受写法。
(1)师播报新浪网登载的关
于“神舟五号”的一则新闻报道: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次日6时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
(2)学生将新闻与原文第5、6自然段进行对比,自主发现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都是在介绍“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件事。
不同:新浪网登载的文字比较简洁,而且是在2013年10月16日就登载出来了。而课文是写的多年之后回顾这件事,写得要具体一些。
(3)课文只写这部分可以吗?
师小结:本课是一篇通讯,报道的内容详细深入,如果只写这部分,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环境及背景等都不了解,也就感受不到千年逐梦的过程及蕴含的科学精神。
(设计意图:利用新浪网登载的新闻报道与课文第5、6自然段进行比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只写这部分可以吗?让学生在对比与思辨中体会通讯在表达上的特点,从而为接下来联系文本体会科学精神作好了引路。)
5.说说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的原因。
(1)回顾:《琥珀》告诉我们怎么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找关键语句,联系文本,结合生活经验找依据。)
(2)学生再次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并在纸条上写下表示原因的一个词,或是一个短语。
6.全班汇报。
抽学生汇报,围绕纸条上的关键词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讲述飞天梦实现的其中一个原因。
预设1:勇于实践、科学献身
(1)抓住万户尝试火箭飞行相关语句交流。
(2)品读杨利伟三句话: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补充资料:载人航天第一人杨利伟“返航后,为什么再也没上过太空”?学生谈感受,进一步理解先驱这个词的意思,感受为科学奉献精神。
预设2:众志成城、团结协作
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交流。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师引导: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需要各行各业的人,需要多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
预设3:敢于奇思妙想
(1)读词语,想到了什么?
嫦娥奔月 人飞上天 空中飞车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2)观察“科技动态表”,联系全文,交流“去掉第1自然段可以吗”。
(3)师小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最初来源于梦想,中国古代流传的一些传说、神话,是他们奇妙的想象。没有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美好愿望,就没有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勇于实践、坚守执着、坚持不懈、共同协作地去追梦,就不会有梦想实现的这一天。第1自然段描写中国古代炎黄子孙的美好愿望其意义是什么?
(补充完善“科技动态表”: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師小结完善板书:缘梦 追梦
(设计意图:本单元习作要求是写“我的奇思妙想”,这样的设计为后面的习作教学做好铺垫,让学生明白发明创造源于奇思妙想,任何奇思妙想通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会变成现实。)
三、了解航天领域的最新成
就,激发科学兴趣
1.最新成就播报。
(1)2019年1月3日之后,我国航天科技又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2)学生借助航天科技动态表格按时间、事件、影响或意义的思路播报最新成就。
2.想象说话:根据下面的资料提供的信息,推测一下,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哪些新的成就能载入我国的航天史册呢?
“嫦娥四号”之后,下一步就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的“回”。我国的“嫦娥五号”计划从月球飞回地表,并从月球带回岩石、土壤等样品,这也将意味着我国载人登月任务提上日程……
……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想去解决?
师:回家查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相信你会了解到更多科学的奥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所查的资料,开展“新闻播报”、学生推测想象、教师补充资料等活动,了解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作者:重庆市长寿区川维小学校/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