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本,有“吃鳗鱼、度苦夏”的说法。特别是在土用丑日这一天,鳗鱼销售量会达到平日的好几倍。纵观全世界,只有日本形成了“土用丑日吃鳗鱼”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基于此,本文从饮食文化的视角,对这一独特的习俗进行考察,探讨该习俗得以在日本诞生并传承的原因。通过本文的探究,将加深我们对日本饮食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从中窥探到中日文化交流的一隅。
关键词:日本;鳗鱼;土用丑日;文化
作者简介:姚博文(1990-),女,汉族,湖北恩施人,硕士,湖北民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日本经济、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5--02
在日本,鳗鱼饭、鳗蒲烧等鳗鱼料理备受人们喜爱。日本人还有盛夏吃鳗鱼的习俗,特别是在“土用丑日”这一天,鳗鱼销售量会达到平日的好几倍,而且年年如此。本文中,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土用丑日吃鳗鱼”。
1.“土用丑日”指什么
1.1什么是“土用”
中国先民创造了二十四节气,随后传入日本。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之后,名称与时间基本未变,但是加入了土用、彼岸①等11个杂节[6]。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土用”就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的18天这一段时间。
那么,土用这个名称从而来呢?根据众多典籍记载,二十四节气与阴阳五行思想关系密切。例如《管子·乘马》篇中有记:“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思想认为阴阳二气的此消彼长是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7]。
在五行思想中,就季节而言,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因为土生万物,所以流转于四季,每两个季节的更替期都为“土”,这就是“土用”这一名称的来源。因此,一年中有四次土用,分别为“春土用”、“夏土用”、“秋土用”和“冬土用”。
1.2“丑日”指什么
“丑日”中的“丑”(うし)来自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思想,也就是十二
地支“子、丑、寅、卯……”中的“丑”。十二地支不仅用来记录年份,也被用来记录日期。在“土用”期间,十二地支以12为周期循环,因此“丑日”每年会出现一至两次。比如2017年,7月25日和8月6日都是“丑日”[5]。
概括来说,“土用丑日”的名称来自中国的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一般说“土用丑日”,通常会理解为夏季的“土用丑日”,也就是立秋之前的18天这段时间。事实上“土用丑日”不止夏季有,而且“丑日”在每个“土用”期间可能不止一天。
本文中所提到的“土用丑日吃鳗鱼”,指 “夏土用丑日”,即立秋之前的18天所对应的丑日。
2.“土用丑日吃鳗鱼”的习俗起源
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有名的是 “平贺源内说”。
平贺源内(Hiraga Kennai)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博物学者、兰学者、发明家,被称为日本的达芬奇,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据说,有一年夏日,鳗鱼滞销,为此发愁的鳗鱼店老板,找到平贺源内,请他帮忙想想办法。平贺源内思忖片刻,告知鳗鱼店老板在店头立一块牌子,并写上:
「本日 丑の日
土用の丑の日 うなぎの日
食すれば夏負けすることなし」
翻譯为现代汉语的意思如下:
“今天是丑日
土用丑日是鳗鱼日
在这一天吃了鳗鱼就可以安然度夏”
鳗鱼店老板照做,竟然真的扭转了鳗鱼店萧条的景象,生意变得红火起来。其他店家见状,纷纷模仿。由此,夏土用丑日吃鳗鱼的习俗被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其次是“太田蜀山人说”[3],其故事内容与“平贺源内说”相似。名为“太田蜀山人”的学者,为帮助鳗鱼店家提升鳗鱼销量,让他写一个“本日吃鳗鱼,一年中无病无灾”的牌子挂于店内,来吸引顾客。
除此之外,还有“春木屋说”[3]。春木屋是位于江户神田的一家鳗鱼店。据说元禄时期的一次土用期间,大名○2藤堂家在春木屋定购了大量的蒲烤鳗鱼。春木屋为了存储好这些蒲烤鳗鱼,在子、丑、寅三天将烧好鳗鱼的放入土缸中,藏于洞穴。神奇的是,只有丑日那天的鳗鱼没有腐坏,味道保持的极好。由此,得来了土用丑日吃鳗鱼的习俗。
3.“土用丑日吃鳗鱼”得以发展和传承的原因
3.1文化的熏陶
在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万叶集》中,有两首关于鳗鱼的和歌。
石麻呂に吾れもの申す夏痩せに
よしといふものぞむなぎとりめせ(大伴家持 巻16‐3853)
这首和歌的汉语意思是,到了夏季,人会消瘦、疲乏,一个叫石麻吕的人建议我(大伴家持)吃鳗鱼。
痩す痩すも 生けらばあらむを 将やはた
鰻を漁ると 河に流れな(大伴家持 巻16‐3854)
这首和歌的汉语意思是,虽然身体很消瘦,但活着比什么都强。万一抓到了一条鳗鱼,千万不要让它再跑回河里去了(言外之意是要把得之不易的鳗鱼吃掉)。
古代的人们如何食用鳗鱼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从中推测出,在日本上古时期,人们就知道夏季吃鳗鱼可以补充营养,滋养身体。当作为学者的平贺源内提出“土用丑日吃鳗鱼可以安然度夏”的标语时,很大可能是借用了先贤的智慧,肯定了鳗鱼的营养功效。因此,“吃鳗鱼、度苦夏”这个提法能够很快为大众所接受。
3.2生活水平的提升[4]
到了江户时期,幕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构建了以日本桥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网,社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幕府为更好控制各藩大名,实行“参勤交代”制度,要求各藩大名每年都要到江户居住一段时间。每年大规模的迁徙带来了沿路的经济繁荣,并且该经济影响辐射到了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
首先体现在就餐环境,最开始街上只有流动摊位,人们必须露天食用,后来渐渐有了店面,可以在店里堂食。其次就是鳗鱼的烹饪方式,最开始是“蒲烧”,也就是将鳗鱼切开,用细细的竹签串起来,刷上酱料,在火上烤熟后食用。后来演变为把鳗鱼切成成小块再串起来烧烤。而且,蒲烧中加入了“蒸”的技术,口感更加柔嫩。同时,为保持蒲烧的口感,并且满足吃饭的同时可以吃到鳗鱼,鳗鱼盖饭应运而生,这就是如今人气极高的鳗鱼饭前身。随着蒲烧技术的提升,蒲烧挤进了江户的食物四大天王之列(荞麦面、寿司、油炸食品、鳗鱼烧)。值得一提的是,烧鳗鱼需要很高的技术,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剖鳗鱼要花3年时间,串鳗鱼要8年,蒸鳗鱼要8年,烧鳗鱼则需要花一生的时间”。
概括来说,江户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一方面有了经济实力进行消费,另一方面有余力来提升烹饪技术。这些社会背景是“土用丑日吃鳗鱼饭”变得流行的基础和前提。
3.3商业的助推
首先,商业目的催生出了这一习俗。从鳗鱼饮食文化的发展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江户时期已经存在鳗鱼商业,而且正是由于鳗鱼滞销,出于振兴鳗鱼商业的目的,才有人首次提出了在土用丑日吃鳗鱼。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商业目的的存在,这一习俗才有可能诞生。
其次,商业宣传促进了这一习俗的发展。当一家鳗鱼店挂出“土用丑日吃鳗鱼”的宣传招牌,效果喜人,因此引起了其他店家的跟随与模仿。这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宣传,它让一个横空出世的宣传标语,得以在短时间内被人们接受和传承,并且直至今日,这一习俗都深入人心。若是离开商业宣传,很难想象“土用丑日吃鳗鱼”这样不着边际的说法会一直得以延续。商业有它功利的一面,但功利的同时让人们有足够的动力和动机去坚持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到最后为人们传承习俗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试想,如果不是鳗鱼商家年复一年地在土用丑日这一天挂出“土用丑日吃鳗鱼”的招牌,人们应该很难记得或是坚持在这一天去吃鳗鱼,那么鳗鱼饮食文化中势必会缺少了“土用丑日吃鳗鱼”这一精彩章节。
再次,商业技巧让习俗文化深入人心。在日语中,“丑”的发音为“うし”(ushi),鳗鱼的发音为“うなぎ”(unagi),都是以“う”(u)开头。这一商业技巧可以让日本人在“丑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鳗鱼,也因此提升了鳗鱼在丑日这一天的销量。事实上,除了鳗鱼,还有乌冬面(うどん)(udon)、梅干(うめぼし)(umeboshi)等以“う”开头的食物,在夏季也很销行。这一现象都得益于“土用丑日吃鳗鱼”这一习俗的宣传。
3.3养生和健康思想的兴起
在江户时代,随着医术的发展和普及,普通百姓也开始能够看医生和吃药。在当时还兴起了一股“药潮”,达到了十家店里必有一家是药店的程度。同时,养生书籍大量出版,其中最有名的是贝原益轩的《养生训》③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西洋医学传入,日本人开始注重“营养”。随着一些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爆发,加上官方的行政引导,人们开始关注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同时,为对抗西洋医学,日本人发明了独到的民间健康法,其特点是“回归自然”和“回归传统”,这在后来成为了健康食品流行的契机。
总之,从日本人健康观的变迁来看,从江户时期开始日本人对健康的追求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因此,在当时提出“吃鳗鱼饭有益健康、有助于安然度夏”的标语,就是肯定了鳗鱼的功效和营养价值,迎合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心理,能够成功吸引顾客,提高鳗鱼销量。
4.讨论
时至今日,科学已经十分发达,人们可以通过繁殖技术在任何季节吃到鳗鱼,甚至科学研究还表明,吃鳗鱼的最佳季节不在夏季而在冬季。彼时的商业宣传,到了现代已然站不住脚,那么为什么“土用丑日”这一天的鳗鱼销量仍然达到了平日的好几倍,为何人们还要保持着这一习俗?
首先是由于先贤文化的熏陶。在前文中的介绍中,提及了上古时期古代先贤对吃鳗鱼的建議,也就是自上古时期开始鳗鱼就被人们视为营养珍品。到了江户时代,当作为学者的平贺源内提出“土用丑日吃鳗鱼可以安然度夏”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平贺源内传承了先贤的文化智慧,江户时代的人们又传承了平贺源内的文化智慧,只是这样的传承发生在商业经营之中。由此可见,先贤的文化熏陶为当时的鳗鱼商业提供了很好的立脚点。
其次是由于健康养生文化的发展。从江户时期开始,日本人有了对健康的和养生的追求,“吃鳗鱼、度苦夏”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时至今日,物质条件已经十分丰富,人们仍然保留了这一习俗。人们在土用丑日吃鳗鱼,或许吃的不是鳗鱼,是“安然度夏”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见,不管是在江户时代还是在现代,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心理,始终没有改变。
5.结语
“土用丑日吃鳗鱼”是日本特有的文化习俗。通过本文的考察,我们了解到这一习俗之所在能在日本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包含文化、社会和思想等方面。同时,本文解释了“土用丑日”这一名称的来历,从中我们也能窥探到中日文化交流的一隅。到了现代,当初提出这一说法的立脚点几乎已经被推翻,但这一习俗仍然被完整保留,本文认为其主要是因为这一习俗寄予了人们对“安然度夏”的美好愿景。
注释:
①日语“ひがん”,以春分日和秋分日为中心的各7天期间,亦指这7天做的事。
②江户时代,将军的直属家臣中俸禄在1万石以上的武士。
③《养生训》是日本学者贝原益轩在83岁高龄时撰著的养生学著作。
参考文献:
[1]相原修.食文化の伝統と保存[J].商学集志,第87巻第1号(17.6).
[2]立川昭二.日本人の健康観[C].第46回日本人間????学会学術大会,特別講演1.
[3]寺子屋講演.うなぎの話―江戸時代の動きを中心に[C].平成18年7月21日.
[4]日本国土交通白皮书.第一章我が国の経済と国土交通強制の関わ[DB].2016年.
[5]日本总务省总计局.土用の丑の日とうなぎの蒲焼[DB].家計調査通信第533号より,平成30年7月15日.
[6]毕雪飞.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传播与实践应用[J].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
[7]孙玲.论二十四节气的哲学意蕴[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Vol.36 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