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阿銮是傣族民间故事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广泛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地区。本文试图将阿銮系列故事分为本生型、神话型、英雄型三个类型进行讨论,结合实例探究阿銮形象的特征,尝试找寻阿銮受人青睐,其故事流传千百年而历久弥新的原因。
关键词:德宏傣族;民间故事;阿銮形象
作者简介:罗丹(1999.7-),女,傣族,云南德宏人,本科学历,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5-0-02
一、前言
“阿銮”是傣族民间故事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类人物形象的总称。有关阿銮的故事篇目众多,内容丰富,其故事广泛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地区,在傣族人民中有极其深广的影响,是历代傣族人民千锤百炼的集体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目前为止,一共搜集到了一百多部与阿銮相关的故事,有的已被整理出版并翻译成不同的语言版本,有的则流传于民间,以经卷的形式收藏于佛寺或傣族本土知识分子家中。按照民间的说法,阿銮的故事相传有五百多部,是佛祖释迦牟尼经历了550次轮回转世,从动植物到高等动物,从穷人到王子,在每一次人世间轮回转世的遭遇和经历。阿銮即是佛祖,是其尚未成佛之前的化身,而故事则是佛祖成佛前必经的磨难和历练。事实上,究竟是否真的有五百多部现已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阿銮故事的起源与佛教的传播密不可分。历史上,南部上座佛教经由中南半岛传至我国云南傣族地区,传入以后便与原始宗教相互争夺地盘,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相互迁就、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二元信仰的状态,共同成为傣族人民精神信仰的重要部分,阿銮故事就是两种信仰融合的产物。故事绝大部分取材于《佛本生经》,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傣族本土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经过民间的口头流传和改写,成为具有本土特点,独具特色的傣族民间故事。佛经里的故事与古老的傣族神话和英雄故事相结合,佛便成了英雄的象征,英雄成了佛的化身。据此笔者将以“阿銮”形象为研究对象,从故事内容角度出发,将故事粗略分成佛本生型、神话型、英雄型三种类型来展开形象分析,结合实例探究阿銮形象的特征,尝试找寻阿銮受人青睐,阿銮故事流传千百年而历久弥新原因。
二、不同类型阿銮故事中阿銮的形象分析
(一)佛本生型
所谓《佛本生经》,是指南传巴利文佛典小部中的一部佛经。它将一些讲述佛陀生前事迹的故事编辑在一起,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也是一部时间古老、规模庞大、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集。在历史上,自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伊始,佛教为宣传佛教教义思想,便通过各种渠道将本生经的故事引入傣族地区。为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环境,取得宣传效果,又将故事中的人物称呼改为傣族名字,将故事发生的地点改为傣族的村落,并融入傣族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演变成具有自己独有的民间故事,佛本生型的阿銮故事即来源于此。在众多故事中,较为经典的篇目是《五颗神蛋的诞生》和《维先达腊》,分别讲述了佛陀释迦摩尼诞生和成佛前最后一世的故事,故事佛教色彩浓厚,阿銮的形象也更具有佛性的一面。故事中的阿銮通常都以受难者的面貌出现,或由于各种先天原因生活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或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各种挫折,但始终坚持善良、忍耐等各种优秀的品质,最终得到善者或各种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从而化险为夷,战胜困难,收获圆满结局。佛本生型的阿銮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因果报应思想,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诸多故事中都将阿銮塑造成为善良无私,懂得人间疾苦,具有高尚情操的贤者形象,通过一个个故事具象化佛的高大形象,强化佛的力量,启迪着人们的佛教信仰,宣扬一种行善敬佛的思想理念。
(二)神话型
神话型阿銮故事主要取材于傣族的古代神话和民间口传故事,同时也增添了一些现实生活的内容,故事中神化了的人或物,以阿銮的身份出现,被附上了佛教的色彩,但神话的本质却没有改变。这种类型的‘阿銮大多是神奇怪胎,也最具神奇故事的特征。故事中的阿銮常以怪胎的形式出现,或经过磨炼和生死轮回化身为人,如《金羚羊阿銮》中平民之子阿銮前世是一头金羚羊,前世遇難为农夫所捕获,成为盘中餐。《白蚌壳阿銮》中王国的王妃生下一个河蚌,国王视为不详将其弃之,河蚌沿河漂流历经磨难,被魔王收留,白蚌中跳出一个男孩,男孩即是阿銮;或是脱去动物躯壳,蜕变成人,如《四脚蛇阿銮》中傣族妇女河边洗澡偶遇四脚蛇遂感孕而生,生下四脚蛇阿銮,阿銮长大后通过一系列考验迎娶王国的公主,于新婚之夜脱去蛇衣,蜕变成人。神话型的阿銮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不少神话的母题,如:人兽婚配、感孕生子、变形等。追溯根源,我们仍可以从傣族古代神话传说中找到清晰原貌。此外,神话型的故事中几乎每一部都有关于阿銮爱情描写,在故事中阿銮化身为勇于追求爱情的勇士,在求爱的过程中突破艰难险阻,有时甚至要为心爱的女人引发一场战斗,其结果都是赢得美人归,收获美满的爱情。故事中的情节与佛教提倡的禁欲戒杀戮的教义主张截然相反,体现了世俗的一面,仍旧保留着民间故事浓厚的世俗色彩。情节中有关阿銮与心爱之人的约会、对唱情歌、私定终身等内容也与傣族社会现实生活相照应,表现出主人公勇敢痴情、忠贞不渝的一面,阿銮形象更加丰满、富于“人”性特点。
(三)英雄型
英雄型的阿銮故事,与时代的背景密不可分。阿銮故事产生于封建领主社会时期,这一时期大大小小的部落和联邦为争夺女人、奴隶、土地及其它私有财产等频繁发动战争,社会现实作为文学的观照对象,也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阿銮故事即是如此。阿銮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部落战争,以揭露社会现实矛盾为目的,但同样也蒙上了神话的色彩,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易于常人之处,表现为神化的英雄,在情节中也有不少神话传说交织其中。这一类型的作品数量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金皇冠阿銮》《阿銮与他的弓箭》《九颗宝石》等篇目。英雄故事中的阿銮通常都天赋异禀、武力高强,骁勇善战,拥有守卫一方的能力和本领,区别于古希腊英雄人物复杂多面,集闪光点与缺点于一身的形象,阿銮故事中的英雄则被赋予了各种优秀的品质,倾向于完美的理想英雄形象。另一方面,两种文化体系下的英雄都是具有强烈人性色彩的人物,但指向却有所不同。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更加强调个体价值,注重维护个人的尊严和荣誉,而阿銮故事中的英雄则更强调英雄对于集体的重要性,将群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体现出东方式英雄的特征。故事中的英雄阿銮往往是善良、正义的化身,是维护地区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金皇冠阿銮》中阿銮化身为一勐[1]之主,故事中由他发动或参与战争一共有两次,皆是出于正义的目的(一次是为帮助弱小的邻国抢回镇国之宝——神树,另一次是为帮助姻亲之国夺回国王的养女)是为伸张正义、帮助弱小而行动,表现出参与战争的被动性,从侧面也说明了阿銮对和平生活与地区和谐稳定的诉求。故事最终以敌人失败而亡,战罢的勇士们凯旋而归,阿銮被拥护为“百勐之主”统管四方的喜剧结局而告终。
英雄型阿銮故事中还有另一种人物典型,即平民英雄阿銮。他们出生平民,身份低微,但心地善良、吃苦耐劳,既乐于助人,又疾恶如仇,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们通常会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并在机缘巧合下习得本领,在于敌人的斗争中大获全胜,甚至在有的故事中还推翻残暴的统治政权,成为人民爱戴和拥护的新任君主。总的来说,英雄型阿銮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领主制度下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表达了那一时期傣族人民强烈的厌战情绪和渴望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故事虽然被后人添上了“佛教标签”但在思想内容上却与佛教不沾边,本质上仍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通过与希腊神话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对比,我们对英雄阿銮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阿銮善战而不好战,具有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会为弱小伸张正义,会因压迫而奋起反抗,是作品正面歌颂的英雄人物。
三、小结
纵观阿銮的故事,我们发现,主人公阿銮多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在庞大的故事群下又突显不同的特质,而呈现出多元化的一面。迄今为止,民间对于“阿銮”的形象的解释仍旧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阿銮即英雄,阿銮故事泛指的就是傣族的英雄故事;有的人又认为阿鑾是机智勇敢的象征,阿銮故事是歌颂勤劳勇敢、聪明机智又善良正义的;有的人则认为阿銮是佛陀的化身,阿銮的故事是佛祖的苦难史和修炼史。
在笔者看来,阿銮既是佛的象征,也是英雄的代表;是受难者,也是“幸运儿”;是勇敢追求爱情的英俊男青年,也是捍卫正义、英勇强悍的勇士……阿銮的形象是杂糅的形象,是多种文化浸透和融合的产物,身上容积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体现着傣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其定义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恰恰体现了庞大的阿銮故事群下,主人公阿銮所呈现出的多面形象。千百年来,阿銮形象承载了无数傣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和愿望寄托,在无数代傣族人民的完善和补充下,愈发生动、饱满。时至今日,阿銮仍旧是傣族群众心中理想人物的尊称,是人们模仿和遵照的典范。阿銮的精神以积极的力量鼓舞一代又一代傣族人民。
注释:
[1]勐,意为地区、部落,是古代傣族地区封建领主制度下的领地划分单位。
参考文献:
[1]岩峰,王松,刀保尧:《傣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5.
[2]傅光宇.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J].楚雄师专学报,1998(04):45-50.
[3]冯小招. 德宏傣族“阿銮故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4]柳舒. 傣族民间文学中的魔王形象[D].云南大学,2017.