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至理名言,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时俱进,群策群力,勇于创新,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营造新颖化、趣味化、科学化和探究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星空中展翅翱翔。本文抛砖引玉,期待大家一起商榷。
【关键词】 媒体技术;探究能力;开放设问;大胆质疑;初中生物
无论是“15/20/10”的教学模式,还是“三段四模块”的革新措施,课堂提问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尤其是行之有效的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既是强化学生记忆和激活创新思维的催化剂,也是师生与生生互动合作的平台,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铺平道路。
一、借助媒体技术,引入概念提问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假如教师只是采取单刀直入的口头提问形式,往往不能诱发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应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自然引入新概念,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例如:笔者在执教“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根毛吸水过程和细胞吸水原理,就在备课时先从网上下载了“细胞吸水、失水过程”三维立体动感画面以及“根毛吸水过程”的flash动画;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就直接打开上述课前制作课件展示上述精彩的情境,同学们一边观赏,一边荡起思索的情感涟漪;接着,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大问题:(1)植物细胞一般符合什么条件就能处于吸水状态?(2)常见的植物根毛细胞通过哪些途径吸水的?(3)水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然后,要求各学习小组紧紧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可见,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亢奋状态,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二、适度提出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先导,因此,进一步完善初中生物提问细节至关重要,但必须把握“四个维度”:
1.难易适度: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簡单,应该让学生通过“跳一跳”后顺利地摘到“桃子”;否则,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优势,甚至会出现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良现象。
2.跨度适中:教师只有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清前后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协调发展。
例如:笔者在执教“呼吸作用”一课时,就开门见山地提问:“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分别怎样的?”顿时,教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同学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与想法,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光合作用的实质不仅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而且逐步实现光能向化学能转化,并且贮藏于对应的有机物中。
3.显示梯度:所谓梯度充分体现了“由易而难,由小到大”的原则,能达到层层递进和融会贯通的目标。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时,先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回顾种子、叶、根、茎、花等旧知识,初步实现化大为小的宗旨;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之间有什么异同?”这一核心课题,从而非常顺利了达成课堂三维教学目标。
4.疏密有度:疏密合理是高效课堂提问的显著特征,教师提出的问题除了营造师生互动的高潮氛围以外,还要产生片刻的停顿,让学生脑海里的信息通过梳理与加工后,深层次把握问题的实质。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小实验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以下问题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时,为什么必须将摘下的叶片放置于酒精里隔水加热?是否可以找到正确鉴定种子内贮藏有淀粉的办法?由于上述问题疏密有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效率。
三、尝试开放设问,拓宽知识视野
开放性提问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张开求异思维的翅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思考与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稳步提升。一般而言,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提出开放性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形式:“若……,则……”“假如……,就……” “如果……,那么……”“你是否有更佳的办法解决问题吗?”以及“难道这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吗?”
例如:笔者在执教“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这一小实验时,就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若水升温消耗的热量低于大豆的燃烧热,大豆燃烧所损失的热量则流向何方呢?”此时,各学习小组一边动手实验,一边仔细观察与思考,并提出了几个言之有理的主张,为进一步完善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环境的创设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喜人。
四、鼓励大胆质疑,提高创新意识
有人认为教师才有资格进行课堂提问,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进行大胆质疑属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一个亮点,尤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鼓励学生勇于向“学术权威”或“师道尊严”挑战,勇于树立发散思维意识,学会自主提问和同学之间相互倾听,逐步把课堂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下放给学生,让问题成为学生积极展示自我的平台。
例如:当学生基本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新知识后,笔者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发现新问题,并勇于提出质疑,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地研讨,不少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了如下问题:(1)如果我是一位农学家,那么如何让农民种的植物果实更加香甜高产呢?(2)每天早晨东方的太阳没有升起之前,我如何劝说奶奶不到公园里散步或者跳舞呢?这些问题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其实质充分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高阶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锤炼。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至理名言,但愿大家深刻领会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时俱进,群策群力,勇于创新,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营造新颖化、趣味化、科学化和探究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星空中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